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戲就銷聲匿跡,拒絕參加綜藝的孫儷,打了多少明星的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開始迷戀起綜藝節目來。

  為什麼?

  菀兒幫大家算一筆帳,大家就全明白了。

  一般來說作為參加綜藝的常駐嘉賓,其酬勞四舍五入,和拍攝一部電視劇差不了太多。

  拍一部戲又要上山又要下河,至少需要在片場待三個月以上才能殺青。

  綜藝一季咱們按照10期來算,每期最多錄制3天,總錄制時間就是整一個月。

  參加綜藝既節省時間,又能輕輕松松把高薪酬勞賺到手。

  越是大牌的明星,越是受一線衛視周末檔綜藝的喜愛。

  在這些綜藝上明星的傳播效益更廣、話題度更高,曝光度也隨之增大。

  何樂而不為呢?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德藝雙馨,有實力的演技派熱衷參加綜藝的真正原因。

  在所有人爭先恐後,唯恐落了下風的當口。

  有這麼一號人物,不會為了名氣和曝光度參加任何多餘的宣傳,也從不接爛片。

  不拍戲的日子裡,從未參加過任何玩樂類綜藝。

  面對鏡頭,耿直地表示:

  「演員要珍惜自己的曝光率,不能隨便去演戲。因為藝術生命,它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學會塑造人物。」

  喜歡賺錢,但從不只想賺錢,真正的熱愛演戲。

  這個人,叫孫儷。

  在如今綜藝至上的娛樂圈,她成為了一股清流。

  今天,咱們就來講講「最美嬛嬛」孫儷,和她不爭不搶的另類人生。

  「嬛嬛」鋒從磨礪出

  內特林克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生就像一張潔白的紙,玩弄紙筆者,白紙上只能塗成一攤胡亂的墨跡;

  認真書寫者,白紙上才會留下一篇優美的文章。

  這是真的。

  1982年,上海發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家跨省市的紡織聯合公司正式對外辦公,第一艘出口的多用途貨櫃貨輪在上海船廠下水,第一家民間外貿咨詢企業開始營業,第一座賓館正式開業。

  也是這一年,孫儷出生了。

  這個時候的她,看起來就是個典型的上海小丫頭。

  標準的鵝蛋臉,個子嬌小,體型偏瘦,長得軟軟糯糯,看起來就嗲嗲的。

  性格方面,孫儷和大多數愛撒嬌的上海小丫頭完全相反。

  她很倔強,也很要強,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毫無意義地撒嬌。

  這種性格的養成,要歸功於孫儷滿是狼藉的童年回憶。

  雖然出生在上海,孫家卻和「家底殷實」一詞毫無關係。

  一家三口擠在沒有廚房沒有客廳,連房門都吱呀作響,簡陋到極致的廉價屋子中。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在這樣拮據的環境中,孫儷的爸爸媽媽經常一言不合就爆發各種激烈的爭吵。

  這個時候,孫儷的精神極度緊繃。

  到後來,每次父母一吵架,孫儷就故意坐在門口放聲大哭,一邊看著父母吵架,一邊哭得撕心裂肺。

  目的就是為了引起鄰居的注意,好及時趕來勸架。

  5歲那年,孫儷迷上了跳舞,但這個念頭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

  母親一看,把手中的活扔下抱起小孫儷和丈夫嗆聲

  「每一天就只會在家裡吵吵,有能耐你就出去耍橫去,你不讓去是吧,我還就告訴你,這舞蹈,我們家閨女學定了。」

  就這樣,孫儷成為了上海少年宮的一名小小舞蹈生。

  舞蹈,一直都是藝術的代名詞,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他們在舞臺上耀眼的模樣。

  卻很少有人知道,從小學習舞蹈的女孩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罪。

  在別的女孩抱著洋娃娃各種嬉鬧的年紀,孫儷經歷著很多人無法承受的痛苦。

  一個劈叉經歷極限的拉伸,一個下腰經歷無數次的嘗試,一個動作重復反覆地練習。

  拉筋痛到眼圈通紅,渾身顫抖的時候,孫儷滿腦子都只有一個念頭:

