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專家點評】

  作者:王隴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名譽會長)

  近年來,諸如糖尿病、高血壓、腫瘤等慢性病,成了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人類健康最大的影響因素,占60%左右。根據我國疾病負擔歸因危險度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已經占到了58%。

  健康管理是一種低成本、高產出的戰略投入。2007年,我國啟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並取得了較好成效。2016年,作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第二階段的重點專項行動,「三減三健」活動在全國開展,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

  針對現階段我國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三減三健」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具體包括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六個要素相輔相成,共同勾勒出健康生活應有的樣子。

  「三減三健」的具體落實,是一個從社會到個人共同參與的過程。我們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鼓勵全民參與,積極學習「三減三健」的核心資訊,維護身體健康。

  首先,預防「靶點」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學課堂,培養健康理念和衛生習慣要從娃娃抓起。如今,我國居民體重超標的趨勢已經體現在兒童中。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兒童中,30%患高血壓,43%患血脂異常,67%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損,16%有脂肪肝。兒童高血壓和肥胖都會加重心臟負荷,導致心室肥厚,給兒童健康帶來雙重損害。

  其次,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過大,染上了熬夜、缺乏運動、經常吃快餐、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對身體損害很大。因此,要加大健康宣傳力度,促進國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結構、適量體育活動、減少超重肥胖,減少煙草、酒精以及藥物濫用等危險因素帶來的健康危害。

  再次,要加強社區營養工作,織密健康防護網。提供優質的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服務,既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和基礎,也是關乎社會穩定的重要議題。目前,社區營養不良的篩查、老年人肌肉衰減的評估、吞咽障礙等級的正確判斷、母乳餵養的普及、輔食的科學添加,甚至糖尿病、血脂異常、癌症患者的營養支持與管理等,都是社區居民迫切需要的。同時,還要重視營養師臨床營養規范化培訓工作,打牢健康中國的人才基礎。

  最後,要防控危險因素,提高煙草、酒類等產品的稅收和價格,減少加工食品含鹽量或使用低鈉鹽等。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警示我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從中醫角度來說,扶正祛邪可以提升自我免疫力,進而增強自我抗病能力,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則是提升身體「正氣」的第一要義。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人皆有責、人人須盡責。只有每個人都意識到健康是自己和家庭的幸福之基,意識到自己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並積極參與個人健康管理和社會健康治理,個人幸福、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才有堅實可靠的基礎和保障。

  項目團隊:光亮日報記者張勝、金振婭、劉艷傑、王斯敏

  自身健康如何來守護?請掃碼查看光亮智庫調研報告

  《光亮日報》( 2021年04月14日16版)

  來源: 光亮網-《光亮日報》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淚水不只是情緒的產物,還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信號|健康之路

尋夢園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怕冷體質可以用這六招!

尋夢園

韓國接種流感疫苗接種後,死亡病例增至94例 

tienl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