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裡
今日,科創板卷土重來,科創50指數收盤大漲5.45%,大幅跑贏A股其他主要股指。
A股主要股指收盤漲幅
141隻已上市的科創板股票,有136隻收盤上漲,9股漲幅超過10%。君實生物收獲漲停,滬矽產業大漲19.94%。
科創板今日漲幅排名
在科創板今日大漲背後,有一個數據再次成為研判行情的先行指標。
融資餘額增速顯著高於融券餘額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科創板融資餘額報240.93億元,7月以來增加105.14億元,增幅高達77%。
相比之下,科創板融券餘額增長較緩。截至7月28日,科創板融券餘額報63.44億元,7月以來增加12.38億元,增幅僅為24%。
科創板兩融數據變化
由於融資資金持股周期普遍偏短,且一定程度上偏好追漲殺跌,所以在A股其他板塊中,融資餘額常常被看作是一個反向指標。
但在科創板中,情況似乎發生了轉變。
融資餘額除以融券餘額的比例,能夠較為直觀反映科創板中兩融交易者的態度。歷史數據顯示,當科創板融資融券比例達到階段極值時,往往意味科創板將迎來短期拐點。
去年科創板開市初期,由於資金無差別炒作,造成部分科創板個股估值明顯偏離基本面,潛在的估值回歸引發融券套利者蜂擁進場。數據顯示,在2019年8月中旬,科創板融資融券比例一度無限接近1:1,顯示當時融券交易十分火爆。
事後來看,8月中旬也成為部分科創板首批股票的股價高點。如當時領漲的沃爾德,公司股價在8月14日升至截至目前的歷史最高點,此後掉頭向下。同樣在8月14日,科創板融資融券比例降至1.0003:1,成為截至目前科創板融資餘額與融券餘額最為接近的一天。
隨著後續科創板定價日趨理性,融券交易者的套利空間也顯著被壓縮,科創板融券餘額增速開始放緩。
今年2月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股市場遭遇大跌,科創板也未能幸免,科創50指數當天暴跌14.27%。但交易所次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3日科創板融資餘額出現增長,同時融券餘額快速回落,融資融券比例升至4.78:1,為截至目前的歷史最高值。
事後來看,今年2月3日成為抄底科創板的絕佳機會,科創50指數次日便大幅反彈11.90%,此後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30%。
而7月以來,受到科創板首批股票集中解禁及後續相幹股東減持計劃的影響,科創板一度延續回調。僅7月14日至27日的短短十個交易日內,科創50指數跌幅便超過20%。但就在不少投資者深感憂慮的同時,科創板兩融結構再次悄然變化。
數據顯示,7月14日至今,科創板融資融券比值呈持續上升勢頭。截至7月28日,科創板融資融券比值升至3.80:1,再度進入歷史高位區間,顯示兩融市場投資者做多情緒正在積聚。
今日,科創板迎來爆發,科創50指數大漲5.45%,兩融餘額變化對科創板的影響再次顯現。
5隻股票接納半數增量資金
7月以來,科創板融資餘額增加105.14億元,其中5隻股票接納了半數增量資金,顯示融資資金在選股時是有所側重的。
數據顯示,7月以來,中芯國際、奇安信、金山辦公、君實生物、寒武紀等5隻科創板股票,合計獲融資淨買入49.50億元,占其間科創板整體融資增量的47%。進一步梳理髮現,上述5家科創板公司,均為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
7月以來科創板融資淨買入額排名
其中,中芯國際7月以來融資淨買入額高達25.74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股票。在中芯國際上市初期,券商研究所發布的個股研報已呈現刷屏之勢,甚至有機構喊出「科技投資必配」的口號。
奇安信7月以來獲融資淨買入11.49億元。安信證券胡又文團隊認為,奇安信是我國政企網安市場收入規模最大、增速最快、員工數量最多、產品線最全、研發投入與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未來有望憑借資本助力與渠道擴張,實現超越行業平均速度的增長。
機構揭秘科創板「牛股基因」
興業證券王德倫策略團隊日前發布研報,認為目前正處在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的起點,未來十年,中國有望誕生一批優質的科技核心資產,成為投資者眼中的「牛股」。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成果,開市至今牛股頻現,其中有三大「牛股基因」不容忽視。
牛股基因之一:賽道!
賽道是科創板投資者首要的考慮因素。成熟賽道需要空間足夠大,公司占據一小部分份額就能夠支撐目前的市值;新興賽道需要增長足夠快,讓處於細分賽道的公司能夠快速成長;當賽道具備優質產業鏈條時,能夠助力嵌入產業鏈條的公司走向成功。
其次,賽道中擁有可對標的海外成功公司,一方面證明優質賽道能夠產生好公司,另一方面,契合投資者的產業相似型投資邏輯,可對標公司也將為科創板個股估值打開上限。
牛股基因之二:稀缺性甚至唯一性。
對新興賽道而言,「0到1」的過程中,這類新興企業具有稀缺性甚至唯一性,依靠自身突破核心技術,未來有機會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成熟賽道而言,科創板牛股所在行業幾乎均被海外壟斷,打破壟斷、實現國產替代成為這些牛股的共同特征。這些公司或為國內領先,或為國內獨苗,在市場中逐步崛起,與國外龍頭分庭抗禮,並且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牛股基因之三:成為市場和政策的焦點。
身處優質賽道、具備稀缺性甚至唯一性,這類牛股公司被市場和社會普遍認可時,在二級市場往往能夠有所表現。有三類公司容易獲得廣泛認可:財務指標優異(高成長、高研發)、分析師和機構投資者聚焦重倉、國家重視(資本市場改革、財政減稅降費、國家大基金)。
編輯:孫放
往期回顧 |
8個漲停板的網紅概念股,徹底玩砸了!實控人賣殼求生
傳聞再起!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為重組同時改章程」?回應來了
在線理財需求大增!基民年輕化趨勢明顯,90後加速入市
本期責任編輯:張曉光
▼
版權聲明
上海證券報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權利,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鏈接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否則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微信熱線:王老師 021-38967805;版權合作:范老師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點一下!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