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播完,最後還是崩了?

  從去年11月到今年三月最終章,三季《華燈初上》終於全部與觀眾見面。

  

  從猜死者到猜兇手,再到真兇揭曉,觀眾並不感到意外。

  

  

  以懸疑開頭,以溫情收尾,女人們那支離破碎的黑白人生,也算是有了圓滿歸宿。

  可不少觀眾直言這部花了2.5億新臺幣的網飛華語劇,狗血抓馬,華而不實;也有觀眾表示這次華語劇有突破,集齊愛情、姐妹、金錢、嫉妒等元素,值得一看。

  如此兩極化的評價,也讓我們好奇這部劇究竟成品如何。

  

  01 華燈初上,暗潮湧動

  不少人在觀看完《華燈初上》後,覺得本劇是《甄嬛傳》與《小時代》的結合,裡面的女人因男人爭風吃醋,釀成悲劇。

  細想之下,不無道理。

  《華燈初上》將故事背景設置在1988年的臺北紅燈區,開篇便是一具女性屍體,由此引出日式酒店「光」中的各種女性悉數登場。

  

  也為我們帶來浮世繪下,在欲望與俗世中苦苦掙紮的人們,上演著一出出男歡女愛的故事。

  羅雨儂、蘇慶儀,兩大女主既是酒店裡最重要的兩位媽媽桑,也是串聯起整部劇的核心人物。

  

  第一季中,羅雨儂和蘇慶儀兩位自中學起,就結下深厚友誼的女性,在紅塵裡摸爬滾打多年,也明白歡愛如流水,很多感情到頭來終究是黃粱一夢的道理。

  卻還是因為一個叫江瀚的男人,反目成仇,你死我活。

  

  愛與被愛之間,皆是情欲和妄念。

  但兩個美艷的女人,還是陸續被渣男拋棄,也由此引發了命案,死者蘇慶儀在去世前的雨夜,見過幾個人,究竟誰是真兇,成為懸念。

  隨著劇情發展,第二季故事的重頭戲幾乎聚焦於死者蘇慶儀和羅雨儂的友誼,以及蘇慶儀那看似光鮮亮麗的人生背後,早已滿目瘡痍。

  她是劇作裡最龐雜的角色,蘇慶儀看似又美又颯,大方得體,千嬌百媚,實則是瘋批美人,毒蠍心腸,腹黑陰暗。

  

  但縱觀她的身世,也是大寫的被嫌棄的一生。

  原生家庭不幸的蘇慶儀,少女時期就命運多舛,母親的情人強暴了她,換來的是母親對自己的惡語相向,並將她趕出家門。

  

  無家可歸的她,被羅雨儂收留,蘇慶儀在學校被霸凌,也是羅雨儂替她出頭。

  沒想到羅雨儂對蘇慶儀的好,卻成了蘇慶儀眼中的炫耀,是對自己尊嚴的踐踏,久而久之,她產生了妒心和憤恨。

  案發當晚,蘇慶儀對找上門來的羅雨儂冷言冷語,還在自己即將結婚前,把80%的酒店股份無償轉讓給了店中其他小姐。

  羅雨儂不再是最大股東,失去話語權的她,媽媽桑的地位不保。

  

  除了蘇慶儀,劇裡的其他角色也各有各的不幸,且他們的不幸或多或少都有蘇慶儀參與的成分,漸漸心生嫌隙與怨恨。

  比如江瀚,他風流的海王本質下,其實是過度缺愛所致。

  他從小生活在孤兒院,看盡世態炎涼,不相信愛情,卻因為遇到了羅雨儂,漸被治愈。

  

  他從未想真正拋棄羅雨儂。

  在外人的世界裡他被想像成萬千面孔,而只有在與羅雨儂的世界裡,他才能廓清迷霧,還原真實自我。

  阿季嗜賭成性,生活潦倒,好不容易抓住了救命稻草中村先生,指望對方能帶自己遠離這裡,重新開啟人生。

  未曾想蘇慶儀從她手裡截胡了中村,並百般羞辱自己,阿季對蘇慶儀早就心生不滿。

  

  還有花子,遇人不淑,被男友玩弄和家暴,沖動之下誤傷男友入獄4年。

  那段時間,羅雨儂因替前夫頂罪也在坐牢,在至暗時刻,羅雨儂給予了花子生活的勇氣。

  

