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農耕時代,先民各種器用、食品的制造都離不開雙手,那時的「手藝」更多的是一種物化的呈現。如今的現代社會,我們衣食住行各類需求幾乎交給了工業機器,「老手藝」更多成為文化與情感的承載,時代在變,情懷未改。
泥叫叫
「嗶……嗚……」徐徐清音,從88歲的徐文嶽老人指間緩緩流淌而出。在老人瘦削斑駁的手掌中,被吹響的,是一個不足10公分高的小泥人。 「泥叫叫」是民間對這種小泥人的昵稱,這種來自西安市白鹿原上的傳統手工藝品,傳承好康千年前史前先民的遺響。
徐文嶽是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制作技藝傳承人。「泥叫叫」本是孩子們玩耍的泥哨,據考證,西安半坡出土的單音泥哨就是「泥叫叫」的鼻祖。在老人手中,這一個個小泥人不僅僅是稚童的玩偶,更能演繹出人間的種種喜怒哀樂。竹紮
鐘鼓樓、八大怪、展翅的孔雀、奔騰的駿馬,一個個富有地區特色且形象生動的工藝品一字排開,好似大唐重現、時光倒流,切割、打孔、穿插、黏接,精湛的技藝令記者折服。這門富有靈氣的技藝始於宋朝,竹紮是它的學名,而年過七旬的經金山則是這門家族手藝的第16代傳人。
原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竹枝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隨著技藝的精進,經金山對於竹紮制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紮一隻10公分的竹馬就需要3天時間,將竹條用酒精燈加熱再等待冷卻就要耗時小半天,最簡單的作品也需要十幾個部件的組接,後期的編組、鉚竹、塗色更是絲毫不能馬虎。
「學這個首先需要有很強的觀賞能力和藝術潛質,靜得下心更是必不可少。」面對市場上的不買帳,經金山倔強地稱還要做十二屬相、丹鳳門以及世界級非遺,但他的內心對這門手藝的傳承始終憂心忡忡,臉上的笑容難能可見。
風箱
於國清老人是白鹿原狄寨、乃至全陜西省最後一個做風箱的手藝人。
風箱,過去廚房中最普通不過的東西,在古代卻是引起一場生產力革命的高科技產物。以前,風箱的大小也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風箱越大,地位越高。普通人一般用二尺左右,窮人用二尺以下。清末以後,風箱作坊總數不斷增加。抗日戰爭期間,逐漸萎縮,至1949年幾乎全面停產,只有極少人還會做風箱了。
現在除了老人們用風箱習慣了,很少人家還在用了,於師傅也閒了下來,於是他在制作、修理風箱的同時,也做起了風箱工藝品,一個個巴掌大小,但是完全按照風箱形制精心制作的「袖珍風箱」也成了人們的收藏品,「啪踏啪踏」地拉起來,和大號的沒有區別呢。
打金匠
打金匠,是一種專門打制金銀首飾的匠人。因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榔頭、銼刀、剪刀、吹筒等硬家夥,所以也被人稱為「打金師傅」。打金工藝相傳始於春秋盛於戰國,在我國歷史上創造過無數的輝煌。
然而,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打金這一傳承了數千年的古老行當,在現代城市中已經十分少見,只有極少數的金匠世家仍在傳承這種手藝。許多老西安都還記得,解放前在竹笆市居住著一家專門制作金銀首飾百餘年的陳氏家族,而這個陳氏金匠世家的第三代傳人陳品清至今仍在傳承著老把式的「打金」工藝。
年逾七旬的陳品清,因為舍不得家傳的打金手藝流失,所以現在還時不時幫親朋好友制作些金銀首飾。有時候手工打一副黃金鐲子需要一周時間,完了還要經過焊接、鋸、銼、鑲嵌、打磨、拋光等多道工藝才算完成。
2011年,西安陳氏世家金銀飾器技藝成功申報成為陜西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品清的妹妹陳燕清也於2012年景為了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在機械金銀加工的沖擊,陳氏姐妹很怕這門手藝後繼無人。「只要有人願意學,我肯定傾囊相授,哪怕免費教都沒問題!」
皮電影
陜西皮影主要分為以渭南華縣皮影為代表的東路皮影和以寶雞鳳翔皮影為代表的西路皮影。與東路的華縣皮影相比,鳳翔皮影人物逼真傳神,劉氏皮影是鳳翔皮影的代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素有「西府皮影第一刀」之稱的劉亞利是劉氏皮影的傳承人。
在陜西西府地區,皮電影是當地百姓喜愛的民間藝術,用牛皮刻制成人物、動物、道具,以燈照影而進行表演,這種戲劇方式在西府的鳳翔已有千年歷史。在傳媒不發達的年代,夜幕初降,幾圈人圍坐在輕紗薄帳的舞臺下面,看著銀幕後面的藝人們展示著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獨特絕活。尤其是在西府地區,秦腔的吼聲連綿數裡,板胡聲的悠長入耳,臺下人聽的津津有味,看的不亦樂乎。
西府皮影的制作材料是選用上好的西府當地秦川牛皮,將牛皮浸反覆浸泡和晾曬清理出牛皮裡面的雜質;然後支起木架子,刮牛皮,刮一天曬兩天如此反覆大約一個禮拜後,雕刻皮影的牛皮剛剛初步制成。牛皮加工好之後還得進行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等龐雜的制作工藝,一個皮影的制作短則需要一個月時間。
「我帶過一百多個徒弟跟我學習皮影制作,目前僅有一個徒弟在做,靠做這個賺錢很難,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做這個。以後這個技藝搞不好就會真的失傳。」對於未來皮影的傳承劉亞利深感憂慮。
楮皮紙
北張村位於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興隆鄉境內,為秦嶺北麓、灃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落,這個距西安市區僅30多公里的村落,至今仍保留著1900多年前的手工造紙工藝――楮皮紙制作技藝。
據考證,北張村造紙術源於西漢時期,「倉頡字,雷公瓦,灃出紙,水漂簾。」這首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北張村民謠,成為當地造紙歷史悠久的有力佐證。至今北張村的紙匠們仍使用著原始、簡單的工具,制造著純天然的楮皮紙。這裡生產的紙韌性好、耐保存,在上邊寫字作畫,數百年後拿出來仍光鮮如初。
在古法造紙興盛的年代裡,北張村村民幾乎家家造紙,是名副其實的「紙村」。但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手工制紙的市場競爭力逐年下降,匠人的收入也隨之下滑,年輕人不再留戀這個「老古董」,外出打工,老一輩人也不想讓晚輩學這種「沒前途」的手藝。如今在北張村僅剩6戶造紙人家。
據悉,北張村的紙匠目前每天大約能生產十三四刀紙(100張/刀),每張紙僅售0.25元。由於現在人們大都改用宣紙,他們生產的楮皮紙基本上沒什麼人用了,「偶爾會有西安美院的師生來買,還有一些遊客買回去一些,但只是收藏而已,銷量有限」。
這些老手藝只是陜西境內的一小部分,更多手工精巧而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藝漸漸失去了傳承人。在你的記憶中又有哪些值得回味的老手藝呢?
>那些快要消逝在時光里的西安老手藝,你還記得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