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劍6年,隻待情懷!《仙劍奇俠傳七》體驗:N卡可暢玩,A卡負優化

  從2015年底公布立項,到2018年NVIDIA發布GeForce RTX 20系顯卡時,用主角在炎波泉中的一個Demo CG展示了反射、陰影、全局光照漫反射等實時光線追蹤效果,再到2021年10月中旬的正式上線,《仙劍奇俠傳七》讓玩家一等就是六年。

  感受情懷的蛻變,有瑕疵也無妨

  隨著10月15日上線方塊,10月22日上線WeGame和Steam,《仙劍奇俠傳七》總算在這個深秋來到了粉絲們的面前。其實在《仙劍奇俠傳七》上線之前,我就已經預料到了肯定會有一大波的負面評論鋪天蓋地而來,就如當年《仙劍奇俠傳六》一樣。或許在這裡用「樹大招風」並不太準確,但是網上大量的「無腦黑」言論確實有些不負責任,也當不起某些「噴子」口中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的言語。的確,對現在的系列愛好者來說,「仙劍」代表的確實是一種情懷,在那個PC平臺極度匱乏RPG遊戲大作的年代,《仙劍奇俠傳》以催人淚下的劇情和精心設計的遊戲系統征服了像我這個年齡的一大群人,自然而然會將第一代《仙劍奇俠傳》視為PC平臺RPG遊戲的天花板,在當時足以與家用遊戲平臺上的《最終幻想Ⅵ》《勇者鬥惡龍Ⅵ》等JRPG的天花板作品相媲美。

  ▲對於眾多老玩家來說,《仙劍奇俠傳七》不僅是一款遊戲,也是一種情懷。

  然而,情懷並不能作為無腦抨擊的借口。回過頭來我們理性看待《仙劍奇俠傳七》,其實也能感受到北軟傾註其中的誠意,同樣能看到遊戲在系統、建模、戰鬥等方面的努力改進。至於劇情,客觀來說《仙劍奇俠傳七》的劇情確實並沒有特別亮眼的、催人淚下的橋段,但我們不也是早過了「不識情愁枉少年,簷下賜酒結仙緣」的年代了麼?在平淡中去感受一份感情的蛻變,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仙劍奇俠傳七》不夠完美,我承認,但是要像部分網路噴子一樣說它一無可取,我是不承認的。畢竟能在Steam上拿到近7成的好評率,也說明了它在優秀中帶著的一些瑕疵。但總的來說,128元的全網統一價格,還是值得的。相比某些動輒三四百元的「冷飯作品」,《仙劍奇俠傳七》的誠意還是大得多。

  戰鬥系統大改進,「古劍三」風味濃鬱

  在《仙劍奇俠傳七》中,戰鬥系統有了極大的變革,不再是傳統RPG的回合制或半回合制戰鬥策略,而是改為了類似《古劍奇譚三》《破曉傳說》《最終幻想ⅩⅤ》等遊戲類似的第三人稱即時操控動作戰鬥。所有的敵人在地圖上皆為可見狀態,不需要踩地雷式的遇敵。和《破曉傳說》相比,《仙劍奇俠傳七》的戰鬥轉換沒有場景切換而是即時性,這能帶來非常不錯的遊戲流暢感。

  ▲《仙劍奇俠傳七》的即時戰鬥系統帶來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在戰鬥系統上,四名遊戲角色分別擁有不同的專屬武器、防具裝備,且擁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技能操作,配合技能樹的進化與在戰鬥中的靈活使用,《仙劍奇俠傳七》的戰鬥系統方面我認為至少應該是合格的。美中不足的是,在臨場打擊感上,《仙劍奇俠傳七》相比《古劍奇譚三》和《破曉傳說》有一定的欠缺,打擊感不強往往也會讓整場戰鬥缺少了一些真實感的反饋。但就如《最終幻想ⅩⅤ》首發時被諸多人詬病一樣,希望《仙劍奇俠傳七》後續能夠在其他方面有所改進,讓遊戲一個補丁一個樣吧!不過必須要大大表揚的是,《仙劍奇俠傳七》中的解密要素做得非常不錯,很多的解密小遊戲讓人沉醉不已。

  ▲解密要素的加入是《仙劍奇俠傳七》的一大亮點

  不過至於貫穿全遊戲的小遊戲「天地遊」,坦白講我還是讚同網上的大部分說法,對這種「對對碰」的收集類小遊戲,「天地遊」設計得非常不科學,遊戲體驗很差,還不如沒有。或者跟《最終幻想Ⅷ》的卡牌遊戲思路學一下也好啊!

