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 | 李多餘
來源| 鹹魚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
袋鼠說
選你想讀的深度好文
人人都想擁有雄偉的格局,大格局意味著一個人認知維度高,思考層面高,不被物質所困,並且不被浮雲遮望眼。其實,道理也許我們都明白,那為什麼人無法自己把自己提起來?今天,袋鼠君帶大家看看如何打破自己的局限,提高格局。希望可以改變你的認知。
選你想讀的深度好文
人人都想擁有雄偉的格局,大格局意味著一個人認知維度高,思考層面高,不被物質所困,並且不被浮雲遮望眼。其實,道理也許我們都明白,那為什麼人無法自己把自己提起來?今天,袋鼠君帶大家看看如何打破自己的局限,提高格局。希望可以改變你的認知。
什麼是格局?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這個問題看似虛無縹緲,實際上至關重要。
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動,都發生在你的格局影響之下。
這是一個人的本源力量。
今天的文章,和大家聊聊關於提升「格局」的硬核乾貨,實用性很強,建議先收藏再閱讀,下面進入正文。
01
什麼是格局?
什麼是格局?
同一個事兒,我看到的是故事,我爸看到的是政治;
同一個新聞,我看的是熱鬧,他看的是時局;
同一個選擇,有人想是最後能賺多少錢,有人想的是能為國家、為群體解決什麼問題。
這就是大格局。
認知維度高,思考層面高,不被物質所困,不囿於雞毛蒜皮、家長裡短,能夠抓住事物的核心邏輯,不被浮雲遮望眼,這就是格局。
如果你覺得這一切很簡單,那絕對是因為你沒有正確理解裡面的每一個字,才誤以為簡單。
因為你此刻正在被你的格局所束縛。
1、物質格局
就說最好理解的,不被物質所困。
你以為路不拾遺,願意主動買單,不買奢侈品,就是不在乎物質了麼?
格局太小。
前天和一個大佬見面聊了一下午,他是早期搜狐的員工之一,直接負責產品設計,24歲決定辭職創業,放棄全部期權股票和高昂年薪,租在1200一個月的小破辦公室裡開始搞事。
當時還是零幾年,一套房子也才50萬。他和他老婆都是北大畢業,周圍的同學都是人中龍鳳,有的已經買了房,有的在大企業做的風生水起。
換做是你,你受得了這樣的落差和刺激麼?
他安之若素。
真的,和他聊天的時候完全能感受得到那種不被物質困擾的豁達灑脫。
冬天的時候在小辦公室抱住暖氣片瑟瑟發抖,吃10幾塊的便當,放棄期權,被周圍人否定、冷眼,他講這些的時候一直都是非常坦然的一句話,我無所謂,我不在乎,真的不在乎。
這叫「不被物質所困」。
沒錢就去借,有問題就解決問題,錯了就認栽,被拒絕了就再來一次,這是實實在在的大格局。
(提示:本文涉及到的一切人物、事件,都是真實的。不要懷疑我在編故事,編故事的人不敢說我這句話。)
2、認知格局
再說認知層面。還是以這個大佬為例。
現在他賣掉了上一家公司,開始做養老事業。我問他為什麼,是覺得這個領域有前景麼?
他說,是因為意識到國家現在有巨大的養老缺口,老無所依,到未來會出很大問題。
他希望通過自己在做的資訊化、體系化嘗試,幫助國家在未來解決5%~10%的養老問題,並且把模式復制下去,就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問題了。
牛逼。
我當時心裡就這兩個字。
牛逼。
因為同樣的問題我實實在在問過其他人,而不止一個人給我的回答是,因為養老領域有前景,有市場空白,未來有x個億的市場需求。
沒人是從國家、從幫社會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的。滿心滿眼都是錢。
包括我自己,第一反應想到的也是養老領域會是未來的風口,是藍海。而不是國家面臨的問題,社會可能存在的矛盾。
這就是格局差異。
3、思維格局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質疑上面這段話。「都是畫餅,你還當真,傻不傻啊。」
還真不是。
因為第一,他沒有對我畫餅的必要。我不是以官方身份進行的採訪,也不是應聘他的員工,我們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他沒必要哄我。
第二,他不需要再去積累更多財富。
第三,他現在做的事情也是真不賺錢。
再退一步,就算他是在跟我吹牛逼,這牛逼也吹得高級,吹得成本高昂,吹得實實在在。
我就吹不出來這樣的角度。大多數人也不行,而這就是差距。
不要以為這很簡單,一點都不。
而且你也不得不承認,很多人,比如馬雲,比如雷軍,做事的基點就是為社會解決問題,就是「做好事」。這沒什麼好質疑的。
至於最後能不能實現,這是能力問題;
但是他能夠從這個出發點去想事兒,去做事兒,這本身就足夠讓人敬佩。
而當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有了大格局後,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必然會跟著大氣起來。
不在乎小名小利是因為心中有大追求,能夠看到事物的根源脈絡是因為關註點本就不在個人得失上。
言行舉止大氣朗闊,不卑不亢,是因為內心有高自尊,有正確的、獨立的價值評判體系。
這是認知根源的問題,不要看輕它。
02
為什麼人無法自己把自己提起來?
