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雪樓》吐槽聲中評分上漲,女主不給力,女二來撐場!

  開播4天,《聽雪樓》豆瓣評分終於放開。一天之間,評分從最初的4.3升至4.7。雖然僅僅是0.4分的漲幅,但已經說明該劇後勁不小,應該還有提升空間,畢竟剛剛播出16集,後面還有40集的量。

  刨除動作設計不足,大量採用特寫、轉圈、凌空來增加武俠的靈動飄逸感;女主舒靖容性格與原著相差太大,扮演者袁冰妍氣場不足,難符「血魔之女」、聽雪樓第一女劍客身份;人物出場時間變動大,設定「三角戀」狗血橋段……等,再用倍速、快進清除節奏拖拉的問題後,其實《聽雪樓》也不是不能看。

  雖然秦俊傑的「蕭憶情」太過圓潤不夠「病弱」、袁冰妍的「舒靖容」即使經歷沉沙谷大變依舊「白甜」,但劇中依然有幾個角色是亮點。

  比如,由袁澧林扮演的拜月教少主「明河」。

  原小說中「明河」出場,作者滄月用「象牙一樣柔和光潔」來形容她的臉,讚她「有著智者和神女交匯的光芒」,美得「震懾人心」。她身上的白色長袍繡著繁復的曼珠沙華花紋,以孔雀翎毛為飾邊。

  寥寥百字,描繪出一個「聖潔、高冷、絕美」的女子形象。

  劇版「明河」則以苗女「燁火」的身份出場,明眸如泉、笑靨如花,少女感十足,一聲聲「青嵐哥哥」沒能動得了青嵐的心,卻動了螢幕前觀眾的心。但是同時,自動站在男女主角一側的觀眾,以「上帝視角」看到了她的心機謀算,在彈幕中勸她「要善良」。

  不過,當「燁火」恢復真實身份,帶著頰邊的金色月輪再度出場時;當青嵐對她揮劍相向時;當她帶著傷卻還喚著「青嵐哥哥」,讓他快走時;當她一次次前往紅蓮幽獄,示好於雪紋、探問心經時;當她的眸中再沒有清波泛動,臉上再沒有笑容嬌羞時……又有觀眾用「拿了白飛飛劇本」來概括了她的人設。

  身不由己、愛而不能。

  93年出生的袁澧林以模特身份出道,曾是「美心少女」,也是「文青女神」。

  眉目精致、氣質出眾,能嬌柔婉轉、清純可愛,就像「燁火」;也能冷艷高貴,詮釋「腹黑架式」,如之後的「明河」。

  個人空間中的袁澧林是個笑起來甜甜的「吃貨」,她曬出的很多照片都是在吃吃吃。

  作為16歲就被川島小鳥挖掘的攝影模特,袁澧林有著極好的鏡頭感。而川島鏡頭下的她,靈動可愛、少女感十足。

  雖然在攝影界已經算是「老人」,但是在影視圈,袁澧林還是不折不扣的新人。《聽雪樓》之前,她出演過的作品寥寥可數。

  但經驗少,不代表演不好。盡管之前的《白色女孩》等幾部作品影響力不算大,袁澧林也已經憑借著自身的靈氣,成為很多人的私藏的「寶藏女孩」。

  而隨著《聽雪樓》的播出,她也將會被更多人挖掘。

  畢竟,在「舒靖容」被改成劇版這個樣子後,「明河」的人設更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獲得更多的認同感。

  《聽雪樓》中,不缺動人心扉的愛情,或淒美或哀傷或悲慟,滿紙傷心、篇篇有淚。

  但這樣純「虐」的感情線,劇版真要是照拍,反而不容易為觀眾接受。畢竟,盡給喂玻璃渣子,確實不是什麼快樂的事兒。

  只不過,劇版按照常用的「三角戀」套路,讓青嵐、明河和青冥(即舒靖容)提早相遇、糾纏的設定,反而失去了小說中撼動人心的悲劇力量。

  原小說中,明河與迦若之間的愛穿越生死,連結局都收得那麼慘烈悲壯。一句「神已經無能為力,則魔渡眾生」,讓那個白袍披發、高大俊朗、神魔一體的大祭司,成了多少書粉心中的白月光。

  但嚴格來說,「迦若」不是「青嵐」,他只是有著「青嵐」的記憶和感情。所以,「青嵐是青冥的青嵐,迦若是明河的迦若」,看似交叉,實則界限明朗。

  到了劇版,編劇雖然延用了主線,卻更改了細節。從目前的劇情來看,將來的「迦若」不過是「青嵐」的延續,他們還是一個人罷了。

  但,如果沒看過原小說,不計較「三角戀」的狗血呢?

  對「青嵐」滿心癡情的「明河」,註定會因為「求不得」而煎熬、輾轉。這個過程中,她怨恨也好、爆發也罷,甚而可能會黑化,對於角色來說都是加分項。

  從出場到現在都沒有讓觀眾失望的袁澧林,足以讓我們相信她可以撐起後面的戲份!

>《聽雪樓》吐槽聲中評分上漲,女主不給力,女二來撐場!

木村拓哉主演《BG(貼身保鏢)》六月開拍提議「新生活方式」

尋夢園

《海洋之城》導演陳昆暉:用郵輪展現當下生活,讓世界看見中國的成長

尋夢園

如果歲月可回頭:靳東離婚真相曝光,景雅人設崩塌,最終淨身出戶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