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縣高考狀元流落成流浪漢,是自願還是無奈,中間發生了什麼

  最近,有網友在街頭看到一個流浪漢,他雖然衣衫襤褸,卻看起來氣度不凡,眼神裡散發著幸福的神采。

  這樣的反差,實在太讓人感到奇怪。

  網友們一經探究才得知,原來這位流浪漢,曾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1997屆高考狀元,從人大畢業後,曾在上海創業開公司,收入不菲。

  他的名字叫常學福,之所以淪落街頭成為流浪漢,其實另有一番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寒門走出去的貴子

  常學福的出生地並不富裕,那是河南省駐馬店的一個偏僻小村。他家裡的條件也很清苦,父母都務農,並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兄弟倆的學雜費時常讓兩位老人力不從心。

  但讓人欣慰的是常學福和他的哥哥,兩人成就都十分優異,尤其是常學福,從小就是學霸。

  所以老兩口哪怕省吃儉用,東挪西借,也都要堅持讓他們把書讀完,盼望著他們能有個好前程。

  高考那年,總分900分的試卷,常學福硬是考了800多分,成為當地高考狀元,並第一時間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常學福的成就,用「在當地十裡八村轟動一時」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因為那些年,農村孩子能堅持讀到高中的並不多,大都上了國中就不得已輟學出去打工,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如果哪個村裡出個大學生,十裡八村都會知道,家長還會「敲鑼打鼓」地請鄉親們吃飯,大擺宴席表示慶祝。

  來捧場的親戚鄰裡們深知,上大學的費用是筆不小的開支,也都奉上紅包,以表示祝賀,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將來有出息了能夠不忘鄉親們的好。這樣一來,幾千元的學費也就「湊齊」了。

  有的地方,父母鄉親們甚至還會給他們租車,送他們上學,用以鼓勵十年寒窗苦讀的孩子,父母也借此滿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虛榮心。

  考上普通大學的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作為高考狀元的常學福當時有多風光,他成為無數寒門學子的榜樣和驕傲,被寄予了無限厚望。

  進入大學後,常學福和許多學霸一樣,也經歷了思想上的落差。

  他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知識帶給他的營養和快樂,但同時也會有深深的自卑感。

  人大是精英的搖籃,他深感自己眼界的局限和求知範圍的瑕疵。

  大多數同學家境優渥,跟他同樣出身貧苦的同學很少,眼界見識背景都無法相提並論,就連曾經引以為傲的學習成就,跟那些多才多藝的同學比起來,也變得不值一提。

  他對抗這種自卑感的方式,就是拼命地讀書,期望用成就來縮短和同學們如鴻溝般的差距。

  畢業那年,他又正好趕上了畢業不包分配的年代。但他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在各大人才市場不停地投簡歷,找個平穩的地方,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而是隻身前往威海、青島、北京等地自主創業。

  後來,他看準了計算機行業的前景,便決定在上海創業,從事計算機服務類,專家技術咨詢、銷售各類計算機軟硬件等服務。

  沒有家庭的支持,也沒有啟動資金,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個中艱辛可想而知。

  不過,他也確實有所收獲,成家立業一項沒拉。用他哥哥常山的話來說:「那幾年他賺了不少錢!」

  那時的常學福是鄰裡鄉親們眼中的驕傲,是他們教育孩子的正面教材。對於鄉親們來說,常學福是十幾年一遇的鄉村天才,上得了名牌大學,玩得轉公司,當得了老板。

  他的經歷,像極了另一個版本的俞敏洪,然而之後的人生走向,卻和俞敏洪大相徑庭。

  和茶米油鹽相處

  常學福在上海創業小有成績,家人也憧憬著,就此可以改變命運。

  畢竟,當初他們傾其所有供常學福讀書,就是想讓他有個美好的未來,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讓他們跨越階層,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然而,令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常學福居然一聲不響地關掉公司,遣散員工,獨自悄無聲息地回來了。

  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才會讓準備大幹一番事業的他,就這麼甘心回到鄉村。

  有人猜測他的公司破產了,因為他回來時已經沒什麼錢,婚也離了,女兒跟著前妻生活。但其中的細節,沒有人知道,他也從不提起,人們隻知道他從此厭倦了都市生活。

  面對家人的質疑,和苦口婆心地勸說,他隻淡淡地回了句:「不必多說,我以後就在家裡,不出去了!」

  決絕的態度,讓大家知道再勸也沒有用,只好由著他的性子來。

  回來後,他也不和家人住在一起,而是搭了個棚子自己住。

  此後,常學福在當地開了一家水果店,以賣水果為生。他平時沉默寡言,也很少與人交流。偶爾和人聊一會,因為見識和思想的差異,也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當年考上狀元的風光猶在,當人們還在把他當做高如雲端的榜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他卻以這樣的方式「落地」,讓人措手不及。