  宏大的神話世界,劇情見仁見智

  《仙劍奇俠傳七》和前幾作一樣,同樣勾勒出的是一個宏大的基於古華夏國界的「神話世界」。遊戲中女主角出身一個小小的仙俠門派,而男主角則是天界神族,由於意外「隕落」而被打回原形(一枚神果),恰好又被女主角撿到帶回家,從此開啟了一段「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或許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玩家會感覺有些「狗血」。確實,在這部分的劇情處理上結合現在的諸多古偶劇來看,有些突兀和刻意。其實與20多年前「仙靈島上別洞天,池中孤蓮伴月眠。一朝風雨落水面,願君拾得惜相憐。」男女主角相遇的場景也有幾分相似,只是在意境的刻畫上,《仙劍奇俠傳七》的確還是差了一截。

  就整體劇情來看,其實《仙劍奇俠傳七》算是做得中規中矩的,劇情線的展開與男女主角感情變化,以及作為男二女二角色的桑遊、白茉晴的感情線進展都還算刻畫得比較到位。只是相比初代作品李逍遙與靈兒、月如和阿奴的生離死別感情線缺少了一些洶湧澎湃,但卻在平淡中多了一份真實。

  ▲修吾是天界神族的一員

  遊戲的主線圍繞神、魔、人三界的恩怨情仇展開。從神界跌落人界的男主角修吾,在人界仙俠門派長大的女主角月清柔,反叛神界入魔界的魁予,心懷叵測的神界神尊敖胥……多個角色圍繞三界之爭徐徐展開。其實這一場圍繞創世九泉展開的神魔人三界大戰被軟星渲染得非常精彩,只是大反派的出場太早,而且表現得過於明顯,早早失去了懸念。

  在遊戲中勾勒出了神魔人三個雄偉的世界,當然人界是主力戰場,並在其中牽涉到了諸多的修仙門派,如仙霞派(峨眉派)、天師門、蜀山等「仙劍」和「軒轅劍」中出場率奇高的門派,而且隨著遊戲的進展,我們還慢慢發現了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蜀山李掌門、李掌門的女兒憶如、魔界至尊重樓、蜀中唐門傳奇女俠、客棧景老板等等,總是能博得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一份感動。不過實在要吐槽一下的是男女主角的建模,雖然模型渲染效果還是不錯,但是女主角被渲染成了毫無特色的「韓式整型」網紅臉,男主角也是典型的「小白臉」,其實在人物的感官印象上,男女主角還真不如男二號桑遊和女二號白茉晴讓人看著養眼……

  ▲魔界至尊重樓

  總的來看,《仙劍奇俠傳七》作為一款歷時六年打磨而成的經典IP續作,無論是劇情上還是系統上都是在及格線以上的。如果滿分100分的話,客觀來說它應該能得到80分。只是《仙劍奇俠傳》系列的情懷讓我們在無形中對其極大地拔高了期望度,也導致部分玩家對其的瑕疵之處有些「怒其不爭」,甚至還嘲諷老姚已經「江郎才盡」。但當你心平氣和地繼續遊戲時,你一定會發現《仙劍奇俠傳七》在宏大神話世界中的那一份相濡以沫的感情,真的。不僅如此,在遊戲建模、引擎渲染以及對當前實時光線追蹤全部特效的引入還有NVIDIA DLSS的加持,更是讓它在畫面表現上相比前幾代作品有了數量級上的進化。

