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如果註冊制還不能讓市場堅信,A股下一輪牛市正在緩緩走來的路上。那麼指數計算方法的修改,已經足以讓筆者對下一輪牛市充滿信心。最保守的估計,即使沒有新一輪全面牛市,也至少會有結構性牛市出現。
那麼為什麼筆者如此自信呢?下面我們來看,指數計算方法是如何修改的。
本次指數調整,主要涉及二個指數:修改上證綜指和新增科創50指數,分別對應著「全面牛市」和「結構性牛市」的預期。
上證綜指以前是怎麼計算的呢?打個比方,以前上證綜指代表的是所有大學生水平的加權,那麼它就既包括了985和211的學生,也包括了藍翔技術學院的學生。
以往的殼資源炒作
學校的數量在持續擴張,優秀的985、211學校占的權重還在不斷被稀釋。大多數新辦的學校剛納入指數不久,其學生質量就立馬下滑,拖累指數下滑。
導致的結果就是,指數多年不漲,甚至越跌越少。造成的惡果是,看好中國大學生的投資者虧的很慘,市場信心越來越差,形成了惡性循環。
那麼現在上證綜指改的就是這個臭毛病。首先,挖掘機技校什麼「ST」的統統移出指數,新的指數隻加權統計本科以上的大學生。
其次,新辦學校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再納入指數。如果學生質量在這段時期下滑了,那麼給你的權重就要變低了。
再者,納入一些以前不考慮的高逼格學校。聽說清華和人民銀行合作在深圳搞了個五道口學院是不是,還隻招研究生。以前指數不接受這些學校加入,現在是:我們要提升指數質量,這樣的學校請多來幾打。
最後,就是引入留學生。以前統計中國大學生綜合素質不納入留學生。現在交易所表示,雖然你們上的不是國內的學校,但如果願意回國工作,那麼指數權重也給你們留一份:納進來!
總結下來,上證綜指修改有四點:1、被ST的公司立馬剔除指數;2、新股上市一段時期穩定後再納入指數,此時估值也不再虛高;3、科創板公司納進來,什麼中芯國際、寒武紀等優秀企業,那是絕對的歡迎;4、紅籌企業(境外上市)若回來發存托憑證也納入指數,歡迎BAT、京東、網易等通過發行CDR納入指數!
這幾大改變,雖然不能立馬讓上證指數從「弱雞」變成「戰鬥雞」,但至少今後上證綜指會是一個健康發展的基準指數了。按這種編制方法追溯回去,上證綜指當前應該已經達到了4000點的水平。
A股註冊制加速推進、新三板精選層打通主板、潛在的T+0等一系列制度優化,如果能疊加國內經濟復蘇、經濟數據不斷好轉,那麼A股新一輪「改革復蘇牛」可以說真的是離我們不遠了。
即使現在還不是所有投資者都這麼有信心,但至少能期待一波「結構牛」的到來。因為,A股30年來,將終於迎來可以媲美納斯達克指數的「戰鬥雞」的到來——科創50基準指數。
如果說上證綜指現在是隻投資本科以上的學校,那麼科創50指數就是隻投資985學校。科創50,選取科創板市值前50的公司進行加權計算,權重根據每個公司的市值加權,市值大小可以代表著市場對它們的認可度。
更「過分」的是,這個指數每三個月重新計算一次。那些市值掉出前50名的公司,在下一次統計的時候將被無情地淘汰出指數,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優勝者。
那麼,這指數當中的50個公司,有人突然被發現財務造假怎麼辦?解決方法也相當簡單粗暴,但凡出現此類重大違法違規事件、面臨退市的公司,立馬開除、剔除出指數,這叫指數臨時調整。
這種指數編制方法,最後跑出來的趨勢一定是長牛的。A股裡面有個叫「昨日連板」的參考指數,它是把延續漲停的股票加權成一個指數,最近一年漲了100多倍。
昨日連板指數
科創50指數的內在邏輯和昨日連板指數是一致的,兩者都是選取近期一段時期、表現最好的股票組成。區別就是,昨日連板指數不具有操作價值,沒有哪個基金可以完全跟蹤它,因為它的變動太快、漲停板上也無法買入。
而科創50指數則不同,它可以指數基金化、可以跟蹤投資。預計上交所能在今年7月份正式推出科創50指數,那麼到了8月份就會有科創50指數聯結基金。屆時,投資者可以重點關註這個指數基金的走勢,它的走勢一定是長期牛市。未來A股即使沒有全面牛市,以科創50指數為代表的結構性牛市也一定會到來。
那麼還有投資者想問,未來這麼牛逼哄哄的指數來了,但我手裡的個股若不漲該怎麼辦啊?筆者想說,大哥、大姐,您腦子咋這麼不開竅呢?交易所都給了咱這麼牛逼的指數了,您還一直惦記個股廢什麼勁呢,直接投資指數不香的嗎?
