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誤殺》上映。
前期並不被人看好,最終卻取得了11.97億的票房。
一部翻拍作品,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實屬不易。
如果非要挑毛病,那一定是最後那個迫於審查壓力修改的結局。
那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最後男主沒有自首,他們一家的命運會是怎樣?
現在,後續來了——
《較量2》
01
在此先糾正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網上很多人把《較量2》稱為《誤殺瞞天記2》是不對的。
眾所周知,《誤殺》翻拍自2015年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
其實《誤殺瞞天記》本身也是翻拍。
它的原版是2013年上映的《較量》。
《較量》的劇本靈感來源於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
本片制作成本只有4500萬盧比,票房收入卻高達5億盧比,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馬拉雅拉姆語影片,上映時間更是突破100天,獲獎無數。
馬拉雅拉姆語相當於印度的一種方言。
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它的影響力遠不及後來採用了印度官方語言,印地語拍攝的《誤殺瞞天記》。
《較量2》是《較量》的續集,原班人馬出演。
《誤殺瞞天記2》雖然很早立項,但因為導演英年早逝,項目暫時被擱置,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誤殺瞞天記》除了演員和《較量》的不一樣,劇情幾乎一模一樣。
因此這部《較量2》你也可以把它當成是《誤殺瞞天記》的精神續作。
02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較量2》的劇情,下面先回顧一下《較量》的劇情。
由於劇情和《誤殺瞞天記》相差無幾,所以接下來回顧劇情的部分所用到的截圖來自於大家比較熟悉的《誤殺瞞天記》。
男主是一個學歷只有小學四年級的重度影迷。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男主一家人的生活。
大女兒在夏令營中結識了一個男生。
男生趁大女兒洗澡之際,用手機錄下視訊。
以此來威脅大女兒,要她用肉體來交換這段視訊。
女兒失手誤殺了男生。
男主知道此事後,決定挺身而出,保護家人。
他利用從電影裡學到的知識對男生的屍體進行處理和掩埋。
利用強化記憶大法,讓陌生人自願為他作偽證。
就算女警司看穿了男主的詭計,也拿他沒辦法。
最後鏡頭暗示,男主把屍體埋在了警察局的地底下。
03
《較量2》的故事發生第一部的六年後。
男主的事業順風順水。
貸了款,辦起了電影院,當起了制片人。
這幾年他一直在構思一個劇本。
找來了一名資深編劇,共同推進這個項目。
他給家裡人立了規矩。
任何人都不許在家提起六年前的案子。
但妻子和大女兒的心理素質顯然不及男主。
大女兒患上了PTSD。
遇上警察就害怕得直顫抖,一緊張就會犯癲癇,晚上會做噩夢。
男主隔壁兩年前搬進來一對新鄰居。
女人總是被男人家暴。
男主妻子對女人心生同情,很快兩人成了好朋友。
天真的她並不知道。
這兩人其實是新任警司派來的臥底。
他們在男主家裡安裝了偷聽設備,想竊聽有關當年案子的事情。
由於男主下了封口令,兩年來他們一無所獲。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一名男子當年目睹了男主在案發現場出現。
這名男子當時因為錯手殺了妻子的弟弟,被警察抓了。
六年後才被放出來。
他得知警察正在翻查當年的案件。
手頭緊,想著出賣情報給警察,換取報酬。
他說出了男主的藏屍地點,正是警察局的地底下。
這樣一來,困擾著警察多年的謎團全部都說得通了。
警察迅速找到埋屍的地方開始挖掘。
果不其然有一具白骨。
隨後警察把骨頭後送到當地的法醫做鑒證。
只要鑒定結果一出,男主插翅難飛。
警察把男主一家請來警局,想讓男主當場認罪。
男主愛女心切,決定向警察坦白一切。
警察隨之露出了勝利在望的表情。
開庭期間,之前和男主推進電影項目的編劇來到了警局。
當時男主跟他說的故事大綱,結合當下男主的案件,讓他有點後怕。
注意,前方高能,男主的反擊戰正式開始了。
男主和編劇花了兩年完成了電影的劇本。
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商人的兒子,失手誤殺了一個議員的兒子。
商人回家知道了這事後,把屍體埋在了建設中的立法委員新建的辦公室地下。
商人知道遲早有一天警察會出真相,所以他留下證據證明自己是兇手。
這劇情不就跟現實中男主的經歷一樣嗎?
