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大師梅墨生離世,享年59歲,反思:這5種養生方法太傷身

  著名的學者、畫家梅墨生先生於2019年6月14日去世,享年59歲。作為太極拳的正宗傳人,梅墨生一直以來都堅持養生,在多個專業刊物上發表養生理論和養生經驗,因此也被稱為「養生大師」。

  然而,他和我國著名的主持人李詠一樣,都是死於腸癌。一個被稱作養生大師的人,卻59歲就去世,這個消息讓不少人對「養生」產生了質疑:養生還有用嗎?

  59歲養生大師患癌離世,深刻反思:這5種「養生」方法,不要也罷。

  首先肯定一點,養生對我們是有用的,只是需要選對正確的方法。

  一、全球超過7成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有一項關於健康生存狀態的評估研究,結果表明,超過73%的成年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超過4成的人患有一種或多種基礎疾病,諸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等此類疾病。在我國,有數據表明,平均健康壽命比平均壽命要小9年,也就是說,有9年的時間,我們是處於「帶病生存」的狀態。

  而中老年人是基礎疾病的高發人群,很多老人常常要同時吃很多種藥來治療疾病,但是老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頻繁服藥帶來的是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加重,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新的損傷,甚至因此患上相幹疾病。一味地使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會加重病情。

  養生更多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狀態,在身體出現小的問題的時候及時把它扼殺下萌芽之中,這比疾病被發現後用藥物來控制更可靠。但是有很多所謂的「養生學說」其實是走了極端,偏聽偏信反而對身體有害,下面讓我們來一一給大家解惑,避免大家走彎路。

  二、這五種養生觀點「誤人子弟」

  1、早起鍛煉,越早越好?

  很多人在上了年紀以後,睡眠時間都會減少,於是為了鍛煉身體,很多中老年人力求起得越早越好,呼吸「清晨的新鮮空氣」。但事實上,在太陽出來之前,植物是停止光合作用的,經過一夜的消耗,此時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是一天之中最低的,同時氣溫依然是很低的。經過一夜的身體消耗後,此時鍛煉身體不注意,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正確做法:

  a、鍛煉身體時間應該選在太陽升起1小時以後,此時,空氣中的氧含量上升,有助於中老年人做有氧運動。

  b、早上起來應該喝一杯溫鹽水,給身體補充水分和鹽分,鍛煉前應該適當吃一些東西,防止鍛煉過程中出現低血糖的風險。

  c、晨起鍛煉應該注意保暖,同時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尤其是冬天的早晨,從室內轉移到室外,溫度的驟然變化,會提高中老年人患中風的風險。

  2、保健品代替藥品?

  很多中老年人喜歡買一些保健品,希望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百病不侵」的效果,事實上市面上的很多號稱能夠「抗癌」、「調節酸堿度」的保健品都是在虛假宣傳,但是許多老人缺乏分辨真假的能力,從而上當受騙。事實上,「保健品」絕對不能代替「藥品」,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只要能夠保證健康均衡的飲食,就能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元素。不需要買保健品來補充。

  正確做法:

  a、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不要只吃肉,也不能不吃肉,因為人體生長髮育需要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因此,每餐都要有蔬菜和蛋白質的補充。優質的蛋白質有:魚肉、牛肉、羊肉、豆制品等,優質蔬菜有:菠菜(富含鐵元素能夠預防貧血)、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能夠降低血脂)、番茄(富含茄紅素能夠降低血糖)。

  b、主食多吃粗糧。維生素B廣泛存在於谷物的外殼中,因此,要多吃五谷雜糧,其中還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3、鍛煉身體,超越極限?

  很多中老年人認為,鍛煉身體越努力,強身健體的效果越快。事實上這個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中老年人由於年齡原因,身體各個關節機能退化,鍛煉身體如果不注意控制,很容易對關節造成損傷,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正確做法:

  a、多做一些諸如打太極拳,慢速走等活動,降低膝蓋的磨損程度。

  b、避免劇烈運動,控制鍛煉時間,讓心臟、肺適當的休息,降低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4、吃鈣片越多補得越足?

  很多老年人認為,一上了年紀,就會得骨質疏松病,所以要盡早補鈣,多多益善,只要能吃進去鈣,就能讓我們的骨頭變「年輕」。事實上並非如此。

  人的胃腸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吃太多的鈣片、補品,非但不能讓身體吸收,反而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不被吸收的鈣經腎排出,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正確做法:

  多吃鈣含量高的食物,而不是吃鈣片。從食物中攝取鈣要比吃鈣片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要多吃:豆腐、豆皮、優酪乳、牛肉等食物。

  5、不吃油不吃鹽不得高血壓?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被統稱為「三高」,很多中老年人認為只要不吃鹽不吃油,就能夠不得「三高」病,其實恰恰相反,脂肪的攝入和鹽分的補充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轉的物質,不吃反而會導致人電解質的雜亂,對老年人的健康沒有好處。

  正確做法:

  應該控制每天鹽分和油脂的攝入量,根據中國藥科學委員會營養學研究指出,每日每人食用鹽控制在6g,食用油的攝入量控制在25~30g之間。

  總結:養生不是蜃樓海市,是需要從生活中的小習慣做起,日復一日的積累,帶給人健康的身體。因此,中老年人要保持正確的養生館,不要被一些謠言扭曲了養生的概念,做到真正的健康養生。

>養生大師梅墨生離世,享年59歲,反思:這5種養生方法太傷身

健康養生|老中醫:最耗傷身體的10種惡習,必須戒掉

尋夢園

數字裡看發展 我國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尋夢園

再迎寒潮,局部降溫12-14℃,各科醫生提醒:防好這些病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