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咳嗽、上火、便秘,這份「水果清單」值得收藏

  冬天,最應該做的事是保暖和進補。而除了大魚大肉,其實水果也是不錯的養生食物,不僅能補充水分,還有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物質等,並能幫助緩解上火、便秘、咽喉腫痛等不適~

  然而吃水果也講究一個「節氣」,怎麼更好地發揮出它的營養和作用呢?不妨跟著跟著可可一起往下看~

  

  一、雪梨:「天然甘露」

  冬季氣候乾燥,人經常有口幹舌燥、皮膚缺水、睡眠不寧、口腔潰瘍等問題,這時候吃梨是個不錯的選擇。

  

  1、梨的營養優勢

  ①補水:梨的含水量高達85%以上,可以為身體補充水分,加之梨中含有豐富的果糖,可以讓水分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延長,所以補水效果會更好一些。

  ②潤腸通便:梨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幫助預防便秘。

  ③保護呼吸系統健康:梨中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黃酮類抗氧化物質,可以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幫助保護肺臟。

  另外,梨被古人比作「天然甘露」,是去火怡神的佳品。中醫認為,梨味甘汁多,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作用。

  梨中維生素C的含量並不高,這意味著將它加熱以後營養損失不大,很適合蒸著吃、煮著吃,平常不能吃冷食、體質虛寒的人都可以考慮這樣吃。

  

  2、小吊梨湯——潤燥止渴

  食材:雪梨2個,烏梅3顆,大朵銀耳半朵左右,枸杞、冰糖適量。

  

  做法

  ①銀耳加水浸泡一小時後去蒂,撕成小朵;

  ②梨子先用鹽水浸泡一會兒,清洗乾淨後刮下梨皮備用,將梨肉去核切成小塊;

  ③鍋內加水,放入銀耳,中火煮20分鐘後倒入梨肉、梨皮、烏梅、枸杞、冰糖,再煮15分鐘即可。

  此湯可潤燥止渴、斂肺生津

  

  二、蘋果:被稱為「全科醫生」

  蘋果被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稱為「全科醫生」。其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營養元素。

  

  1、吃蘋果的好處

  ①防便秘:蘋果裡面含有豐富的果膠,可以加快腸道的蠕動,有利於腸胃健康;

  ②保護心血管:蘋果中有槲皮素、蘋果多酚等多種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這對於心血管健康較為有益;

  ③強化骨骼:蘋果中含有能增強骨質的礦物元素硼與錳。有研究表明,停經婦女如果每天能夠攝取3克硼,那麼她們的鈣質流失率就可以減少46%。

  

  2、酒釀蘋果,健脾消食

  蘋果生吃、熟吃功效有差異——生吃相對能生津止渴熟吃則能健脾胃、消積食,更適合腹瀉的人。

  食材:蘋果、醪糟、葡萄乾、杏仁、枸杞。

  步驟

  ①蘋果清洗後切開,用一個勺子挖掉果核;

  ②蘋果肉放入醪糟、葡萄乾、杏仁、枸杞混合均勻,放入去除了果核的蘋果中;

  ③蓋上蘋果蓋,上汽蒸制15-20分鐘。

  

  三、橘子:全身都是「寶」

  橘子維C含量在水果中排名前茅,遠超蘋果、梨等,是很好的維生素C來源;而且,在柑橘類大家族中,橘子的含量及胡蘿蔔素含量是最高的,同時它還富含膳食纖維、鎂、鋅等營養成分,在保護血管、輔助降壓、護眼明目、保護皮膚、增強免疫力等方面都有幫助。

  更值得驚喜的,不僅是橘子肉,其全身都是寶:

  

  1、橘子全身是寶

  ①橘絡:橘絡就是橘子瓣上白色的網狀絲絡,具有通絡、理氣、化痰的作用,對於咳嗽痰多、久咳胸痛、經絡氣滯等能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

  ②橘葉:橘葉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臨床上常用於輔助治療肝氣不舒、肝氣瘀滯等情況,若是經常出現眼睛發紅、兩脅脹痛、嘆氣等表現,就可以選擇用它來緩解。

  ③橘核:橘核可以化痰散結、消腫止痛。用3~5克橘核泡水飲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緩解女性痛經。

  ④橘皮:新鮮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油,可起到疏肝解鬱的功效,將其咀嚼後吐掉殘渣,反覆幾次還有助於去除口腔異味。

  那怎樣才能吃下一個完整的橘子呢?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張春榮教授特別推薦了全橘飲:

  

  2、全橘飲

  做法:取一個帶核的橘子,用細鹽搓洗橘皮表面,沖洗乾淨後放入料理機中打碎榨汁,最後加適量蜂蜜與溫水調勻後飲用即可。

  專家表示,體內有結節、息肉、身材較胖的人都可以用這個食療方來幫助調理痰濕體質。

  

  四、山楂:「果中瑪瑙」

  消食健胃,行氣散瘀

  山楂有著「果中瑪瑙」的美稱,小小一顆,營養多、功效好~

  1、山楂的好處

  中醫認為,山楂味酸性溫,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功效,它「化瘀而不傷新血,行滯氣而不傷正氣」。而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它也對血管有好處:

  山楂中所含的果膠含量居所有水果之首,其能輔助降低「壞膽固醇」水平

  山楂中還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其可以激活體內膽固醇代謝的一些酶,加快膽固醇代謝,減少沉積,保護血管。

  除了保護血管,山楂還有一定增強免疫的效果——山楂中的維生素C為89mg/100g,是檸檬的2.4倍、蘋果的13倍;維生E為7.32mg/100g,幾乎超過所有的鮮果,只是比桑葚略低。

  而維生素C+E,則是維持免疫穩固的「大臣」,所以正確吃山楂,其實也能幫助提高免疫~

  

  2、陳皮山楂紅棗茶,驅寒暖胃

  若是覺得山楂太酸可以試試泡水喝。

  做法:取陳皮、山楂、紅棗各5克,用熱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陳皮中含有大量揮發油和維生素,能夠健脾理氣、化解油膩;山楂能夠消食健胃、幫助消化;紅棗則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這道茶飲有驅寒暖胃的作用,如果你感覺食欲下降,或是常常胃涼胃脹,都可以飲用它。

  

  五、正確吃水果,牢記三點

  1、注意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人每天新鮮水果的攝入量應為200~350g左右。相當於兩個橘子,或者一個蘋果的重量。

  水果吃得太多,可能會出現糖分攝入超標的問題,進而出現長口瘡、臉上起痘、便秘等所謂的「上火」症狀。

  

  2、吃水果勝過喝果汁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加飽腹感,同時還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吸收。但是水果榨成汁後,膳食纖維都被破壞了,這些作用也就消失了。

  而且水果榨汁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量。

  

  3、注意時間

  ①上午十點:這時工作最繁忙,吃個水果可以緩解緊張和焦躁的情緒,使人神清氣爽。

  ②午餐後1小時:此時吃水果能幫助消化,可以吃些富含蛋白酶的鳳梨和奇異果,有機酸含量較高的橘子、檸檬、山楂等。

  ③下午四點:這時容易饑餓,水果可以作為下午餐,補充體力。

>冬季咳嗽、上火、便秘,這份「水果清單」值得收藏

一文看懂 iPhone 自帶 App《健康》各項指標

尋夢園

GW-ICC報導|預防論壇:健康生活方式,看指南怎麼說?

尋夢園

「東方健康膳食模式」首次提出!這才是適合國人的「吃飯指南」!一日三餐你需要這樣調整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