在劇本中,商人認罪之後才是整部電影的高潮。
那為什麼遲遲沒有拍成電影。
因為男主和編劇對故事的高潮有不同意見。
之後男主把這故事寫出了一本書,這樣的話他就擁有了這個故事的版權。
男主為什麼要這麼做。
接下來電影開始雙線交叉敘事。
一步步還原男主構想了六年的天衣無縫計劃。
男主認罪只是開始。
在法庭上,男主當場推翻之前的口供,並表示這都是在警察的威脅下錄的。
而且男主提供的口供,和六個月前他自己出版的小說劇情一樣。
對了,這本小說就叫《誤殺瞞天記》。
不知道算不算是一個致敬。
男主的辯護律師抓住了這點,把矛頭指向警察,認為警察是受了這部小說的啟發才逼男主寫出這樣的口供。
口供不成立,這是第一個反轉。
很快,第二個反轉來了。
警察局發現的那具屍體並不是當年的死者。
怎麼回事?
在場除了男主,其他所有人都想不明白,屍體是什麼時候被調包的。
六年前,男主處理完屍體後,就開始物色和屍體年齡相仿,都是死於頭部重擊的年輕人。
幸運的是,還真被他找到。
他故意接近當時給這位死者下葬的工人。
通過和對方成為朋友,他知道了一具屍體化為白骨所需要的時間。
時間一到,他就用錢收買那個工人,讓對方把白骨給他偷運出來。
男主從編劇口中知道了法醫鑒證的流程。
事先跟法醫部門的警衛混熟。
警衛以為兩人很投機,多次帶著男主到上班的地方喝酒聊天。
男主借此機會熟悉整個法醫部門的環境。
萬事俱備,就等警察上鉤了。
男主這些年一直註目著監控。
表面上是關心公司的事,其實監控鏡頭是對著警察局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警察的動向。
當男主通過監控看到警察開車運送骨頭時,他知道是時候完成計劃的最後一步了。
灌醉警衛後,男主把骨頭調包。
真正的骨頭已經被他毀屍滅跡。
這樣一來,再也沒有證據可以定男主的罪。
故事的結尾,男主給受害者的父親寄了一封信還有一小截沒有銷毀的白骨。
他希望對方可以放過他們一家。
至此,這個故事真正地迎來了結束。
04
說實話,我看續集並沒有收獲當年看第一部時的爽快感。
第一部讓人看得很爽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是男主的人設。
學歷不高但閱片無數,為了守護家庭挺身而出。
利用電影學習到的知識制造完美犯罪。
堪稱整部電影的神來之筆。
第二是結局的立意。
在無法伸張正義的年代,走法律程序無疑是死路一條。
死者母親是警隊高層,男主一家子休想有好日子過。
男主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捍衛家庭。
憑一己之力撼動了看似無法撼動的國家機器。
點燃了普通民眾對追求公義的樸素理想。
男主把屍體藏埋在警察局底下。
是對腐敗政府機構的無聲控訴。
只有將黑暗和腐敗踩在腳下,才能在這之上建立公平正義。
立意深刻。
到了續集,我們知道男主最後肯定會逆襲。
那種希望續集可以超越前作的預期先入為主。
我們一直等待反轉的開始。
然而劇情的節奏卻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前一個小時幾乎和故事主線不沾邊。
我知道這是為了給觀眾展示男主一家在那起命案之後都發生了哪些改變。
但實在沒有必要在一些細節上全部鋪開來講。
而且電影一開始,目擊證人就出現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直到一個小時後才安排證人進入故事主線。
最後的反轉有點想把男主往「全知全能」的方向去塑造。
俗話說就是「我預判了你的預判」。
這六年不是警察監視著他,而是他一步步預判警察的行動,提前謀劃一切。
這一點連官方都通過角色之口吐槽一下:
像他這樣一個普通人怎麼可能這麼牛逼
男主的計劃要成功,運氣成分占了很多大一部分。
他計劃裡的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下葬工人,一個警衛,但凡有一個人不配合,他的計劃都要泡湯。
尤其是警衛,如果六年後這個警衛不幹了,又或者當晚不是他值班,男主的計劃都進行不下去。
雖然男主這一次有點開掛。
但在主題方面,電影並沒有含糊。
男主一家雖然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但大女兒夜夜被噩夢驚醒,時不時還會癲癇發作;
妻子終日提心吊膽不敢跟被人交心;
周圍的民眾因為他們一家變得富有後開始各種猜忌;
男主一生都要背負愧疚感,不能有一絲的放松。
試問這樣看似「逃出法網」的日子能被稱之為生活嗎?
續集沒有往爽片方向繼續狂奔,而是換一個思考角度深化這個故事的意義,為這個誤殺故事畫下完滿的句號。
希望不要打我臉拍第三部啊。
這也讓我十分好奇陳思誠的《誤殺2》要怎麼拍。
如果是像《拆彈專家2》那種人物不變故事重開還好。
如果是接著第一部往下拍,在肖央已經自首的前提下,要如何發展後續劇情?
該不會告訴我第一部其實是一個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