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發表後,胡喬木卻認為詞中有瑕疵,毛主席如何答復?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毛主席用一首《蝶戀花·答李淑一》道盡了對妻子楊開慧和好友柳直荀的無限哀思,同時又歌頌了二人堅定的革命情懷,至今仍廣為傳唱。

  1958年,這首詞在全國一經發表立刻引起了時人的追捧,就連郭沫若等一批著名的詩人讀完該詞後都很佩服毛主席的才華,他們覺得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

  然而,古往今來,但凡有詩詞創作,往往都會引來不同的意見,即便名如李白、蘇軾的佳作,亦不免受人指摘,這首《蝶戀花·答李淑一》也不例外。

  《蝶戀花·答李淑一》

  不過有一點引人注意,率先對該詞提出意見的不是別人,正是毛主席多年的秘書,被譽為「中共中央一支筆」的胡喬木,兩人關係可謂十分密切。

  當該詞發表後,胡喬木看了又看、讀了又讀,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一夜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於是,第二天一早他就找到了毛主席,然後拿著自己摘抄好的《蝶戀花》向毛主席說道:「我覺得這首詞有點瑕疵,您看是否可以改一改?

  毛主席聽後略微思忖了一下,笑著對胡喬木說道:「你還是太年輕,不用改了!」隨後,毛主席又耐心地對他解釋了一番,胡喬木這才覺得確實是沒有問題。

  毛主席的這首感人至深的《蝶戀花》因何而作?胡喬木又對該詞提出了怎樣的意見?毛主席與胡喬木之間除了這首詞之外又有著哪些詩詞唱和呢?這還要從《蝶戀花》背後的故事講起。

  詩詞唱和,傳為佳話

  「大作讀畢,感慨系之。所述寫開慧《虞美人》一詞欠佳,茲有《遊仙》一首為贈。」這是毛主席在回給好友李淑一的信中的一段話,《遊仙》即是毛主席在日後更名為的《蝶戀花·答李淑一》。

  眾所周知,「開慧」指的是毛主席的妻子楊開慧,那李淑一又是何許人呢?兩人是怎樣結識的呢?

  李淑一,於1901年出生在湖南望城縣桃林村的一戶書香門第,她與楊開慧同齡,又同在長沙福湘女中就讀,楊開慧也自幼就接受了父親楊昌濟的教導,頗有文化,兩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為了好友。

  後來,經楊開慧的介紹,李淑一與楊昌濟至交柳午亭的兒子柳直荀相識,兩人一見鐘情,不久就結為了夫妻,而「我失驕楊君失柳」中的「柳」指的便是柳直荀。

  毛澤東正是通過楊開慧結識的李淑一,此時又因柳直荀的緣故兩家的關係更為密切,因為毛澤東和柳直荀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

  柳直荀

  柳直荀在讀大學期間就與毛澤東相識,並在他的影響下,很快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湖南組織農民開展革命運動,後來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反圍剿作戰,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為經常和毛澤東一起進行革命,兩人的友誼很是深厚。

  然而,就在1932年,年僅34歲的柳直荀為了革命英勇犧牲,毛澤東得知消息後頓時流下了熱淚,不過他卻沒有將柳直荀犧牲的消息告知李淑一,因為此時李淑一的女兒和兒子都還年幼,他怕李淑一聽到噩耗後支撐不住。

  李淑一

  就這樣,李淑一含辛茹苦地撫養著子女長大成人,並且時常盼望著丈夫的歸來,直到解放後,接受毛主席的委托,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部長的謝覺哉才將柳直荀去世的消息告訴給了她,並給她捎去了毛主席的慰問信。

  此時已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李淑一驚聞噩耗後萬分悲痛,但為了子女的成長,她還是堅強地對待著生活,建國初期,她在閒暇之餘經常與毛主席利用書信進行詩詞交往,而毛主席的鼓勵也讓她的生活充滿了希望,《蝶戀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那是在1957年2月,李淑一從報紙上看到了毛主席新發表的十八首詩詞,一一讀完後,她的心裡充滿了感慨,因為這十八首詩詞都是毛主席在革命年代創作的,體現了革命者的艱難和樂觀。

