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
近年來,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韓國文化產品的全球存在感明顯更高,尤其是在歐美,影視歌曲獲獎項目逐漸增多。
像《寄生蟲》、《魷魚遊戲》、Kpop偶像等。,它們已經成為韓國獨特的文化符號,並被鐫刻在公眾印象中,已經相當成功。
媒體專業人士早就把這些作品和偶像團隊分析清楚了,但作為一個不專業的人,我會關注一些被忽略的細節。看了大部分作品,真的發現不對勁。
我在這里拋一個不成熟的觀察結論:韓國無論是影視圈、藝術圈、偶像圈,還是融入大眾的生活圈,都在努力向西方靠攏,給我一種「向西方學習」的感覺。
從表面上看,首先是名字的西化。
作為韓流輸出的典型代表,Kpop偶像團體的名字幾乎都是英文。在我的腦海里,能用韓語或者中文叫出來的團名已經屬於時代的眼淚了,比如東方神起!、少女時代、神話和水晶男孩。……
翻看現役的年輕偶像團體,看到的都是英格蘭隊。對於團體中的每個偶像,藝名要麼直接是英文名,要麼用韓語名翻譯成英文的拼寫版作為正式藝名。
至於輸出的Kpop音樂作品,專輯和單曲的名字都是英文的,這里就不舉例了。可以打開音樂軟件,進入韓語分類區,查看當紅歌手主頁。
這種趨勢已經影響到了韓劇圈,有的片名是英文的,有的是韓英混合的,屬於溫水煮青蛙型,暫時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
可能有人會說,名字西化是為了更好地向世界輸出韓國文化,減少外國人的欣賞壁壘。
這可以理解,但恰恰說明韓國文化不自信。它只能通過降低門檻向全世界推銷統一的工業文化。
這是我的第二點,餐飲。
名字的西化只是表面,核心的西化才是韓國流行文化的最大問題。
地理板塊上,韓國依附於美國這麼多年,自然適合作為美國向東亞東南亞國家輸出意識形態的工具。
韓流本質上是西方文化的二次加工。
從很早的時候開始,韓國娛樂公司就一直在模仿歐洲和美國的音樂風格,同時試圖找到有效的製作方法…說白了就是搞山寨文化工廠。
可以說Kpop音樂是歐美流行音樂的一個分支。早期的流行音樂模仿披頭士樂隊的風格。到了90年代,韓團鼻祖H.O.T開始走歐美組合的老路。
後來YG娛樂公司帶出來的藝人也比較歐美,無論是鳥叔,Bigbang,2NE1,以《江南style》紅遍全球的BlackPink。粉絲們甚至以此為榮,將他們的偶像等同於高級和有品味的偶像。
BTS的基礎菜直接針對本土市場,歐美市場,甚至還會發表一些「侮辱性言論」,這是權衡利弊的結果。畢竟討好國內和歐洲市場觀眾最重要。
事實上,很多韓國音樂人早年在歐美長大或接受教育,創作思維和風格更接近西方口味。
其實Kpop的風格是很有限的,基本局限在電音上。通過高密度的動態節奏和電音,配合統一的舞蹈演繹,達到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產生洗腦效果。
再加上韓國娛樂公司經常聘請歐美知名音樂人才參與編曲項目,他們也會以此作為專輯的賣點。最後,帶著青春美麗的年輕肉體,他們會載歌載舞大膽露骨的性感舞蹈…有這麼幾個buff加持,很難不西化。
就這樣,韓國通過不斷迭代,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流水線造星模板,從練習生的無限體量,到藝人的極致壓榨,最後批量生產出迎合大眾生理需求的快餐式酷文化,正好讓他們破土而出,引人註目。
說到底,韓流的本質是向世界出售令人愉悅的工業化產品,與韓流與否無關。