  光線追蹤和DLSS 2.3加持

  本作基於虛幻4引擎,相比基於Unity3D引擎的《仙劍奇俠傳六》,虛幻4引擎賦予《仙劍奇俠傳七》更優秀的遊戲畫面——無論是建築物、植被等材質細節,還是環境光照、光影和 特粒子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而光線追蹤技術的加持則讓《仙劍奇俠傳七》的遊戲畫面更為逼真,而且動作捕捉技術的加持還讓角色的情感流露更自然。稍顯遺憾的是,《仙劍奇俠傳七》中角色的面部表情還是比較僵硬,這也被不少玩家所詬病。然而瑕不掩瑜,《仙劍奇俠傳七》在遊戲畫質的整體表現上仍然遠超歷代前作。

  ▲《仙劍奇俠傳七》的畫面細節提升明顯,但人物的面部表情稍顯僵硬。

  光線追蹤是近幾年遊戲領域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而《仙劍奇俠傳七》也是首批宣布支持該技術的國產遊戲。那麼這款遊戲在光線追蹤的加持下究竟能給玩家帶來一個怎樣的神話世界呢?《仙劍奇俠傳七》支持光線追蹤的反射、陰影、環境光遮蔽、全局光照、焦散半透明及全新的混合渲染模式。在上述光線追蹤渲染效果中,我們曾經在多款光追遊戲中體驗過反射、陰影、環境光遮蔽、全局光照這4種渲染效果,而焦散和半透明則是我們較為少見的,所以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兩種渲染效果可以給玩家帶來怎樣的遊戲畫面。

  焦散是光線通過物體表面反射或通過半透明物體折射後匯聚所產生的常見的光學現象。《仙劍奇俠傳七》中使用了NVIDIA的兩項渲染焦散的光追技術,一個根據水面特點專門用於渲染水焦散的Ray-Guided Water Caustics(RGWC)技術,以及渲染一般物體反射折射所產生的焦散效果的Adaptive Anisotropic Photon Scattering(AAPS)技術。通過這兩個技術的運用,在《仙劍奇俠傳七》中光照效果更加絢麗,並且具有更強的互動性。

  ▲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投射在柱子和地面上,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景象,這就是焦散帶來的逼真渲染效果。

  半透明渲染一直是光柵化渲染的難點,不同的半透明面片需要正確排序才能正確呈現半透明混合效果,而且精確繪制半透明物體的折射效果難度也很高。不過光線追蹤技術可以自然地獲取正確的半透明物體渲染順序,從而實現OIT半透明渲染,同時也可以得到正確的折反射效果。《仙劍奇俠傳七》中對光追半透明渲染做了充分支持,增加了NVIDIA提供的半透明介質的光線吸見效果,全面支持霧化,全局光照等其他場景特效。

  ▲半透明渲染搭配RGWC 技術渲染的水焦散效果和光線吸見效果讓水變得晶瑩剔透。

  目前已經上市的光線追蹤遊戲多達數十款,《仙劍奇俠傳七》是繼《當個創世神》之後支持光線追蹤渲染效果較為全面的一款遊戲。那麼在以上幾種光線追蹤渲染效果的加持下,《仙劍奇俠傳七》究竟能給玩家帶來怎樣的光追遊戲畫面呢?下面就請大家跟著我們的截圖來體驗一下。

  

  

  

  

  ▲這個場景中最為直觀的就是光線追蹤反射效果,我們可以看到光線追蹤設為中或更高等級時,地面反射出周圍建築物的倒影,並且我們還可以通過這些倒影感受到地面有些凹凸不屈,這和我們的真實世界非常接近。

  

  

  

  

  ▲這個場景我們主要想給大家展示的是《仙劍奇俠傳七》的光線追蹤陰影渲染效果。可以看到,當這款遊戲的光線追蹤等級設為超級高時,地面上人物和石柱的影子都呈現出非常逼真的虛化效果。

  

  

  

  

  ▲這個測試場景主要包含陰影、環境光遮蔽、全局光照、半透明這幾種光線追蹤渲染效果。其中,全局光照讓牆面上呈現出來自紅色絲帶的光芒,半透明讓我們可以透過紅色絲帶看清牆面上的雕花,環境光遮蔽則讓房間深處的光線更暗淡,更接近真實世界的光線明暗變化。

  

  

  

  

