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少女》是充滿驚喜的「三無產品」

  【今日看片】

  不抱希望的作品,總是給人驚喜的結果。

  毫不留情地講,《閃光少女》看起來很像是個「三無產品」:無一線演員、無大咖導演、無成熟IP,能吸引人前往觀看的因素,一是本片編劇,是曾因《失戀三十三天》獲得金馬獎的鮑晶晶,二是OST音樂制作人梁翹柏+主題曲演唱者中島美嘉。

  但不抱希望的作品,總是給人驚喜的結果。

  《閃光少女》講述了一個學揚琴的民樂少女從被學西洋樂的同學輕蔑無視,到成為學校裡的模範學姐,吸引了更多學弟學妹來報名學習民樂的「逆襲」過程,看似很簡單的框架,但因為紮實的內容和民樂少女逆襲的層層拔高,既風格獨特又合乎情理。

  雖然被許多觀眾認為是一部青春片——的確國產青春片通常有的橋段,這裡幾乎都有,卻不再是主菜,比如「出國」安排給了男二——一個看不起民樂的鋼琴渣男,比如「戀愛」安排在了男女主角都結束了高考之後。真正打動人的,居然是B站、崩壞學園、洛天依等等這些很「二次元」的元素。鮑晶晶厲害的地方,是在於把這些90後的摯愛元素,混搭進揚琴、民樂這些看起來甚至是「老年態」的內容中,卻顯得並不突兀。

  或許因為本片新人導演王冉是鮑晶晶的丈夫,所以這公婆二人的默契,自然勝過大多數導演與編曲的搭配。而演員部分,最大咖的女主也不過是飾演過《甄嬛傳》中甄嬛妹妹的徐璐,但正是如此,幾個新人演員才讓人看得毫無壓力與明星包袱,很容易就把他們與劇中角色對應起來——千指大人從酷轉而不被家人理解的過程、「油渣」從屌絲逆襲小鮮肉的勵志,都讓人看得很自然。

  尤其是這群熱愛二次元與民樂的學生,堅持自我音樂閃光點卻不被家人看好,甚至不被同齡學習西洋樂器的同學看好,那種常在自我世界難與外界溝通的孤獨感,同樣能引起很多觀看者的共識。

  還有一點令人感到新鮮的是,這部片子不賣情懷,不講過去的故事,卻又讓70、80後們,見識到了二次元少男少女們在「難解」的外形之下,人性化的那一部分,90後則徹頭徹尾能找到共識吧——講真,在看到那一個個應援口號、動作時,我深深為導演捕捉這些真實細節的功力拜倒。

  這樣一部小投資、小陣仗的青春電影,卻充滿了誠意的種種細節與紮實內容,就算票房未必黑馬,至少也能在口碑上勝過諸多暑期檔的電影了,就像是這個暑期檔的一個「彩蛋」吧,滿布著驚喜。 □三石一聲(媒體人)

  ■漲姿勢

  《閃光少女》中的二次元元素,你了解多少?

  7月20日上映的《閃光少女》,因其清新可愛的校園風格、勵志熱血的故事主線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好評,特別是其中運用的大量二次元元素更是令二次元的小夥伴們心生親切之感。無論是臺詞中直接出現的ACG、漫展、古風、手辦,還是通過視覺形象展現的Cosplay、lo裝、應援、洛天依,都是二次元愛好者生活中的常見之物。但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或許就顯得有些陌生了。

  ★二次元

  什麼是二次元?在電影中,油渣給陳驚做了解釋:二次元就是喜歡Anime動畫、Comic漫畫、Game遊戲(ACG作品)的一群人。這個說法大體是正確的,但是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發展壯大,其內涵也正日益豐富。

  二次元這個概念最初來自日本,其本意是指二維世界,後被用來指代由日本ACG作品中創造的故事世界。由於ACG作品都需要隔著螢幕觀賞,是二維的,所以被稱為「二次元」,與之相對的現實世界則被稱為「三次元」。此外,二次元也可以用來指代喜歡ACG作品的人所構成的網路亞文化社群。在中國,二次元的概念則更加寬泛,如古風音樂、網路翻唱、網路廣播劇等與ACG受眾互動密切的網路亞文化圈也被歸入了二次元的范疇。