韓國音樂的另一個問題是斷層嚴重,體現在音樂製作的品味總是討好年輕一代。
所以你總會看到一些奇怪的場景:卷成麻花的90後、00後活躍偶像在跳韓國集體舞,80後偶像(SJ、少女時代等。)堅持大浪淘沙的也在跳韓式集體舞,佛系本該平躺的70後老前輩(神話)還在跳韓式集體舞。……
至於韓國影視,其輸出內容比較尷尬,在符合西方思維的基礎上,也摻雜了一些韓國文化的片段。
這幾年的爆款劇多少都和政治正確,或者階級矛盾,貧富差距,弱勢群體關注有關。交通密碼真實,明白。
《寄生蟲》的導演奉俊浩喜歡延續好萊塢工業技術的基礎,在拍攝電影時融入自己的敘事風格。《寄生蟲》講的是貧富矛盾,但最後還是得了奧斯卡,一個財閥發表了獲獎感言。畫面其實挺魔幻的。
魷魚遊戲是一部節奏感很強的酷玩,一群人在底層拼命的戰鬥,一群說英語的西方人在上面帶著面具看著戲,把阿諛奉承直接放到了明面上。
一些空題材的電視劇,如果設定為現代王室,基本都是照搬英國王室的模式,比如《宮殿》、《女王的性格》、《國王:永遠的君主》(加上一些英文)。……
這里不得不說,不管韓國是不是在玩流量密碼,至少近幾年它有著現象級的全球爆發,中國的影視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韓國文化的輸出離不開成熟的營銷方式。
再舉一個最近的例子,前段時間被高度討論的《單身是地獄》把一個網路名人包裝成一個閃耀著自信光芒的「大小姐」。
她告訴女孩們要自信和獨立,但沒有實用的方法論。核心還是搞女性競爭。國內的營銷力度不小,但能做的都是表面功夫,教化妝教程,穿搭點子,減肥秘籍。
真要說飆金句,還不如十幾年前《粉紅女郎》里陳豪的那些台詞實用。
二
韓國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中還有很多「西化」現象。比如韓國人在日常語境中經常會混用各種各樣的英語單詞,使用頻率之高讓人摸不著頭腦。
請注意,這里的韓英混搭不僅僅是外來詞在當地沒有合適的表達方式,那麼簡單就是音譯。說是「虐」一點都不誇張。
即使是正常的動詞,韓國人也習慣用英語單詞來表達,以強調重點。
繼續這個例子:
我們的中文系統是如何處理外來詞的?
動詞都是翻譯成漢語詞匯的,因為漢語體系中不存在所謂的翻譯不準確,但是經常會出現外文無法準確翻譯漢語的情況。
名詞,能翻譯成中文的最好。更方便人們理解詞匯。比如「移動手機」不叫「聽筒」,電梯不叫「電梯」。
對於一些不能恰當表達意境的詞,我們一般採用音譯原則,將外來詞轉化為漢字,創造新名詞,如咖啡、可樂、漢堡、沙發、巧克力等。……
再來看韓國。幾乎所有來自西方的單詞都是直接用英語,而且由於韓語中的一些發音缺失,韓國人只能用其他輔音代替,比如F用P,V用B,R用l。……
F4用的是韓式發音,變成了「二浦波」,聽起來莫名的開心。
至於濫用英語動詞,輻射範圍更廣,屬於「張口就來」的類型,多發生在韓國年輕人身上。國內一些海外留學群體和喜歡在每句話中夾雜「英語動詞」的都市精英,也有這種執迷於優越感的怪毛病。
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每當有一個重要的點需要強調的時候,就會改變英語詞匯的輸出,看起來更有氣勢。最合理的猜測是韓國人會從骨子里認為說英語可以讓自己更自信,和西方有關係可以讓自己更強大。
事實上,韓文人物的背景並不好。在諺語成為通用文字之前,漢字是朝鮮半島的主流文字。
世宗王之所以創造諺語,是為了給底層不識字的人使用。這個措施在當時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但在接下來的幾百年里依然沒有改變上流貴族使用漢字的習慣。
為什麼?