在知乎問題下有好幾個回答,一上來就說要看書、運動、從容、反思等等。
這些當然好。
但如果你只是淺層的做這些事,歸根到底還是在自己的認知領域打轉。沒用。
人是無法拽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拎起來的。
同理,人無法通過在原地打轉突破自己的格局。
一個老農民對於富貴的全部想像是皇帝用金鋤頭,天天吃白面大餅。不是他格局不夠大,而是他格局最大也就這樣兒了。
你讓他讀書,他的水平就夠知音故事會;你讓他看新聞,他頂多看明白今天發生了什麼;你讓他寫日記,今天種了五畝地。
堅持個三年五年,格局能大到什麼地方去?
除非你把他扔到麗思卡爾頓住一個月,天天吃人均1000+的下午茶,喝700塊一瓶的礦泉水,他才能明白:
「有錢人原來都是這麼糟蹋的。」
一個世世代代打工賺錢的上班族,對於賺錢的全部想像是我今天努力工作,年底加薪5%;我跳槽換個title,薪水加50%;我天天早起打卡,月底獎勵300塊全勤。
他滿腦子想的是一份外賣42,一雙球鞋1300,房貸要還50年,彩禮要掏40萬,月薪只有6200。
你讓他從容不迫,讓他得體淡定,讓他心系天下,你還是不是人?
除非你把他帶到生意場上,帶到最前端研發中心,看別人如何利用資訊差一進一出轉手就賺到50萬,看做人工智慧的教授如何一周上一天班一年賺200萬,或者給他一個機會通過自己的愛好、手藝、本事,一天賺到一個月的錢。
他才能明白,哎呦我去,原來錢是這麼賺的。
一個小鎮學子,進入二線城市三本大學,上著老師天天念PPT的課,周圍人交流的不是考個什麼證好就業就是遊戲打到多少關,哪個商場在打折。
上網關註的是35歲裁員,是研究生海歸畢業找不到好工作,腦子裡想的是生個孩子該不該跟女方姓,我得幹點什麼才能一夜暴富。
你讓他憂國憂民,讓他專註提升學歷,讓他站在更高維度思考問題,讓他別站在自己的角度罵天罵地,他也想,但是真做不到。
除非你給他個機會在一流學府學習三個月,讓他能夠進入頭部企業和中高層交談,讓他參與政務工作。
知道原來一流學子們在討論最前端的技術問題,原來年入百萬的精英們能拿到這個錢是有超強專業能力和軟實力的,原來國家、國際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決策,背後有這麼多的考量和決策。
他才能明白,媽耶,原來學習是這麼一回事兒,原來社會的問題是這樣產生和解決的,原來真的是我淺薄無知。
這才叫打破認知,提升格局。
看過才能看淡。
事兒是做出來的,道理是通過行為悟出來的。
什麼都沒做過,沒看過,沒想過,一味在舊體系裡打轉,不是不會變好,而是增量太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03
如何打破自己的局限
提高格局?
這麼說,難道普通人就沒辦法突破自己的格局桎梏了麼?
