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遭差評不意外,150天完成拍攝,導演拒聽觀眾建議

  作為熱門IP古裝巨作,《雪中悍刀行》從開拍之初就被書粉劇迷給予厚望。但播出後,觀眾發現改編成電視劇的《雪中悍刀行》貌似也不大行。堪比護眼模式的綠色濾鏡、慢鏡頭的打戲動作、劇情節奏慢……幾乎是全方位都是槽點,就連編劇王倦都幾乎要被拉下神壇,堪稱史詩級大「翻車」。

  其實從制作班底到演員陣容,《雪中悍刀行》都是優中選優,導演宋曉飛是專業攝影師出身,代表作有《一代宗師》、《北京愛情故事》等,也是《情聖》系列的導演。演員更是有眾多戲骨加盟,本以為可以打造出《慶餘年》一樣高度的男頻爆款,但滿屏差評橫飛,不由得令人惋惜又「毀」了一個IP。

  不過,劇中這些槽點也不是沒有可能避免的。預告片花播出後,7月就已經有觀眾在導演的微博下反饋說濾鏡太綠了,希望做一下調整,而且不止一個觀眾提及。

  而在8月關於導演的一篇專訪中,更可以清晰看到,導演已經洞見並預料到了劇中會出現的問題,但依然堅持己見。

  宋曉飛和身邊的合作夥伴都是電影出身,所以是以做電影的流程來制作電視劇,但電影的拍攝節奏是明顯比電視劇要慢的,所以他們立刻調整了拍攝節奏,立下軍令狀,堅決在150天內完成拍攝。如此「趕工」的狀態下,作品質量能否保證,還真得畫個問號。

  觀眾深為吐槽的打戲動作過慢,導演一早有自己的理解,說是這部劇的打戲是傳統武俠與玄幻結合,想要更加寫意一點,追求縹緲感,不追求拳拳到肉的動作戲。甚至還拿小說做類比,說武俠需要「留白」,有想像力,「讓觀眾去思考剛才發生了什麼」。

  

  《雪中悍刀行》還是用電影攝影機拍攝,原片沒有顏色,是灰蒙蒙的。而觀眾看到綠色的濾鏡,是因為導演考慮故事發生在江南,要體現綠草茵茵的效果,所以讓綠的成分更多一點。而且讓觀眾吐槽不已的這個「護眼模式」,居然還是經過前期詳細分析和設想,後期龐雜調色完成。

  就連「節奏慢」這一點,導演也想到了。但他不覺得幾分鐘一個高潮,幾分鐘一個轉折就能讓觀眾買帳。他就想著去「培養」觀眾看劇的耐心,讓觀眾坐在椅子上去觀看。

  甚至言語間流露出的那個意思,疑似是說觀眾不應該拿手機看這部劇,更應該去投屏看,享受大銀幕的效果。(觀眾內心OS:你是在教我做事?)

  導演一個勁地強調自己多麼追求質感,多麼用心,可是字裡行間全是對觀眾的要求,透露著無與倫比的優越感。反正通篇看下來,領悟出一點:不是《雪中悍刀行》不行,是這屆觀眾不行。網友看了可忍不了了,紛紛吐槽:「懂了,都是觀眾的鍋,是觀眾不懂。」「觀眾水平不行」。

  不知拍電影的導演轉型拍電視劇是不是也有一種下凡的心態,但想要留住觀眾,至少得聽聽觀眾的心聲。這種閉門造車,不聽觀眾反饋意見的做派,怎麼能拍出令觀眾滿意的作品呢?

  而且導演的誠意,體現在哪裡呢?這樣的男主造型可以讓觀眾在大晚上的有耐心慢慢觀賞?

  原著中的薑泥本來貌比褒姒,導演您有說服力嗎?

  深情的高偉光完全沒有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東華帝君」的仙氣,說是變年輕了的「陳萍萍」也有人信。

  嬌俏靈氣的寧榮榮,到這部劇裡仿佛年齡大了一輪。

  電視劇拍出來是給觀眾看的,好不好是觀眾說了算。還是希望主創尊重下觀眾的審美,不要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接點地氣吧。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雪中悍刀行》遭差評不意外,150天完成拍攝,導演拒聽觀眾建議

《如果歲月可回頭》靳東變小白秘書,被無良老板欺負、壓榨

尋夢園

《夢在海這邊》最新劇情:肖戰公司面臨資金危機 趙小青課題受阻

尋夢園

9月追劇指南,池昌旭回歸作,李升基、秀智主演動作大片來襲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