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個獎項提名收割機”《羅馬》隻在中國公映:Netflix的中國夢

  文 | 娛樂獨角獸,作者 | Mia

  1968年,墨西哥。政局雲譎波詭,空氣中彌漫著壓抑與暗潮,鎮壓經驗豐富的專制政府選擇採取更為隱秘的手段將學生運動扼殺於搖籃中:借助黑幫打手消滅走上街頭的學生,而非直接動用軍警。槍聲持續響起,歷史潮水湧過,改寫了無數普通人的命運。這其中,也包括阿方索·卡隆的保姆利波·羅德裡格斯。

  這一年,阿方索·卡隆7歲。幾十年後,他將自己念念不忘的親身經歷用史詩《羅馬》再現於銀幕上:七十年代一個墨西哥中產階級之家孩子們的童年,家庭的分崩離析,普通人親歷流血事件,愛情和孩子的失去,以及,在男性缺位的情況下,兩位女性如何撐起這個家。

  當然,這個故事本可以用催淚煽情的方式訴說。但是,他偏偏選擇了最克制的那一種:摒棄色彩的黑白攝影,極度客觀中立的鏡頭,劇本寫好不再更改,用非專業演員,摒棄技巧,靠導演講述反饋帶出如生活一般真實的表演,導演親自擔任編劇、攝影、剪輯。開頭是反覆沖刷著地板的洗衣泡沫,結尾是幾可吞噬生命的巨浪,《羅馬》極度私人化,也極度宏大。

  「跟《羅馬》相比,《地心引力》不值一提。」阿方索·卡隆在跟好朋友、同為墨西哥三傑之一的岡薩雷斯的訪談中說道。有一類作品,凝結著創作者幾十年的記憶、心血、夢想,或許一生也只能拍出一部。《羅馬》正是一部這樣的作品。其英文名「ROMA」反過來是「AMOR」(西班牙語的「愛」),承載著阿方索最深切的愛。

  而對於砸下重金支持阿方索打造了一整片羅馬街區的出品方Netflix(奈飛)來說,這是一次制片成本超過1500萬美元,沖奧公關預算加上發行預算總共超過4000萬美元,前前後後超過5500萬美元的豪賭。

  此前《羅馬》僅為沖奧,在全球600家影院進行了小規模點映,斬獲金獅獎,奧斯卡10項提名摘下3個大獎,橫掃120個獎項提名的同時,小語種、素人演員、抽離式的橫移長鏡頭與黑白影像、隱喻、歷史,每一項都在制約著受眾規模,黑白文藝片《羅馬》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商業價值而誕生的。它更像是一個劃時代的符號,彰顯著奈飛對內容的激進前衛策略,將「網路電影」提升至了新的高度。技術層面上,《羅馬》運用了《荒野獵人》《銀河護衛隊3》等大片採用的Alexa 65數字照相機,2.39:1的畫幅,杜比全景聲,而使得流媒體出品的該片成為最適宜於大銀幕觀看的影片。

好萊塢「新六大」Netflix的中國夢

  2019年第一季度,國內總票房落在186億,相比去年同比下跌了16億,跌幅為8%。同期北美總票房為23.96億美元,合人民幣160.7億元,票房同比下降16%。這是北美票房延續第三年下跌。

  在北美票房紅利見頂之際,以好萊塢流水線打造的工業化定制產品,來到尚未實現工業化的中國尋求增量市場,成為好萊塢巨頭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中國資本、中國元素在好萊塢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降臨》結尾設計中國人拯救世界情節,《摘金奇緣》主打華裔陣容,《綠皮書》背後阿裡影業以參投入局。

  這當中,也包括2019年加入MPAA(美國電影協會)的「新六大」奈飛,全球化戰略成效顯著,唯獨沒有在中國這片山頭插上自己的旗幟,同樣也一直渴望著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分得蛋糕。只是由於政策監管、市場環境等種種原因,奈飛暫時無法直接進入中國,不過,它選擇了迂回作戰的方式。2018年4月,奈飛創始人兼CEO裡德·哈斯廷斯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採訪時表示,現在奈飛更願意選擇把版權賣給中國公司,而不是直接進入中國市場。更早之前,他說過,「這是一個十年計劃」。