  她感恩羅雨儂,出獄後在她的酒店工作,卻因遭到客人強暴後,被蘇慶儀掃地出門,還被蘇慶儀辱罵。

  沖動之下,她殺害了蘇慶儀。

  第三季使用了大量的閃回鏡頭揭示前情,直接揭露了謎底。

  再回首觀看這三季,作為貫穿始終的主線人物,蘇慶儀踉踉蹌蹌地開始,後來在漫天敵意中,熠熠生輝地長大。

  

  羅雨儂在癡男怨女、相愛相殺的愛情戲碼中,成了照亮姐妹的一束光。

  其他人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

  他們都是這個社會的淪落人,有的人停泊至此相互慰藉,有的人只能像候鳥一樣匆匆而過。

  

  02 女性群像 優缺明顯

  作為一部主打懸疑色彩的劇作,本劇的優缺點都顯而易見。

  雖然劇作用了近些年屢見不鮮的本格外殼,內核是社會派推理的方式講故事。

  但重點還是突出女性群像戲,生動鮮活地上演了那個時代下的女性悲歌,人物之間有較強的關聯度和戲劇沖突,也是本劇的特色與優點。

  

  像出生在有毒原生家庭,成長過程中父母缺位,導致劇中的女性各有各的不幸,她們的形象,豐滿明晰。

  有的人在這過程中失去自我,有的苟且偷安。

  像蘇慶儀自始至終都是欲念與妒心下的奴隸,為了彰顯自己的尊嚴,開酒店擁有權力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春藥,這讓她擁有從未體驗過的快感,甚至借此肆意掠奪愛情。

  她對每個女性都打擊報復,無論是語言還是行動。

  

  當得知江瀚真正愛的是羅雨儂,便做出得不到就要毀了你的行為。

  還有花子,她放棄了女性個體尊嚴,為了男友能施舍自己一點可憐的愛,將自己物化為靠身體賺錢的工具,喪失了健全的人格。

  

  理性缺席失范,道德滑坡墮落,正侵蝕著百合的靈魂。

  百合喜歡上毒販亨利,為了愛情以身試法,藏毒販毒,卻甘之如飴。

  卑微的愛情都經不起告別,它們總會莫名消失,戛然而止。

  當她躲在床下,親耳聽到男友和同性戀人翻江倒海時,她大夢初醒,最終向警方舉報了男友。

  

  愛情像一個曼妙的夢,支撐著她虛無的人生,卻也因破碎讓她清醒。

  但不是每個女性都信仰缺乏,對於金錢名利的追求,使有的人不再滿足於被男性凝視,她們想主宰自己的人生,努力擺脫生存焦慮與被拋棄的命運。

  比如阿季,她債務纏身,想靠男人翻身,卻發現紅塵裡的人,光談愛情是虛妄的。她搶單,利用自己為誘餌來破壞中村帶蘇慶儀離開的計劃,因得到蘇慶儀送的股份,對羅雨儂耀武揚威,重整「光」的頹勢在雌競中以陰險手段謀生。

  

  在情愛場的催化下,也有人自我救贖,與自我和解,比如羅雨儂。

  她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過程裡有繾綣似地喘息,也有低吼般地喟嘆。

  對於周遭的女性,總是伸出援助之手,展現了自己雖身處泥濘,卻發奮圖強的精神。

  但本劇成也羅雨儂,敗也羅雨儂,這位集人物高光於一體的大女主,成了全劇bug。

  全劇將所有人物的弧光都造就在羅雨儂身上。

  她依靠自己,在恐懼與苦難中咬牙堅持,等待迷霧散開的曙光。

  對待感情,相愛時感念細微末節,離別時亦能體面再見。

  對任何人傾力相助,最後替她們解決了所有問題。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不能說沒有,但經歷過風花雪月,閱盡千帆的女人,其自身性格表現很難如此單純直接。

  可能編劇也覺得這個角色太過完滿,所以讓她最終失去了閨蜜與愛人,也沒有接受對她有意的警察潘文成的愛意,讓她成為理想主義的獻祭,卻還是失真。

  

  我們可以理解,當下全球範圍的影視劇都在提倡「女性主義」。

  girls help girls,女人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女性意識,在不少作品中成為重要主題,但靠一位女性撐起這個大命題,顯然是不夠的。

  

