高分日劇《凪的新生活》:凪的夢想破滅了,要是你,你會怎麼做?

  作 者:心理菌創作團隊 孟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學譯者)

  日劇《凪的新生活》是今年暑假檔的一匹黑馬。目前,這部劇在豆瓣上得到了9.2的高分。許多人留言表示,那個低著頭唯唯諾諾的女主角大島凪像極了自己。

  在第8集中,母親打電話要凪回家。她回到家後,發現虛驚一場,房屋的損壞並不嚴重。母親卻要她出一大筆錢,重新修繕房屋。

  可是,回家之前,凪與朋友剛剛決定盤下一家洗衣店,想把大部分的錢投進去。但是,母親搬出一堆理由,說「你的舅舅也很擔心我」「報價單都出了,別人會笑話我」,甚至以退為進地說「那我低三下四地四處借借看吧」。

  凪只好妥協了。

  凪把自己的錢都轉給母親之後,她在大雨滂沱中慢慢走著,順滑的直發變成爆炸的捲髮。錢不夠了,她只好給好友打電話說抱歉。這一集看得人心裡發酸。

  凪當時處於兩難的處境:答應母親,自己的夢想無法實現;不答應母親,母親會責難自己。凪的選擇是取悅母親。母親的欲望滿足了,而凪的夢想無處安放。如果你是凪,你會怎麼做?

  東野圭吾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上帝發給凪的父母牌不太好:凪的父親因為賭博欠債被人間蒸發;母親獨自把凪養大成人,卻總用內疚感控制著她。

  為了打好這手牌,凪選擇順從母親。她有了夢想,想要拒絕母親。她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並且說「無論她對我提出什麼要求,我都會拒絕的。」這是凪第一次與母親起沖突。

  孩子與父母的沖突,事實上是一場以獨立為名的戰爭。

  每一個人小時候必須依靠父母,長大後必須學著獨立。在從依靠走向獨立的過程中,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會出現不適應的感覺,出現各種各樣的沖突。不止是凪,很多人認為自己與父母的沖突是一種痛苦的體驗。如何處理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人生議題。

  你可能會好奇:在與父母的沖突中,什麼樣的孩子會占上風?

  事實上,面對與父母的沖突,孩子會出現爭吵、屈從、漠視等反應。一般而言,孩子的反應策略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

  (1)協調型;(2)屈從型;

  (3)鬥爭型;(4)逃離型。

  協調型策略的核心思想是「父母要做出改變」。Papi醬採取的則是協調型策略。在一次訪談中,Papi醬談到母親不應該把所有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而她的母親認識到應該尋找自己的生活,從女兒的生活中得體地退出。協調者願意與父母溝通,希望雙方協商,找到合適的相處模式。

  鬥爭型策略的核心思想是「我的人生由我主宰」。北野武採取的是鬥爭型策略。他在《北野武的小酒館》裡寫道,他的母親完全不認可藝術、哲學、文學的價值,覺得這些就是浪費人生。母親為他規劃好人生,而他想要學習表演。在一番鬥爭後,他念到大四的時候選擇退學。鬥爭者不需要與父母維持和諧關係,他們不一定要求父母做出改變。

  逃離型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你是你,我是我,最好不見」。留美碩士王猛採取的是逃離型策略。他認為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對他造成諸多傷害,寫下一封萬字長信控訴父母。在考上美國研究生之後,他封鎖父母,十幾年不回家。逃離者的潛臺詞是父母無法改變,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兩不相見。

  在這場以獨立為名的親子較量中,鬥爭型、反叛型以及逃離型的子女占了上風,他們的父母主動選擇退讓或者被動選擇退出。親子較量的勝出,並不代表著他們的人生一定會有美好的結局,但是,這些孩子至少對自己的人生擁有了話語權與掌控權。

  那些採取屈從型策略的孩子在與父母的沖突中往往以失敗告終。這類孩子更難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心理學家傑弗裡.E.楊認為,屈從的兩種類型:自我犧牲(因內疚而屈從)和順從(因恐懼而屈從)。