  ★洛天依與《權禦天下》

  《閃光少女》中的音樂也為電影增色不少,而其中最令人記憶深刻的,大概便是那曲古箏演奏的《權禦天下》了。《權禦天下》是由Vocaloid虛擬歌手洛天依演唱。

  所謂Vocaloid,是指YAMAHA集團研發的歌聲合成技術以及基於此項技術的軟體。Vocaloid提供使用真人聲音錄制形成的聲音庫,軟體使用者只要輸入音符和歌詞,就可以轉換為歌聲。采錄某一人聲音源形成聲音庫,並為之賦予視覺形象及名稱,就成為了虛擬歌手。在《閃光少女》中,那個時常出現在演出現場的身穿藍色短裙的3D投影虛擬形象就是虛擬歌手洛天依,也是《權禦天下》最早的演唱者。

  ★古風

  《閃光少女》中的帥氣小姐姐千指大人對於古風音樂那一番慷慨陳詞的解說雖然不免有些誇張的成分,但也確實道出了古風圈自誕生以來便具有的對於古典文化的親近感。

  古風音樂以古風歌曲為主要形式,也包含一些古風純音樂,由古風音樂人與古風音樂愛好者組成的網路亞文化圈稱為古風圈。所以嚴格來講,《閃光少女》中提到的《權禦天下》與《陌上寸草》都不屬於古風歌曲,前者是Vocaloid中文曲,後者則是中國風流行歌曲,歌曲的主創人員不是古風圈裡人,詞曲風格也與典型的古風歌有些差異。

  ★應援

  在《閃光少女》中,無論是漫展演出時,還是最後的音樂科普活動上,總有一群大叔手持彩色熒光棒,以整齊劃一的動作和口號,為表演者加油助威,這種行為就叫做應援,也稱作打call,最近流行的「為……瘋狂打call」的句式也就是來源於此。

  應援文化同樣產生於日本,最初產生於真人偶像粉絲圈,後為二次元愛好者借用。現在,在中國的漫展上,也可以看到粉絲整齊地揮舞熒光棒,為舞臺上的演出者應援的景象。

  ★Cosplay

  《閃光少女》中漫展上那些身著精心制作的服裝、假髮,以扮演自己喜歡的二次元角色的行為叫做Cosplay(英語詞組 Costume Play的縮寫,簡稱為Cos),指利用服裝、飾品、道具以及化妝來扮演二次元作品角色的行為。千指大人平時穿著的哥特系男裝,以及演出時穿著的古風男裝也都可以視作寬泛意義上的Cos,前者是對日本動漫作品《黑執事》作品風格的模仿,後者則是對《權禦天下》的男主人公孫權形象的展現。由於Cos的審美風格與日常穿著差異較大,所以常常被非二次元人目為「奇裝異服」。

  ★Lo裝

  與千指大人不同,《閃光少女》中萌萌的雙馬尾貓耳娘貝貝醬和塔塔醬穿著的並不是Cos服,而是Lo裝。Lo裝全稱為Lolita裝,是一種誕生於日本的,以哥特風格和古裝為靈感來源的服裝風格,如洋娃娃一般帶有裙撐和繁復蕾絲花邊的小裙子是Lo裝的最經典樣式。Lo裝又可分為甜美系(Sweet Lolita)、哥特系(Gothic Lolita)、古典系(Classical Lolita)等風格派系。貝貝醬和塔塔醬穿著的Lo裝就屬於最為甜美可愛的Sweet Lolita。穿著Lo裝的美少女們可以被稱為Lo娘。近年來,Lo裝在中國也日益流行起來。

  總結 其實《閃光少女》對二次元元素的使用並不完美,前面提到的將《陌上寸草》、《權禦天下》歸入古風范疇就是一個明顯的瑕疵。此外,如二次元人性情古怪、拒絕與其他人交流,二次元人就會始終穿著「奇裝異服」等偏見與刻板印象也在電影中保留下來。其實不管是二次元人還是三次元人,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沉默寡言,大部分二次元人也會選擇隻在漫展等特殊場合穿著Cos服、lo裝,也會和三次元的朋友開心地討論三次元的話題。他們既不古怪,也不頹廢,他們只是愛著一些精彩紛呈卻不被他人所了解的東西罷了。□王玉玊(流行文化研究者)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原標題:《閃光少女》是充滿驚喜的「三無產品」】

>《閃光少女》是充滿驚喜的「三無產品」

港媒:駕車撞毀駐港部隊軍營車閘,計程車司機被判感化令、停牌、賠償

尋夢園

王承渲–顏值美了

尋夢園

《我不能戀愛的女朋友》戀愛暖身曲上線發布 周藝軒表露戀愛心情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