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與大IP八字不合?今年還沒結束,就已停運6款大作

  大家好,我是X博士。

  談起騰訊遊戲,不知道大家最先聯想的是什麼?是背靠QQ、微信社交軟體的數億用戶人群,還是那些讓人既愛又恨的遊戲大禮包,又或是世界級遊戲IP的「墳墓」……

  X博士也不知道,究竟是因為風水不好的問題,還是運營方面確實產生了失誤,騰訊遊戲似乎天生與世界級遊戲IP八字不合?

  這2021年都還沒過去,騰訊遊戲就已經停運了《節奏大師》、《龍之谷》手遊、《FIFAOL3》、《使命召喚OL》、《極品飛車OL》、《堡壘之夜》,共計六款IP大作。

  那麼問題就來了,騰訊究竟該不該為這些世界級遊戲IP的停運,背上一口大大的「黑鍋」呢?接下來,X博士就來跟大家好好地嘮一嘮。

  劃重點一:免費運營三年,騰訊也頂不住,版號審核才是原罪?

  前有《魔物獵人:世界》被緊急叫停,後有《堡壘之夜》免費運營三年的例子,我們在討論那些被騰訊遊戲停運的世界級遊戲IP之前,版號審核似乎總是一個繞不開的坎

  尤其是在這次《堡壘之夜》停止測試的風波內,騰訊遊戲就是因為版號不過審的問題,完全處在了「受害者」的位置:因為這款遊戲遲遲無法取得版號的關係,白貼錢運營了三年。

  更為離奇的是,最近網上都曾謠傳出,《堡壘之夜》的關服停運,還與最新實施的個人資訊保護法扯上了關係???

  一些玩家都甚至腦補出了一出騰訊遭人誣陷,通過《堡壘之夜》向境外勢力傳遞資訊的宮鬥大戲。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的話,也就不難發現這回《堡壘之夜》停運的謠言,多多少少也之前《魔物獵人:世界》被網易誣告才導致下架的謠言,在觀點邏輯上是極為相似的,在本質上都是把玩家的目光引導到版號審核方面,避免在停服這件事糾纏不清,跟面臨刪號的老玩家爆發直接沖突。

  當然了,縱觀整件事的發展,騰訊遊戲能在版號不過審的情況下,虧錢為玩家搭建三年服務器、做好遊戲運營與漢化相幹工作。

  這個「虧錢賺吆喝」的行為,不論怎麼說,都還是蠻良心的。

  但老話說得好,你(玩家)或許會賺,但我(騰訊)卻永遠不會虧,這賠本賺吆喝,最起碼也可以靠著這吆喝聲給賺得盆滿缽滿。

  要知道在一開始,Wegame平臺才起步的時候,騰訊遊戲正是憑借著《魔物獵人:世界》全球首發與超低折扣,從G胖的Steam平臺內,賺得了一大批主機用戶的關註度。

  (還記得那些年的Wegame特典嘛?)

  無獨有偶,在《堡壘之夜》剛開測的時候,騰訊遊戲也是把人家港服的用戶數據,給並入到國服內,還在Wegame平臺上大張旗鼓地發放過限量測試的名額。

  就算因為版號審核的問題,像《魔物獵人:世界》、《堡壘之夜》這樣的遊戲,無法通過道具商城來賺取利潤,但它們登錄Wegame這個行為的本身,就已經讓不少主機黨改變了對騰訊遊戲的觀感。

  反正在X博士看來,這個附加價值,遠比開放氪金商城、賺取利潤更具意義

  所以,版號審核永遠都不會是騰訊遊戲停運世界級遊戲IP的「原罪」。

  或許這些遊戲停運的核心原因,僅僅只是因為它們的價值已被「榨乾」了,在面臨代理是否續約的問題時,就被騰訊遊戲給順水推舟地拒絕了。

  劃重點二:國內涼涼國外火,一入內測深似海?那些被「冷凍」到停運的世界級IP

  相較於因為被卡版號,無法正式公測的作品,像《使命召喚OL》、《神之浩劫》、《戰地之王》這樣長期處於內測階段的世界級遊戲IP,就顯得更悲催一些。

  想當初,騰訊遊戲早在2007年就拿下了全球首個用虛幻3引擎開放的FPS神作《戰地之王》國服代理,可人家偏偏就用「三年之後又三年」的內部測試,澆滅了FPS愛好者對這款神作的憧憬,直至2010年1月才「姍姍來遲」地開啟了公測。

  這一反常的測試行為,使得CF捷足先登地搶占了國內的FPS市場,而《戰地之王》只能在淒淒慘慘戚戚的情況下,於2019年9月25日迎來了停運。

  與《戰地之王》境遇相仿的還有,當年希望通過3D來拳打DOTA、腳踢LOL等一眾2.5D MOBA的《神之浩劫》,人家也是在2013年就跟騰訊遊戲談好了代理運營,可結果直至2016年才正式開啟了國服公測???