  李淑一

  於是,李淑一又拿出了之前寫過的一首《菩薩蠻·驚夢》反覆觀看,每每回想起丈夫柳直荀的犧牲,她都不禁潸然淚下,她頓時想給毛主席寫封信表示問候,可一時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恰好在這年五月,毛主席再次給李淑一寫了一封信,在信中真摯地說道:「你如果去看直詢的墓,請代我致以悼意!」李淑一很是感動,就趁著回信的機會,將多年前寫給丈夫的《菩薩蠻·驚夢》及用於哀悼好友楊開慧的《虞美人》一並贈予了毛主席。

  毛主席

  毛主席看後遂有前面提到的「感慨系之」之語,他也想起了曾經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妻子楊開慧和戰友柳直荀,不禁雙眼濕潤,緊接著,便提筆寫下了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

  詞雲:「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宵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三言兩語,道盡了真情。

  「你還是太年輕」

  李淑一讀完毛主席寄來的這首詞後,更加動容,她覺得這麼情真意切的詞應當與自己的學生們共享,於是,便在課堂上當眾朗誦了起來,學生們頓時響起了熱烈地掌聲。

  李淑一

  大家都建議將這首詞公開發表,李淑一也覺得不應該將其束之高閣,不過她還是詢問了毛主席的意見,在征得同意後,才發表在了期刊上。

  結果自然是立刻就受到了廣大讀者的青睞,幾乎所有的名家都對毛主席的這首詞拍手稱讚,連一向嚴謹的郭沫若都覺得詞裡的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無須更改,一時間這首詞傳遍了大江南北。

  可就在詞發表後沒幾天,毛主席多年的秘書胡喬木卻認為這首詞雖然很好,但仍有瑕疵,於是便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原來,胡喬木初讀《蝶戀花》後,也覺得這是一首絕佳好詞,渾然天成,可再讀一遍,他總感覺哪裡不對,於是,他反覆地讀了幾遍,突然意識到「忽報人間曾伏虎」中的「曾」字用的不太恰當。

  胡喬木是一個堅定的革命主義者,他覺得「曾」是「曾經」的意思,而如今的新中國相比於舊社會已是「換了人間」,人們都在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他認為一切應當向前看,所以覺得應該將「曾」字換一個別的代表新氣象的字。

  而毛主席聽後,則笑了笑,對胡喬木說道:「喬木同志,你還是太年輕了,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過去革命的艱辛,不改了,就用‘曾’了!

  隨後,毛主席又和胡喬木講了一些革命先輩為了革命前赴後繼的經歷,胡喬木頓時覺得自己的意見有些不當了,當即有些慚愧,遂收回了自己的意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胡喬木之外,遠在臺灣的胡適也對毛主席的這首《蝶戀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作為此前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員之一,他和毛主席之間也有過一段時間的交往。

  胡適經過仔細研究發現,《蝶戀花》的詞韻押錯了,按照慣例,全闕應當統一為一個韻腳,而毛主席卻在上闕用了「有」韻,下闕用了宥韻(袖)和麌韻(舞、虎、雨),這種情況學名叫做「破韻」,從規則的角度來看,胡適指出的意見是有一定道理的。

  胡適

  然而,精通詞律的毛主席自然不會犯如此簡單的「失誤」,他早就對用韻作了說明,在「作者自註」中,毛主席專門標記到:「上下兩韻,不可改,只得仍之。

  毛主席覺得詩詞創作必須要有打破傳統局限的勇氣,這樣才能達到渾然天成的目的,事實也是如此,自古以來流傳的佳作除了少數幾個藝術大師的創造之外,絕大多數都是「純天然的」,可笑胡適卻有股「削足適履」的味道。

