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形,一吃涼的,就拉肚子,脾胃虛寒的症狀

  最近一個朋友來找我,說自己電風扇都可以把她的胃吹痛,平時大便也不成形,出差在車上喝了一瓶冰水就把自己胃痛得死去活來,終於忍不住疼痛來找我大吐苦水。想了想,身邊有不少這樣的朋友,那很多人就來問,這大熱天的哪來的寒?認真想想看,夏天天氣熱,我們全身的氣血都往外面走,我們就會用冰淇淋、冰西瓜、冷飲來解渴,此時我們的脾胃氣血相對虧虛,這個時候攝入大量的冰涼食物,這就是寒氣的來源!

  今日就從中醫的角度來了解一下脾胃虛寒。脾胃虛寒多是由脾胃氣虛進一步發展而成,多是由於過多食用生冷食物、過用苦寒藥物或者寒氣侵襲,導致脾陽不足,溫化失職,水谷失運,則為納差腹脹、大便不成形,甚至完谷不化;寒凝氣滯,則腹部冷痛、喜溫喜按;脾陽虛衰,水濕不化,泛溢出肌膚,則出現皮膚水腫;脾陽不足,則四肢不溫、畏寒怕冷;水濕下註,帶脈失約,則白帶量多且多為清稀。

  

  那麼脾胃虛寒的患者應如何調理呢?

  1、首先從生活飲食上注意,盡量避免吃冰涼食物,少食肉類食品;現在很多家長一咽喉痛、一感冒就是蒲地藍口服液、板藍根沖劑,建議出現這些情況找專業的中醫師診斷,很多人避免過多服用清熱瀉火的藥物。我們可以自己適當的做一些溫脾胃的膳食,比如生薑大棗粥。

  2、可以配合艾灸足三裡、關元、氣海、上脘、中脘、下脘等穴位;也可以推拿捏脊增強體質。

  接下來,就重點來介紹下小建中湯、理中丸。小建中湯具有溫中補虛、和裡緩急的功效,主要用於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臨床症見主要表現為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心中悸動、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心中悸動,虛煩;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幹口燥;舌淡苔白,脈細。

  脾胃虛寒是脾胃疾病的一種常見證候,現在人由於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冰箱冰櫃之後,就能經常吃生冷的食物了,這些食物最傷脾胃的陽氣,最容易導致脾胃虛寒。

  出現了脾胃虛寒的情況,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腹瀉,尤其是在食用生冷的食物之後,腹瀉更為嚴重,口淡無味,這兩種表現是脾胃虛寒最常見的。

  針對脾胃虛證寒,調理的方法應該以平和為第一要義,千萬不能因為患者是虛寒的情況就大量地使用熱藥,這容易打破平衡,平和之法在調理身體的時候,是最主要的,因為人體本身也是陰陽平和的一種狀態。

  昨天貪涼喝了冷飲,晚上跑了好幾趟廁所,我快虛脫了!

  喝了冷飲拉肚子是個病,得治!那要怎麼治啊?

  吃了涼的食物就拉肚子,在中醫上多屬於脾陽虛。出現脾陽虛的患者,可能還會有喜歡喝熱飲、胃痛喜溫喜按、得溫則痛減、小便清長、舌淡胖嫩等表現。

  是的,這些表現我都有。我已經提前過上中年生活,每次外出都會帶上一個保溫杯(尷尬)!

  人體是一個陰陽平衡的整體,陽光就像太陽一樣溫煦著人體。如果陽虛了,這時候再進食生冷的食物,會使得脾陽更虛弱,就像在你的脾胃上澆了一盆冰水一樣,必定會拉肚子。

  脾陽虛患者,平時要注意保護陽氣,少喝冷飲,要經常進行戶外活動,適量吃生薑、桂皮、小茴香等辛溫的食物。因為脾虛的表現對生活的影響可能並不是很大,很多人會忽略它。但是長期脾陽虛衰,不能濡養腎陽,最終就會導致脾腎陽氣俱傷,出現每天黎明之前腹痛泄瀉、手腳冰冷、腰酸膝軟、經期小腹冷痛、小便頻繁、夜尿多等脾腎陽虛的表現。