當然不是。
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有大格局大視野的,想提升,肯定有門路。
但是你必須心中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件事並不容易。
需要行動,需要動腦,更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反覆經歷「建立——打破——重塑——再打破」的過程,螺旋上升。
以下是7條真的可以幫助你提升格局的渠道/行為:
1、進一線城市,進名校,進朝陽企業,進大公司,和優秀的人混。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一條路。
如果現在高三,麻煩拼了命學習;如果有條件復讀,請務必再拼一次。
不要扯什麼學歷無用論,名校帶來的遠不止學歷那麼簡單。
你日常交往的人,討論的話題,優秀同齡人在關註的領域,在做的事,在做成的事;
你能夠得到的幫助,資源,可以看到的講座,可以與之對話的大咖;
這些人,這些機會,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打開你的格局。
你在名校,給你講課的老師可能是曾經的上市公司老總,可能是華為特聘的人工智慧專家,人家真的是在頭部打拼煩了才躬身來做掃地僧教學。
在外面講2小時企業要付幾千上萬塊,在這兒給你幾十塊一小時的講課,免費回答你的一切問題,只要你臉皮夠厚,或者平時表現夠積極。
這是最低成本的修煉通道。
此外還有大企業。
那些正在對社會進行重大創新、重要變革的公司,裡面匯聚的都是各個名校、各個專業裡的佼佼者。聰明人,再不濟也得是人精,是資本熏陶下 二代,是八面玲瓏的高情商者。
想辦法混進去,哪怕是做底層工作也無所謂,只要你有覺悟有心思,總會慢慢升上去的。
你周圍這群優秀的同事會是你的寶藏,不管是任何層面。
2、進不去大公司,就緊緊跟著創業公司的聰明人,近距離觀察ta的處事、思維。
如果你沒本事或者身邊沒有大公司,那也不要進那種暮氣沉沉的老公司。
選擇那些有活力的創業公司,那些在創新、在尋找新機會的公司,那些在為社會解決問題的公司,那些門路正、老板聰明的公司(通過面試聊聊就能判斷出來)。
小公司也沒關係,找那種層級區隔不嚴重,可以直接和老板對話的,近距離觀察聰明人的思考邏輯,絕對獲益匪淺。
你要相信一件事,能夠比你早成事兒的人,肯定有比你優秀的、高維度的部分。
或許是思維高人一等,或許是認知強人一步,或者是執行與眾不同,但歸根究底人家肯定有什麼過人之處。
這部分就是人家的格局學。
不要一天到晚覺得老板sb,人家再sb也肯定有比你強的部分。
如果他是個全面sb,那你還跟著他,那只能進一步說明你確實不咋地,連換了sb老板的能力都沒有。
注意,我的前提是,找有活力的,在創新的,在解決問題的,門路正的公司。
你找一個二代開的燒錢公司,或者找一個本身就半死不活的公司,老板腦子不好使,同事都在混日子,你遲早也會被同化。升什麼格局,能不被雞毛蒜皮煩死就不錯了。
3、公司和學校都不咋地,就想辦法找大格局的/聰明的/不同領域的人交往、聊天、提問。
如果你實在是處於低谷,或者周圍一點好的工作機會學習機會都沒有,那就別寄希望於圈子了,跳出來,自己找牛人談話。
有個叫剽悍一隻貓的作者,一開始就是個公司的普通員工,人到中年覺得後半輩子就這樣的話不太行,於是索性辭了工作,每天主動去聯繫勾搭各個行業的大佬,寫作的大大等等,各種採訪交流,刷新認知,靠這個開始寫稿做個人品牌,做自己的訓練營,現在很有成就。
我也一樣。
如果你讀過我的一些內容就應該知道,我有很多內容都是通過跟高階人士聊天得來的。
一部分是源於之前的工作性質,天然有採訪和對話的機會;
另一方面是我自己會抓住這些高能量的人,進行交談和提問。
比如通過知乎結交,比如去參加一些行業會議,比如通過年長的朋友一起吃飯認識,還有一些在旅行途中、在社交場所遇到的。
倒不是我運氣有多好總能遇到大佬,而是我會主動搭訕+識別聰明人,並且在意每個人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輸出的認知,展現的格局。
比如上文提到的大佬就是他在知乎給我留言認識的,我自己也會給別人留言、發私信,希望有機會可以見面聊天。
三十幾歲不結婚的德撲職業女玩家是在聚會上認識的,她讓我重新認識到一個人獨立的可能性;
28歲做活動創業的朋友是在活動上認識到,採訪她讓我意識到收入方式對人思維的突破性改造;
65歲的香港老富商是在酒店吃早餐的時候認識的,和他聊天讓我明白從香港看大陸的視角原來是這種感覺;
30多歲、在上海有三套房的全職媽媽是在咖啡館聊天認識的,她給我詳細講了上海目前的中產階級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真實的想法和危機到底是什麼,窺賜教育的內卷化。
他們未必都是格局大,但是有的群體獨特,有的頭腦聰明,有的事業有成,有的是我從未涉及的領域。
和這些人交往,交流,提問,不論對錯,對自己固有的思維本身就是一次升級和挑戰。
4、看高質量的採訪,看那些大格局的、聰明的、有卓越成績的人都幹了什麼,怎麼想的問題,怎麼做的選擇。
沒有圈子,也沒有人,那就看二手資料吧。雖然比起一手的會差很多,但是依舊是從外部打破自己原本層次的一個門路。
什麼是高質量的採訪,央視的,BBC的,權威媒體的。
楊瀾,白巖松,康輝,易立競。或者直接去看官方出的牛人紀錄片,看各個領域的這些大才是怎麼想事兒,怎麼做事兒的。
一個能脫口而出「槍響之後沒有贏家」這種精辟句子的人,格局小不了。跟著他們走,不吃虧。
看也不要傻看,邊看邊想,人家是怎麼做出的這個判斷,怎麼思考的,基點是什麼,如果是你的話會怎麼想,怎麼做。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
5、看高淨值書籍,看關乎底層邏輯的書籍。
真的想提高格局,不要看傻書,傻文章,看經過時間認可的,權威的,關乎底層邏輯的書、文章、雜誌。
什麼是底層邏輯?