除了是中國的附庸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諺語不能準確表達詞義。
諺語有點像我們用的漢語拼音。只要我們能說、能讀、能寫,即使是英語單詞也能在諺語中呈現。
在一定程度上,諺語作為主流語言的使用為韓國識字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由此產生的問題是,諺語沒有造字功能,其靈魂在於聲音,對語境的依賴性極強。一個詞如果簡單的拿出來,可能音相同,形相同,義不同。
例如,「十一」在中文里可以讀作詩歌、沮喪、失憶、第十一、重要和恰當…然而,在諺語中,只有聲音,沒有具體的詞語。文字中很難區分詞義,處於尷尬的境地。
所以我們經常在韓國綜藝節目中看到各種諧音梗,韓劇中因諧音引起的各種誤會梗,看似搞笑,實則有點悲哀。
這就是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一定要有漢字名字,因為簡單的諺語會導致重名率急劇上升。
為了方便韓國年輕一代學習,韓國憲法和法律已被翻譯成諺語,但規定上會附上中文註釋,以防曲解。所以為了保證嚴謹,學佛法的人需要學習中文。
樸正熙(也就是樸槿惠的父親)為韓國的漢化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漢化運動始於1948年,使漢字從韓國的主流觀點中徹底消失。
上世紀70年代,在樸正熙的強力干預下,韓國中小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徹底抹去,十幾年來韓國出版物中很難見到漢字。
為了讓漢化更徹底,韓國政府近幾十年來做了很多努力,首都首爾改名為首爾。
好了,漢化徹底了。會有什麼後果?
最直接的是文化斷層。
韓國古代史書都是用漢字記錄的,很多韓國人根本看不懂史料。
這時候野雞專家跳出來發聲,人們也願意相信這些歷史傳聞。畢竟,沒有人願意承認他們的國家被中國統治了很長時間。
韓國現狀屬於野史壓倒正史,學術權威性堪憂。所謂的專家,一開口就能引發全網的高潮,韓國人自己洗腦幾次也信了。
近年來,國內網民經常因為「文化歸屬」問題與韓國網民發生衝突,諷刺韓國「竊國」。年輕一代的韓國網民,在支持本土化的同時,聽信歷史謠言,把中國文化據為己有,這也是韓國文化斷層的體現。
一個國家的基礎文化是影響民族特色的主要因素。民族文化如果不能獨立,只會被同化。
如今,韓國正逐漸回頭。他們把自己的文化自主權交給了西方人,原本由語言構築的東亞文化壁壘逐漸瓦解,沒有回頭路。
英語濫用的問題很嚴重。人們使用英語單詞的頻率和使用韓語一樣高。有些表述韓國人自己也不一定懂,甚至官員也經常使用非正式用語。
韓國的年輕人,在無視拼寫規則的同時,熟練地輸出韓式英語,同時也聽不懂本國遺留下來的單詞。他們自己的韓式英語詞匯在年輕人眼里就是社交貨幣。
看起來眼熟嗎?在我們現在的互聯網語境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拼音縮寫如yyds、yysy、awsl等。年輕一代覺得這是時尚的象徵,我不能理解也不能理解。
現在韓國內部意見在去中國化和西化的問題上其實並不統一,渴望與西方建立緊密關係。但骨子里的儒家文化思維容易產生衝突,既混亂又矛盾。
一些韓國學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殖民性質,擔心會對韓國文化認同構成威脅,呼籲恢復漢語教學;有些人還目中無人,看不起中國的一切,堅定支持中國化。
總之,如果國家思想層面不統一,就容易出現極端、古怪的思潮,比如邪教、各種人權組織。韓國女權的妖魔化,韓國男權的反擊,只是意識形態對抗的象徵之一。
三
在飲食方面,韓國也呈現兩個極端,一個是本土美食的荒漠化,一個是對外來飲食習慣的全盤接受。
許多韓國人以他們的美食為榮,這些美食是從外國引進的,然後經過本地化和改進。
我們的渣江面被他們直接搬了過來,換了醬就成了「韓國渣江面」;日式壽司被他們改造成了紫菜包飯,甲魚的模具沒換,就變成了韓式鯽魚餅;韓國隊鍋,靈感來自美軍的殘羹剩飯。……