  常學福的日子重新回到了孤獨的狀態。他常常獨來獨往,也不喜歡與人寒暄打交道。村裡人都覺得,他八成是讀書讀傻了。

  盡管如此,村裡人還是認為他懂得肯定比別人多,所以有事情還是第一時間找他幫忙。在家賣水果期間,村委會經常請他幫忙搞一些文字材料和電腦方面的問題,他都欣然接受,並很快完成。

  為此,村委特意邀請他過去幫忙,並願意支付薪水給他。卻被他婉言拒絕:「我不願意受約束!」

  這樣的論調,在村裡無異於奇思怪想。

  常學福開始被村裡人指指點點,說他不為家裡人著想,是個「白眼狼」,說他讀書白讀了,說他胸無弘願……

  總之,各種流言蜚語鋪天蓋地而來。常學福聽了也不生氣,家人受不了,讓他去理論,他也淡淡地回一句:「三觀不一樣,生活方式也不一樣,沒什麼好說的!」大有一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執拗和狂傲。

  繁華落盡成一嘆

  周遭的不解和飛短流長,在常學福眼裡,不過化作一縷輕煙,隨風而散。

  在他心裡,似乎對生活有著另一種渴望。回村後,他便向家人透露過想去流浪的想法。

  剛開始時,家人極力反對,他的哥哥和嫂子甚至勸說了幾個月。但他說:「我和大家想法和行為處事都不一樣,即使留下,也會是你容不下我,我也接受不了你。」

  沒過多久,他便一個人流浪去了。

  沒有人知道,他是否經歷了生活的巨大痛苦,也無從得知,他是否曾經在商海沉浮中突然悟到了人生真諦。

  隻知道,他從此隨了自己的心意,要與星辰大海作伴,和良辰美景做朋友。

  他出走的時候,沒有帶錢,他本就沒什麼資產,也沒有帶手機,更沒有告訴任何人他的聯繫方式,從此居無定所,四海為家,似乎過著一種閒雲野鶴的生活。

  那他是怎麼維持基本的生活的?

  他哥哥常山曾說:「弟弟流浪也需要錢,他有時也會幫人幹活,放羊,做幾天短工也是常有的事。在沙漠裡遇到迷路的人,他會把別人帶出來,有人給他報酬,他也會欣然接受。」

  常學福在外流浪四五年,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可能看到了無數的美景,體驗了更多的人生百態,經歷和閱歷也和常人大相徑庭。

  他似乎對這樣的生活狀態很滿意,曾經說過:「我希望人生能在幸福裡面永遠地活著,沒有疾病災難和死亡,只有健康富足和安逸!」

  他的新聞爆出後,很多網友質疑:「流浪就能夠幸福嗎?流浪就能無災無病無死亡嗎?拿著父母的血汗錢,上了名校畢了業,卻不好好工作,上對不起父母,下對不起妻兒,更對不起國家對他的栽培。」

  也有人好心想要送他回家,讓他早日和家人相聚,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對此,常學福的哥哥回應:「他隔段時間會回來,他拒絕找工作,也不願意改變自己!」

  如今他還在四處流浪,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幸福」。

  常學福和普通流浪漢的區別在於,他精神正常,路也是自己選的,並甘之如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許對於常學福來說,這就是所謂的超脫人生,不將就於主流的價值觀,隻隨著自己的意願,做無拘無束的自由人。

  但是任何自由和束縛都是相對的,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人活著還是要有責任和擔當。

  其實人活一世,最深層次的意義在於「人生實苦,但人間值得」。奉獻與愛,是人生實現自我價值的真諦,也是幸福真正的密碼。

  相比常學福,那些努力生活,敢於直面人生的普通大眾,似乎更勇敢,也更容易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END-
作者:青梔
編輯:青草

>河南某縣高考狀元流落成流浪漢,是自願還是無奈,中間發生了什麼

喜馬拉雅主播「閃光少女斯斯」:高質量播客給人獲得感

尋夢園

《雪中悍刀行》萬般苦,眾生苦,那當中最苦的是誰呢

尋夢園

渣男與綠茶合體,這部劇厲害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