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解讀帝旭,無道不是本意,心有「五痛」,求死而已

  帝旭,褚國第五十四任帝皇,十七歲征戰天下,二十五歲返回京都安樂京登基,三十九歲因儀王褚奉儀叛亂死於暗諜硝子之手。十七年安於皇室,八年烽火戰亂,十四年荒涼朝政,從意氣奮發少年,成了無道昏君。其實,從帝旭一生來看,無道不是本意,心有「五痛」,求死而已。

  一是年少恐懼之痛。二十一年前,麟泰二十七年的夏末,十七歲的褚忠旭剛受封為旭王,先皇帝修病殪,叔父儀王褚奉儀趁秋冬換防、帝都防衛薄弱之機,遁詞鎮壓京畿動蕩,假勤王之名進軍,起兵自立,意圖篡位。叛將王延年、曹光、羅思遠、蘇靖非等亦割據作亂,華夏亂離動蕩,戰火紛飛。

  此時,三大營換防兵馬出發已有月餘,往麇關與莫紇關的六萬人馬更會同叛軍掉頭合圍帝都安樂京。帝都內隻餘近畿營三萬,禁衛羽林二萬,安樂京失陷幾成定局。先帝帝修遺下四子,三子叔昀早年夭折,末子季昶自幼被送往註輦國作為質子。本來應該是太子伯曜為國奮戰,然而待旭王褚忠旭冒險撤下三千羽林,欲護衛太子伯曜殺出帝都,以圖再起時,文秀畏懦的太子伯曜卻宣稱與國共命,懸梁自殺。皇室嫡子中,只剩旭王褚忠旭率眾抵抗,死戰不退,率近畿營與各路勤王兵馬苦戰。

  危急關頭,十三歲的方鑒明率清海公麾下三萬流觴軍斜刺殺出,與京國都門前的儀王褚奉儀嫡系河源軍廝殺起來。叛亂的王延年部、曹光部、羅思遠部、蘇靖非部皆是各地守將糾集而來,按兵不動。趁此良機,旭王褚忠旭率四萬餘將卒沖出京都。

  曾經一身武藝、滿腹韜略的旭王褚忠旭,十七歲之前一個人都不曾殺過。十七歲後,父皇猝死,叛軍壓城,百姓可以拋下田產逃進深山、可以抱著敵人的雙腿哭喊求告、可以如野草一般死去,他是帝室之子,他不能恐懼,不能害怕,年輕的他要背負起褚國的責任,血與火的炙烤下,心理的扭曲在這個時候已經種下了因果。

  二是八年戰亂之痛。旭王褚忠旭率羽林軍與方鑒明率領的流觴軍,轉戰百日,於秋季金風初起時節抵達虹州郡之首府虹州城,沿途收納義兵與各地勤王軍隊,四萬餘人馬成了七萬。原本駐守黃泉關的兵馬,並夏季新到的三萬,也有六萬可用。此時,旭王褚忠旭約有十三萬人馬可用,開啟八年討逆之戰。

  柔然城下一役,放眼望去,猶如整個人間墮入了修羅道。旭王褚忠旭身受重傷,命懸一線,「六翼將」中的阿摩藍將旭王褚忠旭從敵陣中拼死搶回。也是在這個時候,方鑒明破了規矩,與尚未登基的旭王褚忠旭訂下延命柏奚之約,代旭王褚忠旭承受病痛、災厄之苦。

  八年戰亂的收官之戰紅藥原合戰,儀王褚奉儀兵敗北逃,經過黃泉關進入鵠庫境內,褚奉儀的同父異母異母姐姐、早年和親鵠庫的紅藥帝姬遣軍來迎。旭王褚忠旭率軍追擊至此,酣戰四日五夜,殲敵五萬餘,叛軍全滅,鵠庫軍大折,「六翼將」中的顧大成斬得褚奉儀頭顱,紅藥帝姬則被踏死於亂軍之中,隻收得殘肢數三。紅藥原一戰血流成河,十裡赭紅,原野次年長出的都是腐屍草。