傳統的韓國飲料是大麥茶,現在已經被街上的咖啡店取代了。
韓國人和歐美人一樣愛喝咖啡。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和下雪的時候,你也可以在街上看到裹著大衣拿著一杯冰鎮美式的年輕人。
一方面,飲食文化已經西化;另一方面,在三餐泡菜的習慣下,鈉的攝入量普遍較高,韓國人經常會出現水腫,需要依靠美式咖啡來立即消腫。
在韓國,炸雞、咖啡店和街頭小吃隨處可見。除了傳統的炒年糕、魚糕、米香腸、紫菜包飯之外,還有各種改良的韓式西式快餐,比如漢堡、披薩、熱狗香腸等,特點是奶酪很多。
在這里真的忍不住吐槽。韓國人似乎對奶酪很癡迷,總能做出各種想像不到的奇怪組合。排骨要裹奶酪,炸雞也可以裹奶酪,年糕要加奶酪,團隊鍋要淋一層奶酪。
當然,韓國餐飲給我們的印象是講究衛生。不僅灶台和廚具很乾淨,食材也很有耐心。就連一把洋蔥也能洗好幾遍,看著就覺得很舒服。這一點值得國內餐飲行業借鑒。
但需要注意的是,韓國餐飲「標準化、精細化」的背後,隱藏著被低估的成本。
賣一盤好看的肉,要去掉筋膜,切掉不規則的邊緣,最後處理成形狀一樣大小差不多的正方形。這個過程產生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客戶需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這一盤肉的附加值買單。
另外,韓國在飲食上的選擇性真的不高,自己的小資源少,大部分食材簡單,非常依賴進口。反而它的農產品比進口的貴很多。
受「自己國家獨一無二」觀念的影響,他們也更加推崇自己的產品,給自己設限。
記得2003年韓劇《大長今》在亞洲爆紅的時候,國內很多餐廳就利用了這種人氣,做起了韓國餐廳,比如酸菜餅、石鍋拌飯、人參雞湯。
這些韓國餐館的結局,基本都是以破產告終,因為在中國,這樣的菜是沒有競爭力的。吃一兩頓新鮮的還行,時間長了就那樣了。它比不上中國本土的美食。
如果你因為韓劇里琳瑯滿目的韓國美食而想去韓國進行一次美食之旅,那你大概要失望了——電視劇都是騙人的。
韓國的食土真的很差。這麼說吧,如果真的要拍《舌尖上的韓國》,一集下來還有時間,剩下的就要填滿一大堆風景素材了。
但是韓國人不認為自己吃的不好。相反,他們真的很容易被滿足。我見過的很多韓國人都以自己為榮。
他們烤點五花肉,弄個炸雞啤酒,弄點野菜拌飯,甚至煮泡麵,都會讓他們吃的很香。喝燒酒會讓他們露齒而笑,這不是表演。
揮霍
當然我覺得宗教是影響最大的一個。
1919年3月,朝鮮半島爆發大規模民族解放運動,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起義的青年學生大多來自YMCA(基督教青年會)。在簽署獨立宣言的33名運動領袖中,有15名是基督徒。
雖然這場運動以失敗告終,但基督教深深影響了一代韓國人,成為反抗日本殖民的象徵。這也給了韓國人一個信仰基督教的正當理由。
二戰後,韓國經濟崩潰,一片廢墟。在美國的支持下,李承晚成為大韓民國的第一任總統。遭受日本奴化教育的朝鮮人沒有別的期望,只希望能夠填飽肚子,擺脫貧困。
然而,總統不這麼認為。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取悅美國上。為了報答老大哥美國的經濟援助,1955年越戰爆發時,李承晚派出5萬軍隊幫助美國。
朝鮮半島籠罩在貧困、混亂和絕望之中。戰後沒有統一的信仰,當地薩滿教的影響也不夠。這時,基督教開始攻城略地,興辦學校和醫院,大力救災,免費施藥,用朝鮮語授課布道。……
傳教士對他們說:「即使全世界都拋棄了你們,主還是會愛你們,把你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
這樣既解決了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又給予了精神輸出。此後,韓國社會對宗教交流非常寬容,就連歐美人也為他們對基督教的狂熱感到惋惜。