  我一定要站在舞臺的聚光燈下鞠躬,享受如雷鳴般的掌聲。

  上天不會虧待努力的人,7歲那年,孫儷成為了上海少年宮老師重點照顧的對象。

  11歲那年,孫儷跟隨著上海最好的藝術團,遊歷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表演。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電視上露個臉,後來有個同學的家長說,只要在手背上用原子筆畫一道線,這樣上電視時把手一晃,大家就能看到你了。

  我就照著做,結果播出時我在電視機前整整守了一個晚上,根本找不到自己,當時就傷心地哭了。——孫儷

  這期間,孫儷父母的爭吵已經上升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父親迷上酗酒,脾氣一日比一日暴躁。

  母親仗著女兒傍身,性格越來越強勢,一副誰也不怕的樣子。

  即便孫儷不經常在家裡住,也數度撞破無數次兩人歇斯底裡鬧離婚的場面。

  那是一個悶熱至極的午後,13歲的孫儷和母親鄧麗芳還沒來得及收拾行李,就被父親趕出了家門。

  呆愣之際,破舊的大門打開,父親叼著煙從屋裡扔出2000元現金。

  眼神中的嘲諷和奚落,像一把刀子般刺進了孫儷的心頭。

  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抱著漠然不以的孫儷,放聲大哭起來。

  「兩千塊錢,這可怎麼過啊?」

  懷中13歲的孫儷輕輕環抱住了母親鄧麗芳:

  「別哭,反正以後我也不會結婚的,等我長大了,我賺很多錢養你,我們兩個人可以過的很好。」

  15歲那年,孫儷考上了上海警備區文工團,她覺得自己終於摸到了藝術圈的門檻。

  現實,卻再次潑了她一盆冷水。

  因為演出少,她們這種新來的小蘿蔔頭大部分時間都在基層連隊。

  每天兩三點跟著哨聲集合,跑三圈才能接著睡覺。

  為了能及時集合,孫儷經常穿著衣服和鞋子,背著被子和行李睡覺。

  白天就更慘了,不是種地就是挑水,或者喂雞趕豬。

  1999年,瓊瑤拍《情深深雨蒙蒙》時,孫儷成為了趙薇身後的小伴舞。

  在堆滿戲服的化妝間,她滿臉羨慕地試穿了趙薇在劇中的舞鞋,

  那個時候的孫儷就像是羨慕公主的灰姑娘,壓根不敢奢望未來。

  她甚至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明星,只是單純地希望自己戶口本上不用再寫「待業青年」就好。

