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部署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部署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新華社記者李恒、顧天成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因病返貧致貧動態監測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精準健康幫扶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縣鄉村全覆蓋。

  2021年4月6日,在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梘壩鎮梘壩村,簽約家庭醫生在健康扶貧車上為村民義診。新華社發(王長育 攝)

  國家衛生健康委鄉村振興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在最近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清除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因戶因人因病精準施策、重點地區重點疾病防控四個方面著手,我國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更健全,大眾就近看病就醫更方便。

  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國仍面臨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故舊織的龐雜局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大流行狀態,新發突發傳染病風險持續存在,一些已經控制或清除的傳染病面臨再流行風險。慢性病發病率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

  為此,規劃明確將「保障相幹重點人群健康服務」作為「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的一項重要任務,提出「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清除」「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發展目標,並對「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安排部署。

  2021年3月5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龍泉鎮蘇黑村的扶貧車間,醫生為務工的農村婦女診療。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保障人民健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根據規劃,過渡期內保持現有健康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調整優化支持政策。加大對脫貧地區、「三區三州」、原中央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區等縣級醫院支持力度,鼓勵開展對口幫扶、合作共建醫療聯合體,重點提高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治能力。

  為了進一步推進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在建設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培養、大病救治等方面精準發力。規劃提出,加強脫貧地區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達標提質建設,支持採用巡診派駐等方式保障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覆蓋面,確保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持續實現動態清零。結合脫貧地區實際,推廣大病專項救治模式,鞏固並逐步提高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面和服務質量。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按照規劃,到2025年,愛滋病疫情繼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結核病發病率進一步降低,寄生蟲病、重點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病危害持續得到控制和清除,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

>「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部署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點洞察:到底什麼是健康食品的「健康」?

尋夢園

吃花生,能養生?研究發現:花生讓血管更健康,怎麼吃才正確?

尋夢園

12月份健康提示:這些疾病需預防→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