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生活常識:柑橘類水果營養及功效剖析,享用水果控制血糖

  經常聽到「糖尿病患者」抱怨的一句話,我呀!「為了這個病,『戒掉』好多水果喲!現在隻敢吃芭樂、蘋果和奇異果這幾樣,太痛苦了。」

  不知道糖友們是不是碰到甜份比較高的水果,也都像這樣退避三舍,深恐血糖受到波動呢?其實不用這麼害怕,每一種水果都有它的益處,即使罹患了糖尿病,只要參考食物代換表、注意食用份量,沒有什麼是不能吃的。

  糖尿病可以吃哪些水果?代換份數做得好,每一種都可吃

  就拿最近盛產的柑橘類水果來說好了,病人會說現在改良過的橘子吃起來都好甜,「是不是也不適合吃?」其實,水果甜度和品種及熟成度有關,單以水果甜不甜來評估食物對血糖造成的影響,未免有失準確。

  而且,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還能讓食物被身體緩慢吸收,有助血糖穩定。只要飲食規律且適度、份數控制好(一天建議上限為2 份),糖尿病友們不需要放棄自己喜愛的水果唷!例如一顆中型的橘子或柳丁,就等於水果1份。同時建議以直接吃天然水果為主,果汁、果幹、蜜餞類應避免。

  類黃酮物質「橙皮苷」,降血糖、保護心臟

  除了膳食纖維之外,某些水果所含的特殊營養也有益於控制血糖,像是包含橘子、柑、柚、甜橙、金橘、檸檬等在內的柑橘類。這些是來自於它們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尤其是僅存在於柑橘類水果裡的橙皮苷(Hesperidin)和柚皮素(Naringenin)。

  柑橘類黃酮具有改善葡萄糖耐量、增加胰島素分泌和敏感性、降低胰島素及調節脂質代謝等效果,因此被認為與改善心血管疾病相幹。而類黃酮素中的蘆丁可顯著降低糖尿病患的葡萄糖濃度;橙皮苷和柚皮素不僅可幫助降低血糖,還可以對高血糖和高血脂的良好控制來清除神經病變性疼痛。

  另外橙皮苷和柚皮素對預防脂肪肝、心臟病、中風和多種癌症,以及脂肪堆積導致血管變窄或阻塞的動脈粥樣硬化,起到一定作用。橙皮苷的抗病毒活性或可阻止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對抑制COVID-19感染髮展可能具有預防新冠肺炎的潛力。不過,由於目前文獻多來自動物或體外研究,關於橙皮苷、柚皮素的攝取量和健康益處之間的相幹性,還需要進一步或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才會更精確。

  空腹吃橘子易刺激胃酸分泌,餐後吃營養加分

  不過,單純以日常保健的角度而言,當季柑橘裡所含的維生素C,對於保護身體細胞、增強白血球活性,進而強化免疫力確實有幫助。建議每人每日維他命C攝取量為100毫克來說,每天兩顆約200克的中型椪柑便能獲取全天的需求量。椪柑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含量雖不如柳丁高,但卻擁有豐富的維生素A,因此建議可在盛產季節交替著吃,獲得更均衡的營養成分喔!

  由於橘子屬於含有大量果酸、有機酸的酸性水果,胃功能不佳的族群建議別空腹吃,可能更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不適,比較適合餐後食用,其維生素C也有助飲食中的鐵質吸收更好。除了整顆吃,將果肉剝成小塊後,加進烤雞肉沙拉裡。

  更多有關糖尿病知識,關註+評論[心]

>糖尿病生活常識:柑橘類水果營養及功效剖析,享用水果控制血糖

愛吃肉的人和愛吃素的人,哪個更長壽?科學研究告訴你答案

尋夢園

健康科普「醫」起來戰

尋夢園

漫畫揭秘:為什麼只有廣東人才有濕氣?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