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大任務」,加快做到高水平,促進科技自立自強。

作者:陳(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科技與產業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陳進(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做到高水平科技自主創新。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部署了五大戰略任務:加強原創引領科技研究,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實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這「五大任務」是做到高水平科技自立,支撐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一是加強原創和領先科技研究,鞏固創新引領發展的能力。創新范式的迭代演化路徑呈現出責任創新、集成創新、意義創新和引領創新的規律性特徵。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調研時指出,我們要全面、準確、全面貫徹 新髮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步,不斷提高我國發展自主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新領域新跑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以自主、獨立、安全的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積極推進全面、開放、協同、包容、可持續的引領創新。戰略性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是創新引領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科技硬不硬的關鍵特徵。要發揚奮鬥精神,以基礎學科為核心組成,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學技術研究,以主導產業為突破重點,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二是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實力,推進自力更生的國家創新體系。關於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構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企業,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供給體系的中堅力量,是高能創新聯合體的主管組織,是自主可控現代產業創新體系的核心主體,是協同打造區域創新體系的戰略重點,是科技創新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國代表。圍繞「四化」戰略方針,系統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引領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從戰略全局出發,加快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全面重塑和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

三是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構建不對稱趕超治理體系。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的重中之重。引領發展靠創新,驅動創新靠科技,科技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黨的二十大從突出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發,對教育、科技和人才做出了統籌安排。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運用系統思維,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發展動力的作用。按照「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的定位,全面提升新時代科技創新管理水平,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托支撐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提升不對稱趕超的系統創新能力。一是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非對稱優勢,以適應性創新治理模式促進新興技術的規模化和產業化應用;第二,發揮新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以使命導向的創新治理模式,確保強國戰略確立的具體目標按計劃完成;第三,鼓勵多元化的資金體系和開放包容的政策工具,以前瞻性的創新治理模式推進可能引領未來發展的高風險高收益問題的戰略布局。

四是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形成融合創新的高能聯合體。順應現代強國趨勢,應從國家層面和戰略高度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科研環境建設,建立健全開放包容的中國特色創新生態體系。因此,有必要依托中國特色的制度優勢和組織模式創新,構建開放包容的高能創新聯合體。按照黨中央部署,加快建設以龍頭企業為主導、高校為支撐、各創新主體協同的創新聯合體,發展高效有力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果。傳統意義上的創新聯合體強調以市場需求為驅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構建「政產學研用金融資源」的體系,旨在消除科技與經濟之間的「兩張皮」。不同的創新主體可以協同工作,共同創造,科技成果可以順利轉化,就算做到了建設目標。高能創新聯合體承擔著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使命。應依托國家戰略科技實力,整合全球創新網路中的國內外企業和不同主體,以新舉國體制為主要制度保障,聚焦國家戰略關鍵科學問題和重大產業創新需求,做到中國從關鍵科技領域追趕者向引領者的角色轉變。

五是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建設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創新的本質是人才驅動,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我國要做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最終要靠高水平的創新人才。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國家戰略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在新時代科技人才工作中,提出了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明確了全方位培養、引進和用好人才的重點任務。激發各類人才特別是戰略人才的創新活力,要努力解決好「人才從哪里來」、「人才發揮什麼作用」、「人才需要什麼條件」等關鍵問題。圍繞「人才從哪里來」的問題,一方面要按照特殊人才專項培養、關鍵人才重點引進、優秀人才破格提拔的原則,尋求戰略性科技領軍人才的重點突破;另一方面,要提前布局戰略性科技人才並長期培養,提前招募關鍵核心領域人才,通過長期投入和長期支持打造人才梯隊,不斷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圍繞「人才發揮什麼作用」這一問題以及「人才需要什麼條件?」,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真心愛護人才,精心培養人才,全心吸引人才,精心使用人才。繼續推進高認可度、高含金量政策落實,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展示的培養機制、使用機制、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

(本文是上海市2022「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科技自立自強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上海戰略研究(22692118100)

來源:光明。com理論頻道

天價210萬美元,有史以來最昂貴的藥物,基因療法都要這麼貴嗎?

tienliwen

微信把 “Apple”吃了,拿掉iOS支付功能,鹿死誰手? 

tienliwen

FB聯合創始人休斯公開呼籲拆分FB這家社群媒體巨頭, 我是小扎朋友但他權力過大

tienl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