  俗話說「春夏養陽,得陽者生」。夏天是陽氣最重的時候,這時溫補陽氣,效果最好。艾葉是純陽之物,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所以這時用艾葉來補充陽氣就再適合不過了。

  在這裡推薦一個比較好的調整脾胃虛寒的日常調理方法。方中主要的藥材為黨參,炒白術,甘草,陳皮四味,這四味藥物,用這些藥物煮水喝,對於脾胃虛寒的患者可以每日飲用。

  這些藥物的功效為芳香醒脾,化痰祛濕,溫脾散寒,比較適用於脾胃虛寒的患者服用。現代研究表明,很多脾胃虛寒的患者都是有消化性潰瘍的,所以針對西醫診斷是消化性潰瘍的患者也是可以飲用的。

  脾胃虛寒除了日常用藥物調理之外,還要注意每日的飲食情況。這樣的患者,最好不要再吃生冷的食物,比如雪糕,冰淇淋這些都不適宜吃。除了這些看起來比較涼的食物之外,還有一些屬性是寒涼的食物,也是要少吃,比如說海產品,海產品大部分屬性都是寒涼的,這些食物即使做熟了,依然改變不了寒涼的屬性,所以還是少吃海鮮為好。若是很願意吃海鮮,可以在做海鮮的時候,往裡面放上生薑,中和其寒邪。

  脾胃虛寒的人,因為脾胃陽氣不足,所以運化功能不是很強,吃飯以吃粥為好,中醫也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做糜粥養胃,糜粥其實不僅養胃也是養脾的,煮粥的時候放上幾顆大棗,不要太多,有固護脾氣的功效。

  上述說的就是脾胃虛寒常見的調理方法,本身是脾胃虛寒的患者,可以嘗試一下,脾胃虛寒調理起來用時相對比較久,但是每天都會有 變化,堅持服用一個季度,基本可以恢復陰陽平和的狀態。

  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兩者之間的關係是「脾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然而現代人生活中的飲食習慣太容易不當,飲食不節、飲食肥膩、偏食偏嗜、饑飽不均、暴飲暴食等都可能傷及我們的脾胃。

  夏天天氣熱,身體氣血都往外面走,這個時候攝入冰淇淋、冰西瓜、冷飲這樣冰涼食物時,脾胃氣血相對虧虛,這就是寒氣的來源。

  除了一受寒就容易拉肚子之外,脾胃虛弱的症狀還會有:吃多後腹脹、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形體瘦弱,舌質淡,苔薄白,脈虛無力等。

  脾胃虛弱該如何調理?通過中醫調理脾胃虛弱能得到有效改善。教你五個方法:

  1、中藥內服

  個性化中藥配方,採用炒白術、炙甘草、黨參、炙黃芪、生薑、大棗、陳皮、柴胡、升麻、當歸等多種藥食同源的中草藥,精妙配伍,達到升陽舉陷、益氣補中、建脾氣、和胃氣、止瀉、安神的治療功效。

  2、保持良好的情緒。

  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3、保持飲食均衡。

  飲食應有一定的規律,不暴飲暴食,不饑飽不定。日常飲食以素食為主,適當葷素搭配。需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不吃。

  4、保護胃部不受寒涼。

  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

  5、保持適量運動。

  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適當的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6、可做適當穴位按摩。

  可在每晚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雙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復約40~ 5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中醫穴位按摩也有足三裡穴等按摩後可緩解胃部不適的穴位。

  中醫調理脾胃虛弱,一吃涼的就拉肚子,多半是脾胃虛弱了!久拖不治危害很大,一定要盡早及時就醫,選擇中醫治療調理,事半功倍療效好!

>大便不成形,一吃涼的,就拉肚子,脾胃虛寒的症狀

「最高人權是健康的生存權」!關於疫情和疫苗接種,鐘南山最新發聲…

尋夢園

體內「濕氣重」的女性,建議常吃這5種食物,或有助祛濕排毒

尋夢園

成年人的健康,是一種責任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