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歲月可以回頭》:白志勇重新工作受氣,中年危機如何破局

  01 中年男人白志勇再次失業

  最近一段時間我在追《如果歲月可以回頭》這部電視劇,說是生活情感劇,其實也是活脫脫的中年職場劇。

  劇中主角之一的中年男人白志勇和前妻景雅離婚,接著自己又遭遇失業。在經歷種種生活體驗後,白志勇想改過自新,重新工作,於是托景雅找了份工作。

  但工作中,這位四十一歲的中年大叔卻被二十多歲的小老板各種欺負,但白志勇還是要幹下去,因為這是景雅給他找的工作,不好意思拂了景雅的面子。

  但隱忍了多次以後,白志勇終於怒甩小老板,瀟灑辭職。

  當時看到白志勇這樣的決定,我內心還是挺理解他的,畢竟為了工作他也嘗試著努力改變。

  而最讓我概況的還是職場中年人這個群體,這個年紀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但卻也是最為脆弱的階段。

  當中年人遭遇職業危機,究竟該如何破局呢?

  02 為什麼人到中年,找工作反而會更難?

  在《如果歲月可以回頭》的劇情中,白志勇幾次重新找工作都不順利,從原來的一個職業經理人淪落到只有向前妻借貸的地步。

  照理來說,白志勇的工作履歷和能力並不差,但作為一個人到中年的職業人,還在為找工作犯愁的話,就會給人一種落寞淒涼的感覺。因為人到中年,在多數人的理解中這是一個趨於穩定的年齡階段。

  所以,各位也不想自己人到中年還在為找工作而犯愁的話,就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因素:

  1.缺少職場規劃

  俗話說:三四十歲的職業發展藏在二十多歲的職業規劃中。

  如果我們一開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就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從找工作到幹工作以及換工作都是隨大流,那麼人到中年就會陷入各種困惑與迷茫。

  2.知識無更新

  職場上部分中年人長時間待在穩定的工作環境中,很容易因循守舊,不及時更新知識,靠吃專業的老本吃飯。一旦出現失業,自己就會陷入莫名的恐慌與掙紮之中,小工作看不上,大工作夠不著,必然也就對找工作犯起了愁。

  3.求職靠運氣

  有些人從畢業開始純粹就為了工作而找工作,這就逐漸形成了靠運氣求職的錯誤認知,即認為通過大量的投遞簡歷是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但這樣的工作幾乎無一例外地不會太過長久,等人到中年時就會遇到難以解決或跳過的障礙,比如你的業績、你的專業深度及人生閱歷等。

  03 中年危機,該如何破局

  經歷這次疫情,也許現實職場上和白志勇一樣有許多中年人正面臨各種職業危機。

  那麼,面對危機我們該如何破局呢?

  第一,和家人站在一起。中年人基本都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不是為家人而奮鬥,而是和家人一起奮鬥。無論是出差、換崗、跳槽還是創業,要從一個人扛起所有壓力做決策,轉向家庭決策。家人可能不能給你太多有價值的建議,但會給你更多理解和支持。

  第二,通過內部的確定性來降低外部的不確定性。一方面你需要沉淀自己已有的資源,選擇一個領域深耕;另一方面當天賦和機遇走到盡頭也可以留意別的方向,考慮轉型的可能性。比如我身邊一個朋友,原來做了很多年人力資源工作,兩年前辭職出來做全職的培訓講師,並且混得比以前好很多。

  第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目前的大環境中,即使管好自己,我們也會難免遭遇各種各樣的外部風險,甚至有很多事情已經極大程度的改變了我們生活的軌跡,但我們至今卻還都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更無力改變。面對這些,與其焦慮、懊悔、惆悵、抱怨,不如多給自己一點平常心。平常心不是佛系、不是麻木,不是什麼都無所謂、更不是自我放縱,而是能用一個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不確定性、平靜的接受風險帶來的影響,進而有勇氣去思考如何適應未來。

  寫在最後

  看了《如果歲月可以回頭》這部劇,同樣作為中年人,想起自己曾經也有一段時間遇到過白志勇這樣的職業困惑,那時候真心覺得工作很難。但經歷多了,慢慢的也就想開了,難的不是工作,是人心,是人性。

  想起一句話:人心向上,人性向下。這句話也可以詮釋在職場中年人的很多問題。

  無論歲月再怎麼難,我們都需要收拾好心情再出發。

>《如果歲月可以回頭》:白志勇重新工作受氣,中年危機如何破局

電視劇《清平樂》落幕,這15首經典《清平樂》詞,一定要讀一讀

尋夢園

60年的郎平看著好精神,即便是退役了也有魅力,穿著得體好優雅

尋夢園

聽雪樓三個男主結局分別是什麼?蕭憶情幸福 最慘的是迦若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