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經典,就是永不過時。
經典作品總能經受得住時光的沖刷,不會在時光荏苒中隱沒,哪怕在許多年後翻出來依然能贏得一聲讚嘆。
而今天要聊的動漫就是這樣的作品——
《lain》
(《玲音》)
這部作品豆瓣評分8.6分,嗶哩嗶哩評分9.6分,這部動畫評分這麼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編劇給力。
動畫編劇名為小中千昭,曾參與過《迪迦奧特曼》、《蓋亞奧特曼》等作品,由於這位仁兄喜歡克蘇魯神話,所以作品風格多涉及克系風格,像這部作品就是如此。
這故事有點超前,早在那個互聯網尚未興起的年代就在討論網路暴力、集體無意識、網路符號學等概念,再加上敘述方式有點意識流,估計很多人看完覺得雲裡霧裡。
但有意思的是哪怕第一遍看不太明白,也會讓人有種不明覺厲之感。
故事本身並不龐雜。
女主角名為玲音,她的同校同學四方田千砂因為不知名的理由自殺,在千砂死後,一些同學卻收到了死者的郵件,鈴音也是其中之一。
玲音收到郵件後通過郵件的指引進入了網路的連線世界,漸漸的她發現自己與連線世界十分契合,甚至開始感覺真實世界在與自己一點點疏遠。
在現實中,她發現自己會莫名缺失記憶,好像在自己體內誕生了另一個人格。
比如有次被邀請去酒吧時,玲音被告知自己在不久前就已經來過了酒吧,可她自己根本沒有那段時間的記憶。
在那之後,玲音開始懷疑自己的身份,並在網路世界尋找相幹線索。
可在尋找過程中,她感覺自己越來越依賴連線世界,甚至發現自己的意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現實。
最後,通過一群極端崇拜網路的瘋狂團夥,玲音最終發現自己是網路的意識,是由一位名為英利正美的科學家所創造出來的程序,只不過擁有了肉體。
擁有肉體的玲音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影響現實,操控他人記憶,玲音明白了自己的存在,決定回到網路世界當一個純粹的觀察者。
《玲音》這故事首先探討的自然是現實與網路的關係。
現實與網路的交融在當今的社會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但《lain》這部動漫可是出品於1998年,那是個沒有智能手機,電腦、網路也沒普及的年代。
而小中千昭在當時就已經在這部動漫中嘗試描繪網路世界一步步侵蝕現實世界的過程。
在《lain》中,現實與網路密不可分,人們時時刻刻依賴於網路,並且人們在線上線下擁有著不同的性格,現在我們回過頭去看看,只能感嘆它預言得真是精準——
而那種線上線下的性格割裂,也讓人好奇一個新問題,就是自我身份的確認,線上的自己和線下的自己,究竟那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在自我探索上,玲音對自己身份的疑惑,對何為「我」的存在的思考,這正是從古到今對我是誰的思考。
玲音斷去記憶,分裂人格,甚至肉體也不屬於自己,玲音在現實與連線世界的穿梭更讓人迷惑真實的自己是何物。
一個人應當算做一個整體,一個由肉體靈魂記憶人格組成的整體,玲音從網路世界到擁有肉體的她。我們會發現她在連線世界的記憶是不完整的,她的本身就是一位喪失了自己完整性的人。
看一個不完整的人的描述,必然會使整部劇看起來都是非常詭異怪誕的,看完覺得恐怖、覺得不明不白、覺得不適應也很正常。
到動漫結尾時,我們才會發現這個動漫有諸多人類無意識的討論,並且整體看下來,都會讓人感受到一個分離了肉體和精神的玲音。
這樣的描述好像是把人類隱秘了幾千年的靈魂去除了神聖意味,這仿佛是對當今網路社會的又一種預言。
在結局裡,玲音身為觀察者觀看世界時,一切物質世界似乎都再與玲音無關,玲音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站在比人類更高的世界,永遠不會有人發現她的存在,
故事雖然很具有藝術性,但它也並非助人睡眠的片子。
制作組很清楚,具有實驗性質的動漫很難讓普通觀眾接受,所以制作組也在裡面加了一些喜聞樂見的要素。
比如裡面的人設,這片子我覺得最討喜的地方就在於女主玲音,畢竟女主角真的太美了。
像那穿著小熊睡衣的玲音,在當年也俘獲不少人的心——
在一個原本讓人有些難以接受的實驗作品中加上這麼一位畫風精美,顏藝滿滿的人物,也給這部嚴肅作品增加不少觀眾。
而裡面的意識流表達方式也很有意思。
《玲音》當中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細節都在提醒我們,本片支離破碎,就如同玲音失去的記憶一樣。
op裡的玲音被關在電視當中,發出聒噪的電子音,如果觀眾仔細去聽,可以聽到英文help的聲音。
前幾集頻繁出現的電線桿,電網也暗中表示了網路世界中每個人如電線桿一樣是一座孤島,但也因為網路相聯。
這故事有點像推理小說,需要一點點重構每一集的內容,就像一個人重新拾取記憶一樣,這樣才能最終理解玲音的處境。
你可以通過深挖細節感受裡面蘊含的思想,也可以簡簡單單地放空大腦,欣賞動畫單純的美。
動畫裡的玲音說——
「我在這裡,所以我們永遠在一起。」
在這部作品誕生20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過頭再看它時,玲音仍然在那裡,她會告訴你,你到底是誰?
>這動畫有意思,可惜沒多少人能一遍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