  八年間,夜夜目不交睫、枕戈待旦,讓旭王褚忠旭感覺不在人間,是在地獄裡,人間就是修羅場,是煉獄,耗盡的不是他的高逸優雅與清明穩重,而是他的生命。八年的戰火歲月,眾人均以開國帝褚荊轉生來比擬年輕的旭王褚忠旭,於亂世中獨挽狂瀾,叱吒萬軍,東征西討,連橫合縱。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痛苦,有誰知道他的煎熬,百姓流離失所,將卒死傷無數,給他身心烙下了難以彌合的創傷。

  三是愛人離世之痛。旭王褚忠旭心頭有愛,鐘情於紫簪公主。註輦與褚國本有盟約,褚仲旭的幼弟褚季昶在註輦學佛,實則是充當質子。註輦的公主紫簪亦在褚國,居住於虹州,預備與皇族男子婚配。

  紫簪公主肌膚光麗,流盼動人,天生一股溫柔氣性,是褚忠旭動蕩不安的內心中,那抹明媚的溫暖。亂世之中,惟有紫簪公主將旭王褚忠旭當做常人看待,疼惜他身形消瘦,容顏老損;疼惜他生逢戰亂,不得安寧。褚忠旭在虹州休養生息,始終不肯稱帝。期間,與紫簪公主成親。

  紅藥原合戰前夕,虹州傳來消息,儀王褚奉儀的秘黨死士潛入虹州,在水源內下了慢毒,死難者近萬,旭王妃紫簪與腹中的胎兒亦未能幸免。這對統帥兵馬與叛軍作戰的旭王褚忠旭給了致命一擊,也是登基後荒涼朝政、一心求死的重要因素。紫簪一死,旭王褚忠旭也心如死灰。

  紅藥原合戰中,叛軍叛逆全滅,旭王褚仲旭率十二萬王師重回安樂京,正式登位,稱帝旭,定年號「天享」。旭王妃紫簪封為皇后,卻只有裹在鳳紋朝服裡的一面靈位。

  登基多年,雖有註輦人送來的紫簪侄女——緹蘭公主,眉目神氣仿若紫簪再生。帝旭初見一驚,也沒有多少寵愛,後位始終為紫簪保留。紫簪皇后殪後,帝旭就少近女色,後宮空虛,除了淑容妃緹蘭,只有嬪禦、女史各一二人,終年難得召幸,無一後人出世。

  天享十四年,海市露出真容,被心愛之人方諸親手送給了帝旭。帝旭也未將海市封為皇后,隻封了淳容妃,別號「斛珠夫人」。帝旭的皇后始終就是已逝的紫簪公主,誰也無法替代,包括紫簪公主的侄女緹蘭公主和風華絕代的海市。

  四是柏奚盟誓之痛。方鑒明本來是海清公給太子褚伯曜當柏奚,五歲時就進宮一起撫養。但方鑒明與褚伯曜關係一般,與褚忠旭卻自小親厚,倆人經常躲著玩耍。所謂的柏奚,就是普通百姓家頂用來代人承受災厄、祛除病禍的柏木人偶,而海清方氏,血統奇異,世世代代都是儲氏帝王的活人柏奚。一旦褚氏新帝登基,即建立誓約。

  褚忠旭十二歲那年,四名皇子與方家世子方鑒明隨皇上往望山圍場狩獵,褚忠旭拉著方鑒明去了宮中窖存冰塊的冰藏玩耍,被關在冰藏一個多小時。年長四歲的褚忠旭將方鑒明摟在懷中,溫暖著方鑒明。方鑒明在這個時候就立誓,一定要追隨褚忠旭。

  褚忠旭十七歲那年,天下紛亂再起,八年戰亂啟幕,方鑒明始終跟隨在側,生死共擔。柔然城下一役,褚忠旭身受重傷,傷愈後方鑒明即與褚忠旭血誓盟約,成為尚不是帝王的旭王褚忠旭的柏奚,代褚忠旭承受一切天災、詛咒、病痛。從這刻起,只要方鑒明活著,旭王褚忠旭就不會死。

