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中心從來都不是劇情

  經常有看到朋友討論動畫,說動畫的核心是劇情……也有人爭論說動畫的核心是畫面的,其實我覺得根本沒有抓住重點。仔細想想,自己看過的那些經典的、有代表性的日本動畫甚至是漫畫,最重要的,其實一直不是劇情,甚至可以說劇情並不是日本動漫的強項。

  想想那些能被稱之為經典的日本動漫,《火影忍者》(漫畫)、《灌籃高手》(漫畫)、《海賊王》(漫畫),《鋼之煉金師》(漫畫)、宮崎駿的《神隱少女》(動畫)、新海誠的《你的名字。》。無論是漫畫改編的動畫,還是原創的動畫,他們的強項,基本都不是劇情,而是角色。

  想想《灌籃高手》等日漫,它的故事並不龐雜,就是一個勵志的校園青春故事,但絕大多數的日本少年漫畫的套路,包括《海賊王》、《死神》、《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等,他們的故事都算不上絲絲入扣,劇情在伏筆、轉折、高潮的要素上做得非常到位飽滿的不多,反而大都是給人一種老套的感覺,大都是一個主人公繼承了某種力量,然後不斷努力變強的展開,有些人甚至會覺得千篇一律。

  這就是為什麼《鬼滅之刃》這樣新生代的日本動畫(漫改),在老日漫迷眼中覺得是老掉牙的設定,但在次世代的孩子眼裡卻格外耀眼的原因。因為日本動畫本身就不強調多麼出彩的劇情,而是意在塑造如何多彩的角色。

  想想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哆啦A夢》、《蠟筆小新》、《新世紀福音戰士》,《名偵探柯南》,無一不是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而並非是故事本身。《哆啦A夢》、《蠟筆小新》這類就是描述日常,雖然充滿腦洞,但故事主線並不是核心。《名偵探柯南》因為故事主線太長……填寫的更多的兇案的手段、破解的方法,而且也並不硬核……《新世紀福音戰士》出彩的演出的手法,盡管加入了一些宗教的要素在其中,但故事本身並不是最出彩的部分,而是「如何講故事」的部分成為了教科書般的經典。最後日漫裡留下的,大都是流川楓櫻木花道、小叮當、明日香綾波麗這樣的經典角色,而不是故事。

  而到了21世紀有代表性的,《輕音少女》這樣的動畫的大紅大紫,可謂是徹底奠定了日漫的成功是基於角色的塑造的基礎。《輕音少女》直接拋棄了故事主線,徹底把故事性給沖淡,而是靠著有趣的方式來描寫日常故事,最終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平澤唯、秋山澪、中野梓這樣的角色本身,而不是什麼故事。

  很多人看到這裡要說了,角色不是也是基於故事來塑造的嗎?是的,但著重角色性來塑造角色,和著重故事性來展開故事,其實也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最近的《國王排名》非常有人氣,我覺得這種就應該算比較強調故事性的作品。很多人都說看完「淚流滿面」,這說明故事是真的對了他們的口味。也可能說明,這個時代,在不斷堆疊角色而不再注重故事塑造的大流面前,這樣強調故事的趣味性的作品可謂是一股清流。

  新海誠的動畫也不是強調角色性的,但也不是注重故事性的。而是強調一種「氛圍感」,如果說一般的電影是「小說」的話,他的動畫就只是「散文」。他的動畫最出彩的部分是細致的背景和濃重的後期效果,對於角色的塑造和故事的塑造是弱點。但這也是他的個性所在,我覺得很好,未必需要千篇一律去注重角色。

  宮崎駿的動畫是真正的屬於,「用連貫的畫面來講故事」的類型,但故事本身也不是強處……角色塑造也不是他最為著重的部分,他的強處就是畫面、音樂、故事的結合恰到好處。

  其實基本可以看出,日本的動畫電影,和連載的動畫的套路是完全不一樣的,連載動畫無論如何都會強調角色,嘗試強調故事的作品少之又少。

  不如說絕大多數的日本動漫,更加是綁定了角色的重要性,而不是劇情的重要性……為什麼會這樣?道理很簡單。這和日本動漫的商業展開有直接關係。

  簡單說就是日本的動畫的商業價值就是基於角色的。通過塑造性格出眾的各色角色,來引導愛好者消費。

  最有代表性的商品,就是美少女手辦。其實像《Fate/Stay Night》這樣的遊戲改編的動畫作品,已經非常強調故事性了。因為它改編自一款文字冒險遊戲,本身就注重情節,但即便如此,型月社其實還是嗅到了日本ACG產業下個時代的搖錢樹——美少女,著重對情節中的美少女進行了描寫,塑造出了Saber等經典不朽的動漫角色,最終可以稱霸這個市場。確實有探究設定的「型月廚」存在,但我敢說,絕大多數喜歡《Fate/Stay Night》玩家,都是喜歡裡面的角色本身。

  基於角色的設定,和精美的形象塑造,成為日本動漫最為吸引人的地方。你幾乎很難舉出反例,新海誠可以算是反例之一,但起碼新海誠的故事並不是他的賣點……真正基於故事的一些歐洲的動畫,你甚至看完故事也記不得主角的名字,他們可能默默無聞,但卻塑造了一個立體感人的故事……美國的動畫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當然也是強調角色的,然後周邊可以和角色直接掛鉤,這是一種商業模式,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借鏡也確實應該是在往這個方向發展。

  其實寫好故事是很難的,而基於故事去塑造好角色反而要簡單一些。

  像是《紫羅蘭永恒花園》,很多人都說故事很爛,但並不會有很多人討厭主角薇爾利特,因為故事的氛圍是溫馨的,盡管寫的不好,但並不會讓人厭惡,加上精美的作畫,角色的塑造即便不飽滿,也是印象深刻的。

  《奧特曼》也是一個例子,《奧特曼》的故事往往是簡單暴力……甚至有些幼稚,但經過日本的特攝導演們這麼一設計,看起來就是很帶感,很吸引男孩子……

  所以最終要說,影視作品,這裡特指日本的動畫,還是一個整體,故事未必是塑造的核心,基於角色去寫故事,這才是日本動畫真正的套路所在。

>日本動畫的中心從來都不是劇情

有名無實!盤點NBA集錦無敵卻實力一般的十大球星:前三無爭議

尋夢園

現象級動漫成功背後第二期《不死者之王(不死者之王)》(上篇)

尋夢園

新番《異世界超能魔術師》首集表現平平,隻待你媽連砍帶順劈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