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為節約成本,大批日本企業逃離中國,砸錢千億卻步履維艱?為省錢,大批日本企業搬離中國去到東南亞,砸錢千億日子卻不好過?
「中國製造」在近些年來已經不是低端和廉價的代名詞,世界工廠這個稱號給中國的製造業帶來了發展機會。中國低廉的勞力力成本是吸引外資進駐的一大原因,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實力的增強,勞力力成本開始上升。
失去了廉價勞力力這個優勢,外資企業紛紛撤離大陸,沒有撤離的也在不斷縮小規模,企圖降低其生產成本。而日本在這些外資企業之中是撤離速度最快,規模極大。
比如我們熟知的東芝機械,松下等巨頭企業紛紛轉移工廠到東南亞地區,尋求廉價的地租和廉價的勞力力。目前松下在中國的企業已大部分轉移到了東南亞地區,日本東芝機械把生產樹脂零部件成型機的生產基地由上海轉到了日本、泰國,之後再向美國出口。此外,日本愛麗思歐雅瑪公司也有計劃要把工廠遷往韓國。
日本認為目前世界上廉價的勞力力在東南亞地區,而且與十年前的中國相比,耗費的人工成本更加低。從2017年開始,日本就斥資1500億到東南亞瘋狂建廠,本想憑借東南亞的低廉成本來一次翻身,沒想到現實重重地打了日本的臉。
據了解,東南亞的勞力力在未被外資進駐前是較低廉的,但是在一眾外資廠商蜂湧進駐之後,價格開始上漲。因為東南亞這塊肥肉不僅被日本盯上,還有美國,德國,韓國等也一並想分一杯羹。東南亞的勞力力市場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態,這就使得東南亞的勞力力成本上升,外資苦不堪言。
加之日本之前在中國設廠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備的生產設施,完善的生產銷售配套鏈,成熟的管理方式。如今把工廠搬到了東南亞,意味著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千億資金似乎填不滿這個洞。搬遷到東南亞的日企,日子著實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