  褚忠旭登基為帝後,稱帝旭,卻始終難以愈合八年戰亂造成的戰爭創傷,心態扭曲,荒於朝政,濫殺有功之臣。方鑒明為保護帝旭,也為了斬斷柏奚的方家宿命,揮刀自宮,進宮服侍帝旭。

  實際上,帝旭在紫簪公主死後,就已萌發死志。由於方鑒明這個柏奚的存在,如果要他死,就得先讓方鑒明死。他又不想讓方鑒明死,方鑒明也不想他死,造成了求死卻又不能死得死結。

  帝旭曾經對海市說過:「十四年來,朕朝思暮想,不過就是一個字,死。」八年戰爭的內心創傷,已經掏空了帝旭的靈魂,如同腐朽的軀殼留在世間。

  五是心有執念之痛。八年亂世流離,死傷無數。在帝旭的心中,有個很深的執念,他認為戰爭都是名將搞出來的,所謂的名將不過是出眾的殺人越貨頭目。如果沒有了所謂的名將,民間只剩下農夫的田塍之爭,鋤頭與板凳的毆鬥,這天下就太平無事,沒有那麼多的殛斃。於是,帝旭將功勛赫赫的「六翼將」逐一根除。

  在帝旭的謀劃下,先是郴州糧倉的小小胥吏郭知行坐騎發狂摔斷了脖頸而死;再是北裏坊粗使婢女出身的鞠七七,年近三十有孕,難產而死;半年後,身世不明,渡海從真臘國亡命而來,在柔然城一役中救過他命的阿摩藍,遭死囚告發,說是阿摩藍謀害了郭知行,阿摩藍逃亡途中死於亂箭。

  方鑒明看著帝旭殺人,揮刀自宮,回到宮中替他殺人,承擔惡名。原是芪州巨寇的顧大成,放縱部下劫掠,為民間遊俠擊殺。名將蘇靖非的庶出次子蘇鳴,出使西域,在居茲和都穆闌之間的大漠中失去了形跡,加入了鵠庫左菩敦部,成為左菩敦王奪洛的謀士,後死於方鑒明義子濯纓,也就是奪洛親弟弟奪罕之手。五年時間,除了方鑒明自宮後入宮服侍帝旭,蘇鳴隱匿鵠庫左菩敦部,其餘四個「六翼將」均死於非命。

  帝旭自己說過:「朕想活的時候,多少人要朕的命。如今朕想死,卻沒有人肯殺朕,即便向他們下了殺手,都無法將他們逼上反路。」

  為什麼帝旭登基後,不理朝政,兇狠無道,無非就是想求死。八年亂世,東征西伐,常處於生死之間,讓他對世間無所留戀。本來還有紫簪公主的關心溫暖,讓他支離破碎的內心得到慰藉,在血與火之間看到光亮。紫簪公主死後,帝旭就已經生無可戀。

  帝旭登基之後,後繼無人,逼人謀反都沒有人敢來。他想方設法讓方鑒明能恨他,逼他謀反,逼他斷絕柏奚延命血誓,方鑒明反而自宮入宮來承擔帝旭加諸世間的惡行。本來,帝旭與方鑒明在無人謀反的情況下,繼續這樣相愛相殺。只不過,海市的出現,讓方鑒明也有了死志。倆人最後死於昶王褚季昶的叛亂中,帝旭的遺腹子褚惟允登基為帝。

>《斛珠夫人》:解讀帝旭,無道不是本意,心有「五痛」,求死而已

聽雪樓:小吟和碧落有什麼關係?小吟是誰扮演的?

尋夢園

彼岸之嫁(1):女子被林家夫人選中成兒子的鬼新娘後,看見了他。

尋夢園

聽雪樓:舒靖容化身南江女子,驚艷相助蕭憶情,卻無勝算幾率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