  而且本劇的大多女性角色,都是在看似滿是漏洞的人生背後,還有著赤誠與善良。

  唯獨兩位女主,成了極端的對立。

  一位重情重義,幾乎看不到有何缺點;一位陰狠兇險,幾乎看不到她面具之下的良善。

  我們同情蘇慶儀的遭遇,也感慨於她的悲情命運,可這悲情背後,卻滿是漏洞的怪誕與可恨。

  晶瑩剔透的煙灰缸,是兇器,卻也藏著反覆撕扯的真相;精心打磨的愛情故事,成了她的絕望慘叫。

  

  羅雨儂對她的付出,卻成了蘇慶儀垂死掙紮的心碎過往。

  因為羅雨儂什麼都有,對自己太好,自己愛的人卻愛她,就將大量的毒品藏在羅雨儂家中,舉報陷害她,致對方於死地的做法,顯然人物邏輯與動機無法成立。

  這個人若不是精神病,只能用強行狗血來形容。

  另外,本劇最大的缺點就是內核淺薄。

  女性友誼如何作用於每個人,才是高光,在本劇中倒是細致入微地展現,可女性個人心理生活的萬象,女性的真實欲望,生存意義及物質、精神困境等,都未能深入探討。

  

  三季24集的時長裡,在「光」酒店這種燈紅酒綠的地方,我們希望能看到一部真正的底層女性日常生活工作戀愛的史詩。

  她們本應是最親密的人,疏離與狠戾,陌生或熟悉,無論是爭吵還是擁抱,循環往復的狀態,都是人與人之間感情關係變化的佐證。

  

  還有社會大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缺失的情感交流,導致幾個人誤會叢生,整天雞飛狗跳,可編劇不想過多呈現問題形成的深層原因。

  而是簡單粗暴地讓劇中這些邊緣人的苦難,皆因愛情和男人而起。

  蘇慶儀和羅雨儂,一見渣男誤終身;

  愛子,愛上喜歡蘇慶儀的何予恩而憎恨起蘇慶儀;

  

  百合明知男友利用自己,也樂此不疲;

  花子,前半生毀在男人身上了。

  

  主創擯棄挖掘父權專制下女性遭受的精神壓抑,還有時代背景下,每個人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裡的迷失,以及欲望溝壑難以填平下的精神危機。所以格局太小,內核淺薄。

  本可以深挖人性的黑暗面,以及揭露那些不為人知的社會側面,卻最終讓劇情流於表面,也難怪不少觀眾吐槽它是劇場版《小時代》。

  

  03 進軍亞洲,開疆拓土

  近幾年,網飛熱衷於推出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真實命運,哪怕是沉淪的,悲情的,也要引發觀眾關註的劇作,但幾部劇口碑褒貶不一。

  像前幾年的《罪夢者》就口碑不佳。

  講述本是黑幫混混的阿全,想金盆洗手,重新做人,卻被另一黑幫設計入獄,成了替罪羊,想越獄的他,背後等待他的是更大的陰謀。

  

  乍一看,黑幫,復仇,愛情元素應有盡有,卻因為大量的碎片化剪輯,勸退觀眾。

  劇中設置的現實空間和阿全夢境兩條線,更是讓觀眾不明所以。

  隨後,網飛又接連推出《極道千金》和《彼岸之嫁》兩部華語劇,同樣是回饋平平。

  《極道千金》故事就是黑道老大的女兒千里追星,劇情老套俗氣。

  《彼岸之嫁》是冥婚這種小眾題材,網飛拍成了虛假做作的瑪麗蘇土偶劇。

  

  也只有《誰是被害者》的表現堪稱不俗。

  通過一樁樁慘不忍睹的連環殺人案,嘆邊緣人生活的無人問津,也嘆時代遺留的舊制痼疾,去思考和面對命運黑暗面。

  

  目前網飛仍持續在亞洲市場發力,但進軍華語劇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雖然這部《華燈初上》仍有不足,但不失為近幾年來的好劇,瑕不掩瑜,值得一看,也希望成為制片人的林心如能拍攝更多的好作品。

>三季播完,最後還是崩了?

「網紅」艾小雨:女大學生直播遇45歲大叔,4個月後兩人發生關係

尋夢園

《如果歲月可回頭》:女人犯下兩錯,男人一輩子也原諒不了

尋夢園

魔鬼的呼喚?美國一媽媽聽到「神秘聲音」後,用切肉刀砍死自己兩個孩子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