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好萊塢如此之近,又如此之遠。

文|王重陽唱片

上世紀80年代初,香港是僅次於好萊塢的全球第二大電影生產地,電影製作規模不容小覷。

香港電影以其獨特的風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當時李小龍的功夫片剛剛打開國際市場,然後成龍等人又以另一種風格的轉變後來居上:

從血淋淋的艷遇到滑稽的鬼馬。

外地人第一次看到了香港人特有的幽默氣質,同時聰明的香港同行開始和外界交換需要的商品。當時西方的007系列風靡全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感受——

它講述了冷戰時期的各種神秘波瀾,同時又總是讓人耳目一新,眼花繚亂的科技,浪漫的邂逅。這也影響了當時徘徊在本土化和國際化之間的香港電影人,也給他們帶來了難得的經驗和借鑒。

20世紀70年代以前,香港電影業由邵逸夫主導。隨著邵氏的鄒文懷先生自己創業,成立了另一家新公司嘉禾,又挖來了武打巨星王宇,香港的電影業逐漸演變成一個擁擠的局面——

就在人們以為嘉禾龍頭地位穩固的時候,半路殺出了一個由黃百鳴、石天、麥家等電影「票友」組成的新藝術城,用一代歌神許冠傑帶走了當時的喜劇之王許冠文,讓港片煥發出新一輪的活力。

最佳拍檔系列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一個

最佳拍檔系列當年被譽為「東方007」。其實這個系列的風格和007系列相差甚遠。影片中沒有孤獨的間諜,而是三個靈魂人物——

金剛(許冠傑)、光頭佬(麥家)和滿女人(張艾嘉),當然,可愛的小光頭(王嘉明)也是每一集必不可少的。

這種組合模式讓這一系列作品溫暖、搞笑、刺激、浪漫。

和007一樣的是,每一集也有必須完成的任務,既麻煩又無奈。可不同於007的冷酷殘忍,主人公受傷時也不忘調侃,這似乎為越來越多的流派作品(包括成龍的飛鷹計劃等)提供了快樂的基礎。).

最重要的是,最佳拍檔系列既保留了源自傳統功夫精髓的打鬥情節,又融入了好萊塢式的拍攝手法,並參考了007系列電影,尤其是主人公隨身帶出去的大量高科技產品,特別令人耳目一新,因此迅速成為電影圈乃至全城的新話題。

除了超級有創意的故事情節,作為「最佳拍檔」的許冠傑和麥家是這一系列電影的最大功臣。一個聰明,一個愚蠢。許冠傑比音樂界的其他人更聰明一點。這個形象延續到了他主演的《笑傲江湖》,但麥家看似自私,實則心軟。他們很有默契,打小人,救朋友。他們充滿了笑話,但合理。

下次有什麼好玩的冒險等著他們?

最佳拍檔系列共有五部電影,分別是最佳拍檔、最佳拍檔的阿凡達、最佳拍檔的密令、最佳拍檔的千里救貧女、新最佳拍檔。當時每部電影票房超過2000萬港元。

況且,1986年,最佳拍檔系列與競爭對手五星幸運星系列合併推出了一部電影最佳幸運星,但這部電影的整體風格更傾向於五星幸運星系列。

這種類型的電影《最佳拍檔》出現續集並不奇怪,因為這一部是冒險的結構性故事,就像美國奪寶奇兵系列一樣。劇情是獨立的,所以可以說與它無關。屬於同一批人,《最佳拍檔》續集出現在不同的年份,由不同的導演執導。所以有心者,可以通過仔細觀察來感知每一件作品。

作為該系列唯一不變的女主,張艾嘉首次在港主演的電影就是最佳搭檔。她一改以往清純少女的形象,飾演了一個狂野的女警察。她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粗魯野蠻的人妖,但她善解人意,善解人意。這種溫柔堅強的性格可以說是很受觀眾歡迎的。