  退伍後,孫儷這批文藝兵被安排成為了飯店店員。

  而孫儷,是那批退伍人中唯一一個連面試都沒去過的人。

  總會有人跨過千山萬水來擁抱你,你要等

  這個時候,她的命定之人鄧超也在經歷著自己的至暗時刻。

  剛剛從中戲畢業,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沒有錢。

  鄧超的北漂生活,荊棘遍布。

  生活費一個月500塊,房租就得花去三分之二。

  那間又臟又破,冬天滿屋子漏風的小單間,摧毀了鄧超最後的尊嚴。

  最困難的時候,他去翻垃圾堆中的海綿墊子扛回小屋。

  即便如此,依舊被凍得滿手凍瘡。

  2002年,對鄧超和孫儷來說,是同樣重要的一年。

  那一年,孫儷遇到了海巖和《玉觀音》的劇組,那可是捧紅了一個又一個新人的「香餑餑」。

  當時海巖對孫儷的要求只有一個:「演出20歲少女的天真和40歲婦女的滄桑。」

  她的表現顯然是出色的,那一年,「安心」被原著黨默認,孫儷兩個字一炮而紅。

  也是這一年,鄧超接拍了《少年天子》,成為了娛樂圈少有的「鮮肉型古裝皇帝」接班人。

  接下來的兩年,孫儷出演了《一米陽光》、《紅粉世家》、《風雨西關》、《血色浪漫》等多部年代偶像劇。

  鄧超出演了《少年康熙》、《天下第一》、《明末風雲》,再算上《少年天子》。

  整整出演了四個完全不同的皇帝角色。

  2005年,鄧超和孫儷一起跨入了一線演員

  行列,並且一起來到了《幸福像花兒一樣》的劇組。

  永遠玩世不恭,外號「戲瘋子」的鄧超見到孫儷的第一眼,滿腦子都只有一個念頭:「這個女孩,不一般。」

  相識初期,鄧超就像剃頭的挑子,永遠一頭熱。

  每天躊躇滿志,多次以各種理由邀約孫儷一起吃飯,每次都被不相信愛情的孫儷滿口拒絕。

  她恐懼鄧超的靠近,更害怕自己會重復走上母親的老路。

  鄧超也不是個死心眼的人,搞不定孫儷他就反其道而行,從自己的「嶽母」身上尋找突破口。

  甭管拍戲多忙,總會給孫儷的爸爸和媽媽發送各種問候簡訊。

  資訊中事無巨細地交代孫儷的動態,還專門請了好幾天假帶著未來嶽父母在北京城閒逛。

  幾天的接觸過後,孫儷媽媽轉換陣營,開始勸孫儷:

  「雖然不幸的婚姻很可怕,但婚姻的幸福與否,取決於你們兩個人。」

  也是因為母親的安慰,孫儷才有了「與其拒人千里,不如趁熱打鐵」的心態。

  2006年,孫儷憑借和李連傑合作的《霍元甲》,獲得了第28屆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鄧超接棒周傑、陸毅,成為了《少年包青天》封山之作的主角。

  在最不應該有緋聞,有女朋友的年紀,兩人打破娛樂圈秘密戀愛的禁忌,光亮正大地成為了戀人。

  在娛樂圈中,幾乎每一天都有明星在愛恨情仇中拉扯。

  一部新劇炒一次cp,一次會面曝光一些關係,一些沒頭沒腦不明真假的親密照,隔三差五被捅破的出軌事件。

  在這個充滿誘惑,又急劇變化的娛樂圈中。

  唯獨鄧超和孫儷不一樣,這倆人從相識,相戀,相愛,結婚到生娃,一直都很穩當。

  比孫儷感情之路更穩當的,是她的演技與事業。

  飾演的角色,個個出彩,寧願休息也不會自降身價,挑一些綜藝和存在感不強的「爛劇」。

  演甄嬛那年,孫儷已經28歲了。

  有人說,是《甄嬛傳》成績了孫儷,但菀兒不敢茍同。

  在菀兒的心目中,是孫儷成績了甄嬛。

  剛定下主演孫儷時,讀者們的心都碎了。

  覺得孫儷怎麼也擔不起這種在華妃之明艷、陵容之清麗、眉莊之冰潔等眾美環伺之間還能脫穎而出的絕色美女的角色。

  但正劇出來之後,大家服了。

  從最初的天真到中期的落魄,再到結局的機關算盡。

  孫儷飾演的甄嬛鬥垮了身邊所有害過自己的人,穩坐後宮,權勢滔天。

  也是這個時候,觀眾們才明白。

  曾經那個只會咬牙堅持,下狠勁兒演戲的小姑娘長大了。

  成為了連趙薇都要羨慕的電視劇頂流。

  孫儷的清醒,打了多少流量明星的臉

  所有人都覺得,孫儷占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才有機會從一個灰姑娘變成大女主。

  很少有人想過,在80代女演員圈裡,孫儷不是最漂亮,也不是最幸運的。

  她為什麼能打敗一眾專業演員,晉升成為頂流?

  理由可以用「勤能補拙」四字來概括。

  從《玉觀音》中的安心開始,孫儷成為了一個毫無休閒時光的人。

  不是科班出身的她埋頭苦學,成為了上海戲劇學院課堂裡的釘子戶。

  不管拍攝有多忙,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在課堂上埋頭苦學,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下老師講的所有知識。

