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空白點」、大病有保障、政策有銜接——健康扶貧給農村大眾帶來健康「獲得感」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題:清除「空白點」、大病有保障、政策有銜接——健康扶貧給農村大眾帶來健康「獲得感」

  新華社記者顧天成、董瑞豐

  黨的十八大以來,健康中國建設駛上「快車道」。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極大增強了人民大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健康是脫貧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石。

  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10年間的健康扶貧工程給農村大眾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如何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健康政策怎樣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最近,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健康扶貧工作成效。

  清除「空白點」 增強醫療衛生服務供給

  推進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生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健康扶貧工作持續在「增量」上下功夫。

  10年間,一組數可以「說話」:脫貧攻堅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4萬億元,支持脫貧任務重的25個省份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國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了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另一方面,專業人才是醫療衛生服務的核心環節。人才足,縣鄉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才能發揮應有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鄉村振興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介紹,我國近年來在衛生健康專業人才的培養、招聘等環節增加政策供給:包括免費培養農村定向醫學生、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等。與此同時,1007家城市三級醫院與1172家貧困縣縣級醫院結對幫扶,全國累計聲援鄉村兩級醫務人員近10萬人。

  其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對口幫扶了河南省蘭考縣中心醫院、安徽省臨泉縣人民醫院、山西省永和縣人民醫院。自2016年以來累計向上述三所醫院派了300多名專家,幫扶手術近2000多臺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薑輝表示,要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和管理資源下沉,在提高受援醫院醫療水平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努力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實現幫扶從「輸血」到「造血」的關鍵性轉變。

  大病有保障 預防因病致貧返貧

  健康對於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很重要,尤其是在農村和基層,疾病直接影響著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健康扶貧主要任務正是解決扶貧「兩不愁三保障」任務中的醫療保障問題。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許穎分享了一則故事。2020年11月,健康扶貧工作人員在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進行走村入戶調研時,在村口發現了一個不到2歲的孩童,但是孩子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狀態不佳。工作人員主動帶孩子進行超聲檢查,發現孩子是先心病患者。鄉鎮中心醫院按照健康扶貧政策將這個孩子納入大病集中救治範圍,及時聯繫了上級醫院。

  「2020年12月這個孩子做了先心病手術,孩子目前非常健康地在成長。」張許穎說,這個故事是大病集中救治政策的實踐,也是全國健康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預防因病致貧返貧,實施大病集中救治十分關鍵。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已對290餘萬患大病家庭進行專項救治,對1216萬因患慢病致貧的貧困家庭進行慢病管理。

  「幫扶措施落實到人、精準到病,對貧困患者實行精準分類救治。」何錦國表示,截至2020年底,健康扶貧工程已累計救治2000多萬人,曾經被病魔困擾的許多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

  守住「兩個底線」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行百裡者半九十,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按照《關於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我國將進一步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

  何錦國介紹,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守住「兩個底線」、聚焦「兩個提升」。

  守住「兩個底線」,是建立防止因病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守住防止規模性因病返貧的底線;監測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變化情況,守住保持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的底線。

  聚焦「兩個提升」,是全面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全面提升農村大眾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包括持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讓農村大眾在家門口享有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快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計劃,強化健康促進,深入推進重點地區重大疾病綜合防控,健全健康危險因素控制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因病致貧返貧。

>消除「空白點」、大病有保障、政策有銜接——健康扶貧給農村群眾帶來健康「獲得感」

【健康素養66條】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尋夢園

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常吃豬油對心血管是好是壞?告訴您答案

尋夢園

《設計》專訪|孫利:站在人類健康「全息化」動態發展的高度來認識並開展健康設計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