  不拘形跡的詩交

  當然,胡喬木和毛主席之間有著多年的詩詞交往,除了對《蝶戀花》的交流以外,兩人還在其他的一些詩詞長進行了充分的探討,而且不拘形跡。

  胡喬木深知自己詩詞造詣的有限,因而他對毛主席詩詞的修改一般是起到輔助作用的,即將別人提出的意見如實地轉達給毛主席。

  1956年6月初,毛主席來到了南方查看武漢長江大橋的工期進度,並在武漢三次遊覽長江,看到中國的絢麗山河,毛主席詩意大發,當即創作出了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遊泳》。

  詞雲:「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水調歌頭·遊泳》

  該詞一經發表就風靡全國,然而在幾個月後,一位讀者對這首詞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因為在最初發表的時候,其中一句是這樣標點的,即「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讀者覺得應當把逗號放在「南北」後面,這樣在情理上和朗誦上更加合理。

  不過讀者一般是沒有機會見到毛主席的,這個意見往往也會不了了之,但胡喬木卻主動將其收集了起來,因為他知道任何東西都沒有完美的,為了能讓毛主席的詩詞更加完善,他在平日裡就會注意收集和整理那些別人對毛主席詩詞提出的意見。

  胡喬木

  所以,很快胡喬木就將這一意見轉達給了毛主席,並且向毛主席表示自己也讚成讀者的修改,毛主席看後又讀了一下,欣然同意了讀者的意見,這才有如今我們看到的版本。

  詩詞交往是相互的,毛主席在閒暇之餘也會經常給胡喬木的創作提出一些意見,這讓胡喬木的詩詞創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964年到1965年短短第一年多的時間裡,毛主席就親自為胡喬木修改了多達40餘首舊體詩詞,其中最全面的一次修改當屬胡喬木創作的《沁園春·杭州感事》。

  毛主席

  為了能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毛主席的詩詞鑒賞能力,本文就把修改前後的文稿展示出來,其中括號裡的是胡喬木創作的原文,具體詞句如下:

  穆穆秋山,娓娓秋湖,蕩蕩秋江。正一年好景,蓮舟采月;四方佳氣,桂國飄(飛)香。雪裹棉鈴,金翻稻浪,秋意偏於隴畝長。最堪喜,有射潮人健,不怕瀾狂。

  天堂,一向宣揚,笑今古雲泥怎比量!算繁華千載,長埋碧(淚)血;工農此際,初(小)試鋒芒。土偶欺山,妖骸禍水,西子羞(猶)污半面妝。誰共(天與)我,舞倚天長(吼風奇)劍,掃此荒唐(掃汝生光)!

  毛主席

  僅就詞句的表現能力來看,毛主席修改之後明顯為整體的表達效果增添了色彩,胡喬木看後十分高興,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笑著說道:「這些詩詞在主席改過之後,就像鐵被點化成了金。

  毛主席不僅十分認真地為胡喬木的詩詞字句進行修改,還經常在詩詞的旁邊寫上一段批語,說明自己對整首詩的感受,而當胡喬木對詩詞創作產生了厭倦之後,毛主席也經常會鼓勵他堅持下去,正是由於毛主席的幫助,他的詩詞水平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胡喬木前前後後一共給毛主席當了整整25年的秘書,兩人的友誼從革命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毛主席去世之後,歷久彌堅,令後人羨慕不已。

  胡喬木

  1992年9月28日,為黨和國家奉獻一生的胡喬木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81歲。

>《蝶戀花》發表後,胡喬木卻認為詞中有瑕疵,毛主席如何答復?

爆裂舞臺三公幫唱:孟美岐劉雨昕熱度十足,希林娜依高備受期待

尋夢園

來自以下3種家庭的男人,就算愛得再深,也不能嫁

尋夢園

《穿盔甲的少女》:我已經醉倒在他們的顏值和甜甜的劇情裡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