  最要命的是,因為代理權到期等一系列問題,騰訊在2017年就把《神之浩劫》剛公測一年的國服數據給遷移到了Steam國際服內,毫不留情地把人家給掃地出門了。

  要知道在2015年的時候,《神之浩劫》的用戶數就突破了千萬大關,而在國服停運之前,《神之浩劫》的Steam日常活躍人數都維持到一萬以上,時不時還能擠入Steam在線人數榜前十,遊戲的前景與人氣可謂是相當不錯。

  至於《使命召喚OL》的內測就更加離譜了,早在2012年的時候,騰訊就與動視暴雪建立起了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CEO馬化騰甚至都親自出面與動視暴雪CEO的BobbyKotick一同為《使命召喚》的國服代理站臺,還表示自家的小兒子就特別喜歡玩《使命召喚》。

  講道理,連馬化騰都親自站臺力捧的遊戲項目,怎麼著也該快馬加鞭地安排公測吧?可出乎所有COD粉絲意料之外的是,《使命召喚OL》偏偏就一拖再拖,到2015年初才開啟了不限號公測???

  最騷的是,《使命召喚OL》在公測首日,就很不COD地在商城裡推出了「氪金就能變強」的強力武器「地獄行者」。

  說實話,對於國服特供版本的《使命召喚OL》,居然能堅挺到今年8月31日才停服的消息,X博士還是蠻意外的。

  畢竟,在這款遊戲運營的中後期階段,就已經徹底變成了「騰訊遊戲」的模樣。

  先不論那些會把角色凍成冰塊的超科幻武器,又或是自帶消音、無限BIUBIUBIU的激光武器,單單是一把射速比AK都快,射程堪比狙擊槍,還能釋放AOE分裂箭的「魔法」武器風暴之怒,就多多少少在《使命召喚OL》現代戰爭的世界觀上左右橫跳了。

  更為玄幻的是,為了刺激玩家的消費,《使命召喚OL》在後期運營的時候,還能整出「美猴王」這樣國服特供版的年限角色套裝出來???

  可能是考慮到了魔改版《使命召喚OL》會對《使命召喚》手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又或是騰訊遊戲的確是面臨了代理到期的抉擇問題。

  反正《使命召喚OL》在停運期間,讓玩家把帳號數據按比例換成《使命召喚》手遊大禮包的補償方案,也算是榨乾了這款世界級IP的剩餘價值了。

  課後總結:

  說一千道一萬,無停止的內部測試,也只是世界級遊戲IP在中國市場涼到停運的原罪之一,我們不難發現激烈的「內卷」競爭,才是騰訊遊戲把握不住世界級IP的核心原因。

  在《戰地之王》內測期間,有著三億滑鼠夢的《穿越火線》;在《神之浩劫》從內測到停運這段時間,前有《英雄聯盟》後有《王者榮耀》的「堵截」;更不用說《使命召喚OL》在停運之後,明顯為《使命召喚》手遊的引流舉動。

  畢竟,相較於其他的小公司,騰訊遊戲手裡的「好牌」實在太多了,多到了隨隨便便停運幾款世界級IP,也不會影響公司盈利的地步。而在一定時期內,遊戲市場的用戶量又是固定的,與其百花齊放,還不如一家獨大,搞出品牌效應,來方便大家悶聲發大財。

  所以,倘若這些世界級遊戲IP無法達到月度、季度有關流量、盈利等方面考核,也會在騰訊遊戲「養蠱」式的內卷競爭中被淘汰,也只能面臨「慢性死亡」。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些世界級遊戲IP還不如交給一些實力不是很雄厚,但卻能誠心運營的中小廠商去代理,結果可能就會不太一樣了。

  

  「養蠱」式的內卷競爭中被淘汰,也只能面臨「慢性死亡」。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些世界級遊戲IP還不如交給一些實力不是很雄厚,但卻能誠心運營的中小廠商去代理,結果可能就會不太一樣了。

>騰訊與大IP八字不合?今年還沒結束,就已停運6款大作

【仙境傳說】這麼好玩的遊戲後悔太晚發現才發現!!!3D手機遊戲

尋夢園

焦點分析 | 版號重啟給遊戲企業續上了一條命,但接下來的路仍然難走

尋夢園

老玩家心中的韓遊神作,卻沒自己的外傳火?如今手遊版能翻身嗎?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