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限制級刑偵華語劇,真敢拍

  華語刑偵劇不少,

  

  重口到反胃的,少之又少。

  

  今天要說的這部劇,著實不適合在吃飯的時候看:《誰是被害者》

  

  

  網飛出品的又一台劇。

  

  在影妹的印象裡,網飛+台劇=撲街

  

  《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莫不如此。

  

  沒想到這一回,《誰是被害者》全8集一次性上線後,口碑竟然還不錯。

  

  相比《罪夢者》的「拖拉混亂」,《誰是被害者》明顯更符合觀眾的看劇習慣。

  

  

  演員,都是熟臉。

  

  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王識賢+鄭人碩。

  

  劇情,是連環命案。

  

  上一個案子還沒眉目,就發現了又一死者。如此循環往復,引人入勝。

  

  底色,有黑暗有治愈。

  

  社會的亂象被揭露,邊緣的人群被關註,生與死的亙古話題被探討。

  

  如此種種,先不管成色如何,光是設定它就已經贏了。

  

  

  01

  

  一般的罪案劇,側重「追兇」。

  

  《誰是被害者》不然,它的所有關註點幾乎都在受害者身上。

  

  什麼案子會讓警察把受害者看得比兇手還重要?

  

  貌似有規律可循的連環殺人案。

  

  怎麼個規律法?

  

  先看兩個案子。

  

  

  案件一。

  

  過氣女歌手蘇可蕓被發現在一家酒店的浴缸中死去。

  

  屍體被溶解,體內含有大量的麻醉藥。

  

  現場沒有他人進入的痕跡,也沒有檢測出他人的指紋(不排除鑒識人員藏匿證據的可能性)。

  

  難道是過氣歌手不堪忍受現狀而自殺?

  

  但一個戒了毒,錄了新專輯的人,真的會自殺嗎?

  

  

  值得注意的是,死者的死狀和蘇可蕓新專輯的封面一模一樣。

  

  這是巧合,還是刻意?

  

  經調查,死者不是女性,而是男性。

  

  死者是誰?蘇可蕓現在在哪裡?

  

  為什麼死者要裝扮成女性?他為什麼有蘇可蕓的證件?

  

  

  案件二。

  

  某在建樓盤的近頂樓處有人縱火自焚,自焚者當場死去。

  

  現場有一張張聰健的工作證,他曾是樓盤所屬集團的員工。

  

  張聰健因癌症而被迫離職,離職後他一直舉報公司壓榨員工整使員工過勞患疾。

  

  在死者的胃裡,有一粒長溶性膠囊,裡面有一枚記憶卡,儲存的是集團壓榨員工的證據。

  

  難道張聰健想用自己的死控告沒人性的公司?

  

  

  但調查表明,死者是一名女性,有整型痕跡,很可能是蘇可蕓。

  

  蘇可蕓和張聰健是什麼關係?她為什麼甘心做他的替身?

  

  如果案情照此發展,下一個受害人就是張聰健。

  

  他現在在哪裡?他將要替誰死去?

  

  

  在一個又一個人離奇死去時,引發的謎團也越來越多。

  

  這些人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死去?

  

  這一系列案件幕後的策劃者是誰?

  

  他為什麼要誤導死者身份?他作案的動機是什麼?

  

  02

  

  受害者的死亡規律讓警察們不得不把目光對準受害者。

  

  為了阻止命案繼續發生,警察們必須在下一名受害者死前找到他。

  

  《誰是被害者》講述的,正是這些受害者的故事。

  

  

  他們不再只是一個名字,一個標簽,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落寞和絕望。

  

  有人是跨性別者

  

  明明是男兒身卻有一顆女兒心,所有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就連父母都覺得他是怪物。

  

  誰都可以欺負他,挫辱他,好像他不配當人。

  

  

  有人是過氣歌手

  

  體驗過紙醉金迷,體驗過人生低谷,還曾步入歧途,當她想要重新來過時,行業裡早已沒了她的位置。

  

  不被關註的她是寂寞的,媒體的肆意抹黑讓她和死無異。

  

  

  有人是悲催社畜

  

  在公司眼中他們只是賺錢的工具,他們拼命加班拼命幹活,身體被透支後卻被公司找理由辭退。

  

  如果辭職還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嗎?如果不辭職就必須忍受這一切。

  

  

  有人是無言槍手

  

  明明才華橫溢,卻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裡默默無聞。眼看著他人把自己的作品占為己有,用自己的作品換取名利。

  

  所有的槍手都有不甘,都想站在陽光下,都渴望自己的才華被看到。

  

  

  有人是不良少女

  

  別人只看到她小小年紀就去酒店陪酒,卻沒有人願意傾聽她的故事,沒人知道她賺錢是為了給相依為命的媽媽治病。

  