  凪是典型的屈從者——即使不樂意,我也總是按照你們說的去做。回到《凪的新生活》這部日劇,你會發現凪表現出兩種類型的屈從:凪的母親在小時候經常借助強烈的內疚感控制凪,她因為內疚而屈從;凪總害怕媽媽會生氣,她還因恐懼而屈從。

  屈從者可能比討好者更糟糕。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談到自己是討好型人格,在做事情之前都會想「自己有沒有迎合他人的期待」。可見,討好者至少會主動迎合,而屈從者完全被動順從。

  屈從者的典型模式是別人提出要求,他被動滿足別人的要求。凪在生活中不是主動討好他人,而是被動取悅他人。她從來都是被動的反應者,不會想自己的感受,而是在意別人的感受。

  屈從者沒有強烈的意見,自然不會堅持己見;他們沒有強大的自我,自己的夢想排在最後。他們也許擁有不錯的人緣,但是,這是靠犧牲自我換來的。

  在看到凪的媽媽時,很多網友說道「這樣的媽媽真讓人窒息。」回到我們的初始問題,如果你是凪,你會怎麼做?

  誠然,父母錯誤的對待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從童年開始,甚至影響一生。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似乎有足夠的理由抱怨自己的父母。可是,抱怨父母,既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讓我們變得更好。與其困囿於過去的痛苦,不如著眼於現在的改變。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我們能做的是:

  1.理解童年屈從,擁抱內在的小孩

  屈從型策略往往從童年期一直延續到成年期,具有強烈的生命力。我們很難也不願承認自己經常使用屈從型策略,一般會選擇否認和壓抑自己的感受。特別是屈從的問題指向父母時,就更難承認自己存在著強烈的怨憤情緒。

  你需要花一些時間,在安靜的環境裡自由回憶自己的童年。當思緒自然流動的時候,也許你能回憶起某個場景。當那個場景出現時,你可能出現很強烈的不快情緒。這樣,你逐步理解並接納自己的感受。

  2.明確親子界限,表達自己的立場

  屈從者的核心問題是界限不清。父母管控越界,他們不知道反抗,任由父母的擺布。

  多年來,張韶涵的收入直接從唱片公司匯入她媽媽的帳戶,她從來不過問錢花到哪裡去。這就是界限不清的問題。

  建立界限感的重要一步是拒絕。每個人都知道拒絕的重要性,但總是很難把自己的要求說出口。當然,面對特別強勢的父母,拒絕他們比委屈自己更難。當父母的要求讓你不舒服時,你要第一時間說出來,而不是等到事情不可收拾才反對。當界限感建立之後,你反而會發現自己得到了父母的傾聽與尊重。

  3.停止消極攻擊,承擔成長的責任

  屈從型的子女往往有控制型的父母。在發現自身問題之後,一些屈從者很容易把成長的責任扔給父母。屈從者在控制與屈從的關係中有所獲益,潛意識不想改變目前的狀態。

  朱雨辰媽媽確實具有強烈的控制欲。在她的管控之下,任何人都會感到窒息。不過,我們需要注意到朱雨辰已經40歲,而不是14歲。40歲的成年人一邊享受著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一邊埋怨母親干預自己的感情生活,只能說他完全放棄了自我成長的責任,全部甩給自己的母親。

  蘇格拉底說,改變的秘密,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建造新的東西,而非與過去抗衡。對於屈從者來說,最需要的是打破舊的溝通模式,嘗試新的交往模式。在改變的過程中,屈從者要避免單方面付出的關係,避免合理化自己取悅他人的傾向,更堅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更堅決地說出自己的拒絕,一步一步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是「心理菌」——一個有態度、有情懷的頭條號,很高興與你同行。

>高分日劇《凪的新生活》:凪的夢想破滅了,要是你,你會怎麼做?

這五種男人,情願單身也最好別嫁

尋夢園

從影版到劇版,高口碑的《閃光少女》如何創新青春劇的垂直分類?丨專訪

尋夢園

整型女騙男友錢買保時捷,被發現後,玩失蹤,漫畫揭露撈女騙局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