納斯達克指數走勢
這種指數,10年翻8倍,香不香,能不能滿足?它就是美股的納斯達克指數,永遠隻選取市值前100名的公司,也不要金融公司,每三個月更換一次,長期優勝劣汰下去,跑出來的就是這種趨勢。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從來不推薦任何投資品種,而唯獨敢堅持推薦指數基金。
巴菲特認為:大多數主動管理型基金跑不贏指數
當下上證綜指修改和新增的科創50指數,就是借鏡美國成熟股市的長期成功經驗。因為美國股市能賺錢,所以美國老百姓願意投資股市,甚至全球投資者都願意投資美國股市。而市場願意投資美國股市,那麼在美股上市的企業就能融資到money。有了錢,科技、醫藥企業可以搞技術研發,消費、文化企業可以搞業務推廣。
因為源源不斷的美金支持,美國的企業就能一直在全球保持領先優勢。企業保持領先優勢,那市場就更願意相信它們的股價還能漲,投資者就更願意把身價投到美國股市。看,這是不是一個及其強悍的正向循環機制?
往更遠的看,外國優秀企業都願意跑美國上市,因為融資便利。外國投資者也願意把錢投向美國,因為能賺錢。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投資者越來越有錢、美國企業越來越先進、美國這個國家越來越強大、各國資本都向往美國。
在美股這個正向反饋機制裡,投資者、企業、國家都是受益者,沒有誰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是受到損害的。但A股「7虧2平1賺」的諺語,代表著很多投資者沒有在A股獲得滿意的投資收益,因為大多數投資者並沒有買到像茅臺、平安、恒瑞、美的這樣的長期大牛股。
貴州茅臺的長期慢牛走勢
歸根而言,A股裡面不是不能選出來幾十個長期慢牛的公司,但沒有推出類似道瓊斯和納斯達克這種,在設計機制上就是長期慢牛的指數。那麼現在指數修改,就是管理層希望學習美股指數的先進經驗。科創50指數只是一個試點,若能成功未來還可以應用到其它指數上。
那麼當下為什麼選取科創50作為試點,因為我國當下股市制度,最需要建立的就是科技板塊的正向反饋機制。一方面,高新科技國產替代和產業鏈升級是未來數年我國的發展重點,一切政策都將圍繞這個主線展開;另一方面,科技企業最需要資金研發,而融資渠道最好來自於股市,也就是直接融資。
因為科技企業是沒法找銀行貸款去間接融資的,貸款需要一定的抵押物,可科技企業本身除了二個實驗室、幾臺電腦、一群人,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就意味著,科技企業沒法從銀行借貸,只能通過轉讓股權去融資,沒上市之前就是在一級市場進行風險投資,上市之後就是在二級市場進行申購、交易。
在一級市場上,以機構參與為主。而機構投資這些科技企業也不需要每個都賺錢,只要能出幾個像阿裡巴巴這種級別的就行了。那麼表現的好的科技企業最終就會在二級市場上市了,投資門檻會下降,所有股民都能參與。
那股民為什麼要自願投資這些科技企業呢?除了家國情懷之外,是不是也得讓股民賺點錢啊。如果總讓股民虧著,那大家可是越來越不願意投資股票的。而且大多數投資者也都不是專業的,科技企業又那麼龐雜、各種技術名詞從來沒聽過。
聊到白酒,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茅臺、五糧液是賣的最貴的酒;聊到電器,大多數投資者也知道美的、格力做的規模比較大。但到了科技行業裡面,剛剛學習了5G是什麼,過幾天又來了個邊緣計算;剛剛了解晶片,過幾天又來了光刻機、光刻膠。等等,這二個是不是一個東西?
投資者說,我們也想支持國家科技發展,但就不能有個方便投資的品種嗎?像納斯達克那樣10年8倍的指數能不能出一個?
好,科創50指數,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腳踏七彩祥雲,身披金甲聖衣,隆重出場了。
怎麼理解這個指數?它始終是每段歷史時期裡最優秀科技企業的集合。
適合哪些投資者?看好中國科技發展紅利的,就可以來長期投資這個指數。
需不需要微操作?不用,交易所會定期調整指數,基金經理會調倉跟蹤這個指數。
長期趨勢如何?長期一定是慢牛,某些階段還不一定慢。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公司,每三個月開除差員工、加入好員工,這種機制想不成功都很難。
會不會有跌的時候?還是會有的,主要來自於短時期的系統性風險,比如像納斯達克也遭遇過21世紀初的科網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機。未來投資科創50指數,期間需要回避的,也就是這種十年一遇的系統性風險。
換而言之,如果泡沫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遇到重大利空事件就會被刺破。但每次風險過後,估值泡沫擠壓完畢,又是新一輪的長期投資機會。
所以筆者堅信,未來A股至少有科創50指數代表的結構性牛市,也大概率能迎來新一輪以上證綜指為代表的全面牛市,未來A股投資者也將能享受到美國股民的快樂。
A股科技行業將建立一個「科創50指數長期不斷漲——投資科技指數的股民賺錢效應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資金願意進科技板塊——科技企業融資渠道通暢——科技企業有錢加大研發——中國科技企業技術越來越強——市場更加看好科技板塊——科創50指數長期不斷漲」正面反饋機制。
最終,個人、企業、國家都將充分受益這一進程,A股將迎來真正的長期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