  她雖表現得堅強無所謂,但到底還是渴望家庭溫暖的未成年。

  

  

  一方面,劇集關照了受害者的處境。

  

  另一方面,劇集透過受害者的故事,揭露了社會的種種潛規則。

  

  有時候,能力拼不過人脈家世。

  

  有錢人家的孩子的一句話,就能把你辛辛苦苦取得的成就占為己有,不費吹灰之力上位。

  

  媒體肆意渲染文字,把白的說成黑的,把沒的說成有的,殺人於無形。

  

  他們在乎的是點擊率是收視率,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報導會不會傷害到誰。

  

  

  警察可能倒持泰阿,和記者串通一氣,各求所需。

  

  導致本是機密的案情在真相還沒有大白時就被媒體披露,被輿論審判。

  

  商人和官員勾結,黑心企業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往往有官場要人撐腰。

  

  官商勾結之下,受苦的是無辜的百姓,是沒有話語權的螻蟻。

  

  

  能刺破社會暗瘡,能關照邊緣人物的內心,能用連環命案的案情帶出這一切。

  

  這一切都讓《誰是受害者》有理由贏得高口碑。

  

  但和頂級劇相比,它還差得多。

  

  03

  

  某種程度上說,《誰是受害者》是討巧的,甚至是媚俗的。

  

  連環命案,畫面重口,邊緣人物,社會議題,任何一個拉出來都是爆點。

  

  與其說它用心良苦,不如說它在用偷懶的方式迎合大眾的口味。

  

  

  為什麼這麼說?

  

  先看案子。

  

  作為一部罪案懸疑劇,不斷營造懸疑感是關鍵。

  

  《誰是受害者》的第3集,編劇借徐海茵之口把連環命案的規律說了出來。

  

  接下來的劇情完全按照「規律」發展,既沒有反轉也沒有高潮。

  

  

  第5集劉光勇死時,所有受害者的身份都被觀眾知悉,幕後BOSS昭然若揭。

  

  如果說前3集還兼具懸疑感和新鮮感,那後5集就已經兩者盡失了。

  

  對沖著懸疑罪案來的觀眾來說,失望是必然的。

  

  

  很多人會說,這部劇案子不重要,社會議題才重要。

  

  那好,我們再來看社會議題。

  

  媒體的大肆渲染,鼓動輿論。

  

  熟悉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宋喬安乾的不就是這個嗎?

  

  

  犯罪者悔過出獄,卻不被大眾接受。

  

  熟悉嗎?

  

  《噬罪者》講述的,不正是這樣一個故事嗎?

  

  

  至於「把他人的藝術創作占為己有」、「官商勾結壓榨員工、」「黑心療養院驚現黑幕」、「跨性別者的社會認同」,

  

  哪一個不是被用濫了的話題?

  

  展現社會議題是好事,

  

  但一再重復前劇的議題且沒有新的觀點,難免讓觀眾覺得老套煩厭。

  

  

  《誰是被害者》不多的創新之處,是把鏡頭對準了一群想要放棄生命的人。

  

  但在主題上,這部劇又是前後矛盾的。

  

  前六集通過受害者的故事,

  

  讓我們看到不被社會接受的人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讓我們看到社會才是逼死他們的真兇。

  

  

  自殺不是懦弱,

  

  而是一個絕望之人能做出的唯一選擇,是他對世界所做的最後抗爭。

  

  當我們知道了他們的故事,我們或許就能理解他們選擇死亡的原因。

  

  有人選擇活下去,有人選擇死去,選擇沒有對錯之分。

  

  

  到了最後兩集,觀點卻不再是辯證無解的,而是給出了一個固定答案。

  

  當徐海茵用「用盡全力活下去」的觀點壓倒了李雅均「死亡是真正解脫」的觀點,

  

  當徐海茵把所有受害者的死亡都歸因於李雅均的鼓動

  

  當結局變成了催淚式的大團圓

  

  劇集前幾集營造出的對自殺者的理解轟然倒塌。

  

  

  從「我不接受,但我理解你的絕望,尊重你的選擇」,

  

  變成了「你不能自殺,你必須活下去,希望就在前方不遠處」。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

  

  連莎士比亞都沒有答案的問題,

  

  《誰是被害者》或許不應該魯莽地給出一個想當然的雞湯式答案。

  

  就像劇中所說,

  

  「死亡不可怕,毫無希望地活著才可怕。」

  

  只有給予絕望之人理解和希望 ,讓他們感受到哪怕一絲一毫的溫暖,

  

  我們或許才有資格勸他們活下去。

  

>這部限制級刑偵華語劇,真敢拍

如何勾引男朋友犯罪

尋夢園

收官一個多月後,《清平樂》的口碑跌到了6.5分,原因是什麼?

尋夢園

我憑本事單身:綠茶女質問原淺,原淺大膽承認秦深是自己男朋友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