  ▲這個測試場景我們主要想給大家展示的是《仙劍奇俠傳七》的光線追蹤焦散渲染效果。不難看出,當光線追蹤等級設為超級高時,透過彩色玻璃後投射到地面上的陽光也呈現出玻璃上絢麗的色彩。

  相信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仙劍奇俠傳七》不同的光線追蹤等級提供渲染效果也有所不同,這正是我們給大家展示不同等級下光線追蹤效果截圖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們就根據主觀判斷,給大家總結一下玩家在不同光線追蹤等級下能體驗到哪些渲染效果,以便大家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光線追蹤等級。

  顯卡性能需求測試

  從《仙劍奇俠傳七》官方推薦的配置需求來看,這款遊戲對顯卡的性能需求還是比較高的。例如在關閉光線追蹤的情況下,1080p分辨率和中畫質需要GTX 1060及更高性能顯卡,如果將分辨率提升到1440p和4K,那麼官方分別推薦的是RTX 2060 Super和RTX 3060 Ti顯卡。而在開啟光線追蹤的情況下,如果玩家想要在4K分辨率下體驗最高光線追蹤等級帶來的逼真遊戲畫面,玩家則需要擁有RTX 3080或更高性能的顯卡。

  ▲《仙劍奇俠傳七》官方推薦的配置需求

  那麼《仙劍奇俠傳七》對顯卡的性能需求是否正如官方推薦所說,不同分辨率下到底需要什麼顯卡才能暢玩這款遊戲呢?我們決定實測一下。從前文的光線追蹤體驗部分我們不難看出,只有當光線追蹤等級設為最高才能體驗所有的光線追蹤渲染效果,而且MC也始終認為玩家在最高畫質下才能體驗到遊戲的精髓。有鑒於此,針對《仙劍奇俠傳七》的測試也將在最高畫質下進行(即遊戲中的圖形等級設為「高」,實時光線追蹤設為「超級高」)。我們選擇的測試場景在天魔宮附近,包含反射、陰影、全局光照等光線追蹤效果,同時也基本囊括玩家常見的遊戲場景。

  測試平臺方面,我們選擇的是全系NVIDIA GeForce RTX 30顯卡和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並搭配AMD銳龍7 5800X處理器、ROG C8DH、芝奇幻光戟DDR4 3600 32GB雙通道記憶體等硬件。需要說明的是,《仙劍奇俠傳七》目前還不支持AMD Radeon RX系列顯卡開啟光線追蹤,所以在光追性能測試部分我們將重點測試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的表現。

  測試平臺一覽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90、RTX 3080 Ti、RTX 3080、RTX 3070 Ti、RTX 3070、RTX 3060 Ti、RTX 3060、AMD Radeon RX 6900XT、RX 6800XT、RX 6800、RX 6700XT、RX 6600XT

  處理器:AMD銳龍9 5800X

  記憶體:芝奇幻光戟DDR4 3600 32GB雙通道

  主板:ROG CROSSHAIR Ⅷ DARK HERO

  電源:ROG THOR 1200W

  光柵化環境顯卡性能需求測試

  我們分別在1080p、1440p和4K這3種分辨率下考察了所有參測顯卡運行《仙劍奇俠傳七》的平均幀率,下面我們來看看測試結果。首先在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部分,即使在最高畫質和4K分辨率下,RTX 3060也能以超過102fps的幀率運行《仙劍奇俠傳七》。

  從我們的實際體驗來看,《仙劍奇俠傳七》對遊戲幀率的要求不算太高,100fps及更高幀率完全可以提供非常流暢的遊戲體驗。仔細對比RTX 3080、RTX 3080 Ti和RTX 3090的測試結果我們不難看出,這3款顯卡在1080p和最高畫質下運行《仙劍奇俠傳七》的平均幀率非常接近,但實際上它們之間還是存在較為明顯的性能差距。

  那麼為何會出現上述情況呢?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仙劍奇俠傳七》可能會將幀率上限鎖定在300fps(也就是玩家俗稱的鎖幀機制),但Frameview的測試結果顯示排除了可能性。因此我們推測,可能是軟星認為在290fps左右的幀率下,《仙劍奇俠傳七》已經可以提供非常流暢的遊戲體驗,所以沒有針對RTX 3080、RTX 3080 Ti和RTX 3090做全面的優化,特別是它們在1080p分辨率下的幀率優化。

