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職業病防治為勞力者築牢職業健康屏障

  新聞事件: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0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一切為了勞力者健康」。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五部門最近聯合印發《關於開展2022年宣傳周活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增強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有效提高勞力者健康水平。

  莫讓勞力者被職業病「壓彎腰」

  深圳特區報:健康是人力資本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核心指標之一。對於勞力者來說,更高質量就業不僅意味著更高的薪酬水平、更好的工作環境,也意味著更有保障的職業健康。

  導致職業病的原因有多種多樣。值得關註的是,隨著互聯網辦公形式的普及,新型工作方式對勞力者身體的損傷也不斷湧現。經常加班是造成各種職業病的重要誘因之一,其結果,諸如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在城市白領中的發病率持續上升。有關調查顯示,其中僅頸椎病的發病率在我國就接近20%。此外,隨著物流業發展,那些彎腰較多、經常搬運重物、腰椎負荷過大的快遞小哥也成為罹患職業病的高危人群。

  要更好地保障勞力者的職業健康,就需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對於勞力者而言,在從事有害作業之前要接受職業健康培訓,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在用人單位的指導下按照規范做好個人防護。而用人單位應持續改善工作環境,定期給勞力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及時發現疑似職業病。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勞力者的職業健康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目標才能順利達成。

  職業病重在預防

  人民日報:我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涵蓋了粉塵、化學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可能影響勞力者健康的有害因素。用人單位和勞力者應做好在職業場所和生產過程中有害因素的控制和職業病預防工作。一旦發現疑似職業病,應做到「三早」,即早發現、早脫離、早治療。

  勞力者在從事有害作業之前要接受職業健康培訓,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在用人單位的指導下按照規范做好個人防護,例如在工作中佩戴專業口罩、耳塞等防護設備。用人單位應持續改進工藝,避免有毒有害物質「跑冒滴漏」,改善作業環境。按照相應法規和國家衛生標準,用人單位要定期給勞力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及時發現疑似職業病。

  此外,一些工作相幹疾病尚未納入國家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例如由於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工作內容單調等因素造成的職業緊張,在我國職業人群中日益凸顯,已經影響到我國一部分職業人群的身心健康,值得進一步研究。

  (據南方工報消息)

>完善職業病防治為勞力者築牢職業健康屏障

膽結石患者要注意了:日常要管住嘴,有些飲食再愛也要避開

尋夢園

十種常用消化道黏膜保護劑簡介

尋夢園

中國藥神夫婦擁有2家上市公司,財富超過王健林

tienl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