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到底該怎麼吃、怎麼選?做錯3件事情,可能效果都白費

  近些年來,益生菌可謂是健康界的「網紅」產品,不少人在腸胃不舒服的時候,都愛補點益生菌來幫助調理身體。

  然而真實情況是:很多人對益生菌的具體功效只是一知半解,甚至連益生菌是什麼都搞不懂,還常常和「益生元」、「合生元」、「後生元」等混淆在一起。

  而且有的人吃了益生菌很管用,有的人卻好像沒什麼效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別急,今天就來給大家一一「揭秘」!

  1

  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

  輔助預防3類疾病

  益生菌,顧名思義就是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它們在保護腸道健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能抑制腸內腐敗物質的產生,促進腸內菌群的正常化;

  ◎能夠幫助改善病毒感染以及抗生素使用導致的腹瀉;

  ◎能緩解乳糖不耐症狀,促進機體營養的合成與吸收……

  實際上,益生菌維持腸道菌群健康,不僅能夠幫助緩解各種腸道不適症狀,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甚至是癌症的發生!

  1益生菌與糖尿病

  體內大量益生菌的存在,可以抑制有害菌,從而幫助減輕肝臟的負擔,維持胰腺的正常運作,使胰島素分泌正常,平衡血葡萄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另外,戰略聲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顧建文主任曾在節目提到:目前臨床上正在研發一種改造的益生菌,使它可以分泌腦腸肽的類似物,緩解胰島素抵抗,輔助調控血糖。這種改造的益生菌在動物實驗中已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可以期待未來有一天運用於人體。

  2益生菌和心腦血管病

  血清膽固醇水平過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而益生菌可以干擾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同時直接同化吸收膽固醇,還可以通過膽汁酸代謝,調節膽固醇水平,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另外,當腸道中的壞菌群很多時,可能會破壞血腦屏障,使各種有毒物質趁機透過血腦屏障傷害大腦,嚴重時可導致老年癡呆或神經退化。因此,補充益生菌,調整腸道菌群,能間接輔助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3益生菌和癌症

  研究發現,當腸道的中不良菌群含量增高時,會在體內產生大量的內毒素,導致內臟器官出現慢性中毒損害,從而提高各類器官癌變的可能性,比如腸癌、肝癌。

  而補充充足的益生菌,一方面能分泌免疫激活劑,增加免疫細胞的產生,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可產生抗菌物質,如細菌素、過氧化氫、乳酸等;其還有黏附性,可以吸附有毒物質,並減弱其毒性,降低基因突變風險。

  【小貼士】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一些特定人群需適當服用益生菌補充劑,也可以通過食物補充益生菌:

  ①優酪乳、奶酪及其制品。

  在優酪乳中添加益生菌,可包括嗜酸乳桿菌、乳雙歧桿菌、幹酪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等菌種,但具體含有哪些益生菌得看配料表,且一般數量有限。

  ②泡菜、納豆、腐乳等發酵食品。

  平時適當吃一些用蔬菜、水和谷物等制成的發酵食品,如泡菜、納豆、腐乳等也可以補充益生菌。但因其含有亞硝酸鹽,一定要注意食用量。

  2

  益生元、合生元、後生元

  到底該如何區分?

  現如今,市場上標有「益生菌」的產品是越來越多了,有的還出現了「益生元」、「合生元」、「後生元」等字樣,貌似和益生菌關係密切。到底它們的功效有何不同,具體又該如何區分呢?

  1益生元:滋養益生菌的「養料」

  益生元與益生菌雖然只有一字之差,都可以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但它們有本質上的區別——簡單來說,益生元是益生菌的「糧食」,能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繁殖,從而間接髮揮治療或保健作用。

  益生元有2個關鍵特點:一是能選擇性地刺激腸道內一種或幾種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長繁殖;二是不會被身體消化和吸收。目前主要指非消化性低聚糖,包括低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大豆低聚糖和低聚木糖等。

  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主要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新鮮蔬菜、水果;大豆及豆制品;菊粉、螺旋藻等。

  【小貼士】:益生元能夠刺激人體結腸內常駐菌的生長和活性,從而改善便秘,便秘患者可適當多吃。

  2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

  合生元簡單來說就是益生菌+益生元。這兩樣配合使用,既可發揮益生菌的生理活性,又可選擇性增加這種細菌的數量,使益生菌的作用更持久、顯著。

  合生元不是隨機亂搭,而是選中一個益生菌,然後搭配有利於該菌增殖的益生元。比如雙歧桿菌+低聚果糖就是常見的組合。

  【小貼士】:如果排便不暢,且單純補充益生菌或益生元都沒有明顯效果時,可以考慮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合生元制劑。

  3後生元:益生菌產出的有益物質

  後生元是個相對新的概念,簡單說就是益生菌經加工處理後產出的一些對我們的健康有益的物質,包括菌體與代謝產物。比如說雙歧桿菌分解膳食纖維後會產生一些短鏈脂肪酸,這就屬於後生元。

  一些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證實:經過篩選的後生元,增強免疫能力優於原活菌,即使經由高溫作用或腸胃消化液處理,仍保有高度生理活性。但對人的效果還需要臨床試驗去驗證。

  3

  益生菌吃了沒效果?

  可能是你不會吃!

  近些年,很多人都開始重視益生菌,有意添加在飲食當中,但有時吃了卻好像沒什麼效果,其實這可能是方法用錯了!

  1益生菌種類沒選對

  益生菌種類繁多,而且各有不同的功能,有針對性地補充,更能夠發揮相應的功效。

  比如:鼠李糖乳桿菌和乳雙歧桿菌,可應用於改善牛奶蛋白性過敏濕疹;布拉酵母菌可輔助改善病毒性腹瀉;嗜熱鏈球菌可以進入小腸,幫助人體消化乳糖等。

  【建議】:70%的益生菌都有被應用到食品中,購買時可注意查看配料表,加以選擇;如果缺乏某一種益生菌,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專門的益生菌制劑更有效。

  2益生菌補充數量不足

  補充益生菌想要達到效果,需要每次至少補充50~100億以上,而且其中具有活性的菌越多越好。這是因為益生菌厭氧、不耐高溫,單純地食用很難抵達腸道;每次攝入足量的益生菌,才能盡可能保留一部分在腸道記憶體活。

  【建議】:一般益生菌有直接吞服、加水沖服兩種服用方式,用水沖調時水溫在37℃左右較為適宜;最好盡快飲用完,避免接觸過多氧氣。

  3食用時間錯誤

  益生菌對胃酸很敏感,用餐前後受饑餓和食物刺激,胃酸分泌較多,不適合益生菌存活。

  另外,抗生素不能識別有害菌和有益菌,它會阻礙有益菌發揮它的功效,甚至會殺死有益菌。

  【建議】:用餐30分鐘之後,飽腹感較強,胃酸分泌減少,並且大部分食物還停留在胃裡,可以中和胃酸,此時適合補充益生菌;服用抗生素時,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使用益生菌。

  來源:我是大醫生官微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到底該怎麼吃、怎麼選?做錯3件事情,可能效果都白費

三伏天是「補氣養胃」的黃金期,那麼該如何養胃呢?

尋夢園

得了胃病後,這4種水果可能會格外「傷胃」,再愛吃也要管住嘴

尋夢園

吃香菇對甲狀腺結節有好處?除此之外,這3素也可常吃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