  有別於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亮眼的測試成就,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在本次測試中的表現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在1080p和最高畫質下,RX 6900XT顯卡運行《仙劍奇俠傳七》的平均幀率只有99fps,不到RTX 3060的一半,而且其他參測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與它們各自競品相比也相去甚遠。我們推測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應該是軟星目前還沒有針對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進行幀率優化,此舉對於廣大「A卡」玩家來說確實不太友好,希望軟星能盡快完善《仙劍奇俠傳七》對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的優化工作。

  光線追蹤環境顯卡性能需求測試

  正如前文所說,《仙劍奇俠傳七》加入多種光線追蹤渲染效果,在「超級高」光追效果設定下,其遊戲畫面非常逼真。不僅如此,《仙劍奇俠傳七》開啟(等級設為超級高)和關閉光線追蹤提供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遊戲體驗,所以我們認為只有開啟光線追蹤才能體驗這款遊戲的魅力所在。那麼開啟光線追蹤之後,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能否流暢運行《仙劍奇俠傳七》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仙劍奇俠傳七》支持DLSS 2.3,並在遊戲中提供了超性能、性能、平衡、質量這幾種DLSS等級可選。此外,《仙劍奇俠傳七》1.0.8版本下開啟光線追蹤後就默認開啟DLSS,但允許玩家自由選擇DLSS模式,測試中我們統一選擇平衡模式。測試結果顯示,當光線追蹤設為超級高之後,1080p分辨率和最高畫質下,RTX 3060運行《仙劍奇俠傳七》的平均幀率為72fps,並且遊戲畫面足夠流暢。而在1440p分辨率和最高畫質下,RTX 3060 Ti或更高性能的顯卡才能以超過60fps的絕對流暢幀率運行這款遊戲。對於想要在4K分辨率和最高畫質下體驗完整光追效果的玩家而言,我們推薦你使用RTX 3080 Ti或RTX 3090顯卡。

  此外我們還測試了光線追蹤等級設為「高」時,參測顯卡運行《仙劍奇俠傳七》的平均幀率。結果顯示RTX 3060在1080p分辨率下運行這款遊戲的平均幀率達到95fps,而且即使將分辨率提升到1440p,這款顯卡在上述設定下運行《仙劍奇俠傳七》的平均幀率也能達到68fps,遊戲畫面也非常流暢。調低光線追蹤等級之後,《仙劍奇俠傳七》在4K分辨率下對顯卡的性能要求也隨之降低——RTX 3080運行這款遊戲的平均幀率達到72fps,RTX 3070 Ti的測試成就也逼近60fps這一絕對流暢幀率。

  值得支持的國產遊戲,但尚待進一步優化

  時隔六年,《仙劍奇俠傳七》不僅將玩家帶進了一個陌生又熟悉的神話世界,同時也讓不少老玩家回憶起當年的青蔥歲月。平心而論,《仙劍奇俠傳七》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國產RPG遊戲,特別是在多種光線追蹤渲染效果的加持下,逼真的遊戲畫面無疑給玩家提供了更強烈的沉浸感,而DLSS技術的加持則讓玩家可以暢遊這個多姿多彩的神話世界。

  不過也正如部分玩家吐槽的那樣,《仙劍奇俠傳七》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我們的測試結果就反映出,這款遊戲還沒有針對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進行合理的優化,而且人物較為僵硬的面部表情也確實有些違和。相信當遊戲加載速度、顯卡性能優化以及戰鬥系統的臨場打擊感等問題一一修復之後,《仙劍奇俠傳七》有實力成為一款令國內玩家引以為傲的經典RPG遊戲。

>磨劍6年,只待情懷!《仙劍奇俠傳七》體驗:N卡可暢玩,A卡負優化

十月遊戲盤點:《仙劍七》《孤島驚魂6》《FIFA 22》等大作上線

尋夢園

「遊戲推薦」2021年年度遊戲大盤點,個人最推薦遊玩的6款遊戲

尋夢園

該來的還是要來,仙劍奇俠傳確認翻拍,毀經典預定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