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飯指南」更新!營養科醫生解讀如何健康吃

  六條「核心推薦」改為八條「膳食準則」推薦更加細化

  據介紹,2016版膳食指南「六條核心推薦」升級為2022版「八條膳食準則」,新版膳食指南提煉出來平衡膳食八準則:食物多樣,合理搭配;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規律進餐,足量飲水;會烹會選,會看標簽;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金暉主任介紹,新版指南中「推薦」到「準則」,力度加強了,膳食指南的可信度更高,每一條的推薦更加細化。比對上一版,「會烹會選,會看標簽;公筷分餐,杜絕浪費」為新增內容。「會烹會選,會看標簽」更加強調要認識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對於預包裝食品,要會讀營養標簽。營養標簽可以讓你買到更有價值的食物。「公筷分餐,杜絕浪費」則是推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堅持公筷公勺、分餐或份餐等衛生措施,避免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更加適合中國人

  新版指南同時借助最新的文獻證據、中國居民的現狀分析、與其他國家膳食指南對比,最終給出了適合中國人群的新的推薦及膳食模式,創造了一個新概念「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據了解,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營養調查和慢性病的調查中發現,以蘇浙滬為代表的江南地區和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飲食模式,被認為是較為健康的飲食模式代表。主要的特點是清淡少鹽、食物多樣、蔬菜水果奶蛋豐富,尤其是水產品攝入比較多,對大多數人有很好的借鏡作用。

  小小數字變化大大健康學問

  此外,記者發現和2016年膳食指南相比,「膳食寶塔」各類食物的推薦攝入量有所微調,但是調整背後,隱藏大大的健康學問,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保持與疾病的預防。

  「限鹽」繼續升級,由原來6克下降到5克。奶及奶制品推薦攝入量由300克提高到300到500克。上一版中將動物性食物分為畜禽肉40-75克、水產品40-75克、蛋類40-50克,而新版調整為動物性食物120-200克,每周至少2次水產品,每天一個雞蛋。谷薯類的推薦量由原來的250-400克,調整為谷類200-300克,其中含薯類50-100克和全谷物雜豆50-150克。將谷薯類細分,並作推薦攝入量指導。倡導足量飲水,每天飲水1500-1700毫升,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飲水量1700毫升。

>中國人「吃飯指南」更新!營養科醫生解讀如何健康吃

40條健康生活小建議,你做到了幾條?

尋夢園

濕氣難以祛除,中醫:記住四句口訣

尋夢園

與西紅柿相克的食物有哪些?兩者盡量不要一起食用,別不當回事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