  拍攝《甄嬛傳》期間,她刷新了導演鄭曉龍對女演員的認知。

  從孫儷成為甄嬛開始,就再也沒有完整地吃過一頓飯。

  每次象徵意義地嚼上兩口,就抱著臺詞本找地兒背臺詞去了。 ——鄭曉龍

  別人玩遊戲,她背臺詞,別人吃東西,她背臺詞。

  除了一天仨小時的睡眠時間和拍戲期間,孫儷永遠在努力。

  她將甄嬛需要背誦的臺詞,分別裝在幾十種不同顏色的文件袋中。

  剛入宮的戲份是粉色,後來被算計、被誤會,成為了藍色,流放後被迫黑化變成了綠色。

  最後,成為了深不見底的黑色,劇本上的筆記都趕上高三的課本了。

  也是在孫儷極度苛刻的要求下,一場又一場的「名場面」才得以誕生。

  她的清醒,足以讓大多數不背臺詞,不認真鑽研,鏡頭前只能說1234567的「數字小姐」汗顏。

  常言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既能在職場縱橫捭闔,又能在家裡相夫教子的女明星更是不可能存在的。

  孫儷卻比所有女演員都「貪心」的多。

  她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為演戲不顧一切的女超人。

  她的身上,無時無刻充斥著一種矛盾感。

  喜歡演戲,熱愛演戲,是一個「戲瘋子」。

  卻一點都不想成為甄嬛那樣在娛樂圈「獨領風騷」的人。

  從2018年開始,30+的女演員們紮堆開始賣慘。

  焦俊艷憑一己之力成功把《我家那閨女》從一款催婚綜藝變成了一款深度人文哲學綜藝。

  一邊錄制一邊表示:「我們就像顆菜一樣被人挑選,還要被嫌棄菜葉子老。」

  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演員海清代表中生代女演員集體發表「宣言」。

  呼籲中國影視市場給中生代女演員更多的機會。

  姚晨在《星空演講》中坦誠中年女演員的尷尬:

  「市場對演員的衡量標準也發生了變化,大家拼的不再是演技,而是流量。

  適合我這個年齡段演員的戲越來越少,這種氛圍將我困在原地,不知該何去何從。」

  女星楊蓉、王媛可等人在《我就是演員》裡也訴苦:

  「請你們多給30+40+的女演員一些機會,真的。」

  所有人在最尷尬的年紀都開始靠情懷參加各種綜藝,以維持自身的熱度。

  唯獨孫儷,將自己的人生和大多數女演員的人生隔離開來。

  有劇本找上門,她就用心挑選劇本,然後關掉所有軟體的消息提醒,專心演戲。

  沒有片約上門,她就安心參與孩子們的成長,好好生活,好好養生。

  就像木心先生「一生隻夠愛一個人」一樣,她一次隻夠演一部戲,一旦選中,就全身心投入。

  「專註是很耗費精力的,所以我不捨得浪費。」——孫儷

  即便沒有足夠的曝光度,依舊堅守底線,明知道演員註定被動,但還是隻挑自己喜歡的去演。

  固執地不願意融入,也不想融入當下的快餐影視圈。

  2018年,命運女神終於再次對她露出了微笑。

  那一年,鄧超和孫儷共同出演的《影》上映,夫妻倆的實力震動了一眾粉絲。

  導演張藝謀以「驚艷」二字形容鄧超在電影中的表演,對於孫儷的呈現則用了「完美」一詞。

  是啊,她將劇本中的小艾演活了。

  從一開始的憐憫到後來的情愫,從愛惜到最後必須幫助丈夫完成藍圖大業的堅定。

  這種龐雜、矛盾的心理轉變,孫儷用眼神、微表情投射在大螢幕上。

  事實證明,孫儷的選擇並沒有錯。

  這部電影播出之後,拿到了金馬獎12項提名,成為了金馬獎的領跑者。

  孫儷這個不怎麼演電影的女演員,成為了最佳女主角。

  實至名歸。

  結語

  在最喧鬧的娛樂圈,孫儷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因為執著,所以嚴苛。

  因為嚴苛,所以成功。

  以風的執念求索,以蓮的姿態恬淡。

  這,才是一個女演員最美好的樣子,不是嗎?

>不拍戲就銷聲匿跡,拒絕參加綜藝的孫儷,打了多少明星的臉?

馳援河南,孫儷鄧超夫婦、謝娜張傑夫婦各捐款100萬元

尋夢園

林俊傑曬與媽媽合影 母子倆對鏡舉杯悠閒溫馨

尋夢園

頂流BIGBANG強勢回歸,四人同穿黑西裝,氣場毫不弱於當年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