除了禿子和男主是配對在一起的,男主金剛一直都是一個人,所以創作者會按照007的模式在每部電影里安排一個女人和金剛談戀愛。

但金剛戀情和007不同,屬於「18歲以下隨便看」的愛情設定。他能用高科技表達浪漫,也有讓女配角頭疼的問題。那時候是一條清流。

個人認為除了第一版的007純屬山寨版,後面的都有原創的設計和構造,尤其是第三部《最佳拍檔的密令》。除了全劇組在法國巴黎拍攝,007第一代肖恩·康納利的弟弟尼爾·康納利被雇來扮演反派「龐德先生」,他的手下甚至在07系列電影中扮演了龐德的死對頭「大鋼牙巨人」理查·基爾。而第四部電影《最佳拍檔千里救貧女》也請來了《奪寶奇兵》中的羅納德·賴斯飾演對手,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前述香港電影在當年世界影壇的地位:

交流,用實力和創造力去交流。

機器人、高科技、奇思妙想在這一系列電影中屢屢給人驚喜。到目前為止,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部《最佳拍檔2:秀出你的頭像》,因為在這部電影中金剛用兩架遙控飛機組成了一個人形機器人。後來,他還操作了一群小型機器人,與對手的人形機器人作戰。這個過程充滿了樂趣和驚險。

雖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道具很簡單,但是從當時的觀感來看已經賺足了眼球。

另外,除了主演,很多配角也不時有亮點。比如徐克(第三部《女王密令》的導演)在第二部客串了一個神經病,自稱FBI,把光頭佬嚇得一愣一愣的,連金剛也中招了:

當精神病院的院長分別問他們:「先生,你瘋了嗎?」,一個說好,一個說不好,結果院長要抓他們的時候,光頭佬說:「我很緊張。我的神經一片混亂。圍巾肌腱,毛巾毛巾,抽筋橡皮筋,你以為我瘋了?」院長來了,「治好了也沒用。帶給人類毀滅!」

港式幽默在這里的細節中顯而易見。

當然,《最佳拍檔》系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令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和腎上腺素飆升的動作場面。乘電梯飛行,遙控炸彈讓反派墜落,憑借主管小組的奇思妙想,避免了血腥暴力,他們似乎玩得很開心。

事實上,最佳拍檔系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曾經名噪一時的新藝術城的沉浮。後期,麥家等人無心發展新藝術城事業,徐克、黃百鳴等人也傾向於獨立製作。所以《新最佳拍檔》上映後的第二年,新藝術城被拆分成了幾家公司,之後每隔一年就停產。

直到幾年後,《新最佳拍檔》上映。然而,它專注於功夫的呈現,卻忽略了前四部電影令人印象深刻的高科技元素。連「男主女主」的鏡頭都消失了,變成了一段不情願的尷尬回憶。

新藝術城在香港電影界存在了十一年。這支由一群電影「票友」組成的曾經熱血沸騰的團隊,創作了許多如今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除了《最佳拍檔》之外,英雄系列、神鬼樂、鬼故事、阿郎的故事都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至於曾經名噪一時的《最佳拍檔》,在賀歲檔期間上映,創下2604萬港元的票房紀錄,擊敗成龍主演的《龍少爺》,在類型和創意上突破了香港電影的死胡同。

1997年,黃百鳴先生成立東方影業製作有限公司,推出《最佳拍檔的醉街拍檔》,似乎意味著他並不滿足於一個神話,也表明了他在港片界的輝煌地位。

縱觀這一系列電影,每部作品的導演不同,對故事的把握也不同。不過,最重要的是,拍攝這一系列電影的導演們都成為了未來中國電影圈的代表。

新世紀伊始,重新製作《最佳拍檔》這樣的冒險喜劇,並不是香港電影的必然歸宿。後來的香港電影也在千禧年前後出了一些同類型的電影,比如《小資》《下一代》等等。每個人都在危機中嚴肅地玩著善意和浪漫,但他們缺乏最佳搭檔系列中應該有的戲謔和反嚴肅的堅定。

電影《最佳拍檔》的英文名是ACES GO PLACES,簡單翻譯為「最優秀的人會成功」,但也可以翻譯為「上帝保佑你」,這的確是其所處時代最美好的祝願和祝福。

安吉拉·蘭斯伯瑞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餘輝。

尋夢園

小八卦,李誕,吳昕,喬欣徐正溪,我心飛揚,趙麗穎

尋夢園

趙麗穎直播下班,深夜穿露臍毛衣真不怕冷,這麼穿都留不住馮紹峰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