  「買內容」和「賣內容」是奈飛在進軍中國過程中採取的主要手段,和自身模式理念接近、提供流量入口的流媒體巨頭BAT是其選擇的主要合作夥伴。2015年,《甄嬛傳》英文版以精簡後的6集首度以收費形式登錄奈飛,雖平臺評分只有2.6分(滿分5分),卻成為國劇出海的重要里程碑之一。2017年開始,奈飛宣布與愛奇藝簽訂合作協議,《黑鏡》《怪奇物語》有望實現中美同步獨家更新。

  當年11月,優酷自制劇《白夜追兇》被奈飛買下版權,此後還買下了愛奇藝網大《殺無赦》、優酷網劇《反黑》等。2018年,奈飛買下深陷「退票門」、票房可觀但豆瓣評分僅為5.8分的院線電影《後來的我們》海外版權。這一年,最大股東為華人文化的東方夢工廠宣布將攜手奈飛打造音樂動畫《奔月》。

  從上述版權採購來看,往往被國內影視公司及視訊網站當做「鍍金」和品質肯定的影視出海,在國外往往面臨水土不服,文化隔膜等問題,海外影響力仍然有限,大多數屬於華人文化圈的「自嗨」。同時,奈飛處於中國迂回戰的初步磨合階段,其選擇眼光也較為參差不齊,對中國市場的攻陷度也較為有限。

  最近,傳出姜文將出演奈飛出品的《午夜北平》的消息,5月8日,奈飛發言人否認了該消息。不過,在本土化原創策略獲得社交媒體上熱烈回饋後,奈飛將於下半年推出《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三部原創華語劇集,對於中國地區的重視可見一斑。

  花費數千萬美元會費成為MPAA成員後,奈飛又多了一重身份進入中國市場,以曲線救國:電影出品公司。在卓然影業的牽線下,中國成為《羅馬》唯一公開大規模公映、轉讓了發行權的國家。自身品牌價值、行業對其內容原創力的認可,都將大幅提升。

《綠皮書》《何以為家》黑馬逆襲,什麼樣的奧系片能賺錢?

  同為奧系獲獎片,《羅馬》難免與幾位先入場者加以比較。在去年批片市場一片慘淡之餘,今年的奧系批片出現了新的轉機:《綠皮書》最終票房落在4.77億,《何以為家》目前票房已破2.28億,在《復聯4》的強大包圍下殺出一條血路,多日居於日票房亞軍,據貓眼專業版預測,最終票房將落在3.32億。《波西米亞狂想曲》也以9863.6萬票房創下佳績。​

  這似乎顛覆了大眾以往對於奧斯卡系獲獎片、提名片「叫好不叫座」的認知。細究之下,這幾部黑馬逆襲影片都有軌跡可循:高口碑+辨識度題材+強敘事強情感+優勢宣發。「催淚」和「逗笑」始終是電影市場上的兩類剛需,選準檔期,在超英商業大片環伺之下,觀眾尤其需要中小體量、能夠宣泄情感的影片來調節。從《阿麗塔:戰鬥天使》夾縫中異軍突起的《綠皮書》,從《復聯4》夾縫中異軍突起的《何以為家》都證實了這一點。

  另外,《綠皮書》《何以為家》兩部影片身後都出現了同一個玩家:阿裡影業。作為互聯網巨頭重點布局電影行業者,阿裡在宣發上有著先天優勢。上述選片關鍵,為泡沫破滅、單價抬高之後的批片市場帶來了新的啟示。

  顯然,弱敘事弱情感的《羅馬》自發摒棄了「催淚」,雖有奧斯卡和金獅獎加持,可能很難獲得大眾層面的追捧,而註定只能是文藝青年圈層的狂歡。5月10日,《羅馬》於全國藝聯專線上映,與傳奇影業的商業大片《大偵探皮卡丘》正面撞上。目前1.6%的排片率,首日票房成就為73.5萬,燈塔想看人數為46913人,貓眼想看人數為7386人,決定了其票房落點可能將止步於幾百萬到千萬之間。

  不過,一部影片的價值也絕不該只用票房成就來衡量。當國內網大還在沉迷「捉妖」「蹭IP」之際,奈飛的網大已經到達了橫掃獎項提名的藝術高度。中國作為《羅馬》唯一大規模公映國家,為奈飛進軍中國又跨出了重要一步。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120個獎項提名收割機”《羅馬》只在中國公映:Netflix的中國夢

以「鄭氏姐妹」為例,盤點韓娛裡那些是親戚或者有血緣關係的藝人

尋夢園

斛珠夫人:開篇沒有想像中的精彩,但後面出現反轉也是有可能的

尋夢園

Leverage 詐騙操作團第一集_3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