可以說,韓國是亞洲基督教影響最深的地區,影響和改變了韓國文明的方方面面。周末,韓國很多商店都會關門,去教堂做禮拜。
同時,韓國也是海外基督教傳教士最多的國家。
在他們眼里,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商機。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里上億迷失的靈魂需要被拯救」。
在我看來,宗教信仰應該遵循自願的原則,不能灌輸,也不能刻意引導。所以在我國公共場所傳教是違法的。
於是朝鮮人去中亞傳教,足跡遍布全國,甚至阿富汗、伊拉克等伊斯蘭國家,而且相當堅韌。我之前簡單說過,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非常保守,歐美傳教士不敢在伊斯蘭國家遊蕩。韓國人更喜歡在雷區跳舞。
2007年,一群韓國人去阿富汗傳教,被阿塔直接扣留,造成兩名人質死亡。在韓國政府奮力抗爭並支付大筆贖金後,剩餘人才被釋放。
韓國的海外傳教工作據說還有另一個「戰略目標」,即到2030年,海外傳教士將達到46萬人。這聽起來很瘋狂,所以我只能祝他們好運。
相比之下,韓國其他宗教的存在感特別低。
薩滿教作為朝鮮的原始宗教,根基很差,只有草根階層才會信。所以信薩滿教就是「愚昧、庸俗、迷信」。
從韓國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出,薩滿教通常以神棍的形象出現,其做法神秘甚至迂回,但很少有人黑基督教和天主教。製作的作品多為浪漫電影,如《主的太陽》、《牧師教育》、《神聖紀念》等…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傳播基督教的方式。
另一個對韓國影響很深的是佛教,其受眾僅次於基督教。在很多電視劇中也有所呈現,更多的是祈禱和撫慰人心的功能,體現了佛教的禪意和安定。
因此,佛教寺廟經常被韓國人作為修身養性、避難和學習的場所。
另外還有幾百個小門派,這里就不贅述了。
韓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教會里即使只有你一個人,只要你能對聖經提出獨特的見解,就可以自立門戶。正因如此,很多野雞門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個教主都在給自己戴上光環。
客氣點說你是上帝的代言人,大膽點說你是救世主,是上帝在地球上的化身(有猶太人的味道)。
為了吸引信徒,他們會在韓國因地制宜地進行改進,在公認的宗教觀中加入一些私貨,讓新教義看起來更加自由靈活,更容易鼓勵自由民主新時代的韓國人加入。
他們精通金融投資,精通韭菜切割技術,洗腦能力極強。以熟人、親戚為紐帶,他們建立起緊密的利益網路,把鐮刀甩向不知情的普通人。神學工業化理解。
當一個成功的人「誠心誠意」說教時,他的可信度會很高,甚至讓人覺得他有跨越階層的機會。
看似離譜,現實中相信的人也不少。結合財閥統治下的韓國社會,一切都顯得荒謬而合理。
五
作為東亞小國,韓國的高GDP水平已經到了極致。我之前分析地理格局的時候說過,韓國的地理位置極差,一直在走鋼絲。唯一的出路就是緊緊抱住美國人的大腿。
一開始選擇用資本推動文化傳播,結果發展越來越畸形,文化產品的製造不斷向資本逐利的方向靠攏。
他們也想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可惜輸出的韓國元素都是表面的,形式大於內容,沒有屬於韓國的內核輸出,最後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然而,很多韓國人並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眼里,根本不覺得自己文化差。而是集合了世界文化的精華,在他們的挪用和改造下,煥發出全新的泡菜味道,打上了濃厚的韓國風格的烙印。
他們堅信自己是宇宙文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