政治,經濟,歷史。
經濟學原理,政治學基礎,歷史學脈絡。
再想升級的,跳出人類,看地球邏輯。
生物,地理,科學。
物種進化和演變,地理動蕩和變遷,物理化學基礎原理。
這些,挑專業的,被認可的,專業推薦的,看。
邊看邊結合現實思考,妙用無窮。
什麼是經過時間認可的?
這不用我說了吧,上年頭的好書唄。
什麼是權威的?
比如同樣看碎片文章,你看三聯、看天下、新周刊、第一財經、人物,肯定比90%的新媒體文章寫得好(包括我)。
他們是有正經編輯審稿的,是有嚴格規矩的,是有門檻的。
門檻就是格局。
去找那些有門檻的東西,不管是認知層面的門檻(比如財經類歷史類)還是本身規矩上的門檻(比如正經出版社,有編輯審核),你比別人多邁過一個門檻,你就有機會多上去一點,多打開一點,多認知一點。
6、經事兒,去闖。
以上五條都是向上找,這條,向下找。
躬身入局,方知世事。
能講究,能將就,才是大格局。
年輕時吃過苦的人,格局總歸會比一路順風順水的人大一些。因為見過世面,見過艱難,知道人間的辛酸疾苦,對之後遇到的很多災事兒也能甘之如飴,因為「不過如此」;
對於失去一些東西也會不在意,因為知道最差也「不過如此」。
所以,去經些事兒,去闖一闖,試一試,格局就和鼻孔一樣,越撐越大。
如果是學生,自己背著包坐綠皮車獨立去一個新城市走走;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有分量的、有挑戰的比賽;試著像大人一樣做點生意,和人談判,爭取機會和資源;試著去做一些瘋狂的、了不起的、有價值的事情。
如果已經上班了,試著挑戰自己過去不敢做的事,比如公開演講;比如挑戰自己的偶像包袱,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比如挑戰自己的刻板印象,去和曾經不屑的群體對話;比如放下身段,實實在在做點事。
《三十而已》裡讓我最佩服的不是砸幾十萬買個包,那不牛逼;一個昔日闊太能夠穿著T恤牛仔褲挨家挨戶的賣茶葉,這才牛逼。
7、利用關鍵問題自我追尋,朝著正確的方向筆直向前。
大佬那天有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
「我當時在想,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想不出來。所以我覺得,既然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活著的意義,那就至少先做點有意義的事兒吧。」
在這個念頭的支撐下,他考進了北大。
因為當時他高二,考北大成為國家棟梁就是他能看到的最有意義的事兒。
這就是決定數運的關鍵問題之一。
時時問自己,我是不是在做有意義的事兒,如果不是,那我能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兒。
在這個問題的指引下,設立關鍵目標,筆直向前。
我們很多人格局小,滿腦子屁事,真的是因為閒的。
找一個令自己想到都覺得「臥槽牛逼」的目標,做點有意義的事兒,那些閒事就真的排不到心上了。
一天到晚想屁事,格局自然越來越窄。
與你共勉。
本文作者:李多餘,一個走心的個人成長博主,知乎粉絲100k+,想要陪你一起變好一點點。
THE END
很多袋鼠的讀者在後臺留言說,希望多發一些關於家庭教育的文章,也跟一些讀者談了關於他們的家庭問題,有的說孩子叛逆,有的說夫妻關係不好等等,其實這最根本還是教育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想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但這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多還要父母去提升教育理念。
所以,我們推出了籌備已久的風格化公眾號:袋鼠家庭教育。深度關註孩子教育,夫妻相處,觀點獨特,有品質,有靈魂。堅持每天一篇,只做精選。
喜歡袋鼠的文章,歡迎點擊右下角的在看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