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之星在韓凌被封殺後離開了中國市場,最後去了哪里?

韓國綜藝節目和阿爾伯特·諾伯斯的男團練習生一度成為我們年輕人流行的時尚。

然而,這些背離常態和審美標準的形式,卻深深地影響了青少年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南中國文化影視行業對韓頒布禁令。至此,韓國電視劇、綜藝等節目退出中國市場,韓國明星藝人男團也銷聲匿跡。

曾經風靡一時的韓流,離開中國後,最終去了哪里?曾經風靡一時的韓流離開中國後去了哪里?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來看看實際情況:

2022年7月13日,全球音頻流媒體iTunes透露,韓國知名偶像團體超級少年樂隊發行的正規11輯vol . 1《The Road:Keep on go》在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印尼、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Top專輯榜單中排名第一。

同時還收錄了美國、加拿大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頂級專輯排行榜TOP10,以及英國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頂級專輯排行榜。

主打歌《芒果》在智利、秘魯、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等6個國家和地區銷量排名第一。

此外,它還在18個國家和地區的歌曲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與音源一同發布的主打歌《芒果》MV在YouTube上的點擊量在15個小時左右就突破了100萬。

這是韓流離開中國後的一瞥。從小處著眼,見真章!

一部部影視劇全力以赴進軍歐美市場

韓國影視近年來的國際化表現有目共睹。比如寄生蟲,烏賊遊戲等等,讓全球觀眾眼前一亮。

電影寄生蟲奧斯卡得獎,電視劇魷魚遊戲在奈飛創收視冠軍。這些優質的影視作品,在什麼方面勝出了,取得了比較好的市場反應度。電影《寄生蟲》獲得奧斯卡,電視劇《烏賊遊戲》在奈飛獲得收視率。這些優質的影視作品以什麼方式勝出,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

可能在影視作品的表現尺度上更大,在真實事件和人物的表達上更貼近現實,正視社會存在的問題。不是添油加醋,而是放大了社會陰暗面的存在。

比如韓國的政治電影《南山之臣》,曾經親密如兄弟的戰友,會站在對立面,被稱為敵人。

第二,在音樂方面,日本被「幹掉」了,趕上了歐美。

比如現在稍微有點名氣的明星藝人,都會把日本作為「基本盤」。無數韓國偶像團體,比如「BTS」,搞全球巡演等等。

這說明他們離開中國市場後,全面進軍各個國家,試圖建立自己強大的音樂王國。就是不知道,其他國家的人喜不喜歡?這只能體現在等待時間市場上!

第三,海外平台的社會參與

幾乎所有的韓國藝人都會入駐「油管」、「臉書」、「推特」等全球社交平台,但他們的中國社交平台大多已經「斷了」。

韓流離開中國後並沒有消失,而是「流向」了世界各地。部分網友對韓國明星的退出不感冒,認為韓流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並不惋惜。

他們是覺得自己國家的文化藝術家如雨後春筍,還是想去哪就去哪?

華晨宇華晨宇

這種韓國研修生培養出來的藝人,在中國已經很搶手了。

比如華晨宇,在韓國經紀公司受訓,然後在音樂節做歌手和舞蹈演員。

化妝,缺乏男子漢氣質,卻賺得盆滿缽滿。

可見,這種外來文化的感染和滲透是很難一次性消除的。雖然正式的韓流被禁,但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依然存在。

其他觀點在意別人的韓流只是包裝好的美流,國人要清醒。

中國的文化發展有一個很好的借鑒,就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吸引著所有人,而不是像韓流一樣,把美流包裝成韓流。

蒂奇中國影視

我十幾歲的時候也是韓流的狂熱追隨者,也帶領朋友一起追韓劇。後來我不再追他們,發現生活沒有影響。

其實沒關係,我們還是要堅持發展自己的文化。就像日本一樣,堅持自己的音樂和文化。

照搬歐美確實會在短時間內取得一些成功,但最終會讓我們國家被西方同化,文化的流失才是最可怕的!

在國人意識到這一點後,大陸也出現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家。

丁真丁真

比如丁真珠。因為一個短視頻走紅,丁真珠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理塘風情的故事。狂野的真實逐漸取代了韓流的娘娘腔,黝黑的皮膚讓我們更加貼近藏族的自然文化,成為理塘的文化名片。

如何把我們獨特的影視娛樂綜藝音樂推向世界市場,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文化產業的從業者要加油,早日帶著優秀的作品走向世界!

美日韓可以向世界輸出音樂、電影、動漫、偶像,中國不能太落後,更不能在14億的市場上安家。

趙麗穎新劇《野蠻生長》殺青,女企業家造型曝光

尋夢園

追星沒底線?BTS卷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尋夢園

D-6俞宙(gfriend)《play》MV預告首次公開…壓倒性的優雅美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