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對話四位頂尖從業者:未來的硬件消費趨勢去向何方?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鈦媒體對話四位頂尖從業者:未來的硬件消費趨勢去向何方?

美西時間1月9日晚,由鈦媒體集團主辦得「CES中國創新之夜」如期舉行,本次活動以「技術驅動消費新浪潮」為主題。

賭城一夜,中國創新之夜為中國創新者們創造了一個優質高效的交流平台的角色,使得中國的最先進的理念和產品在CES核心展區之外再次碰撞,促成投資界、

產業界更緊密的交流及夥伴關係,同時也希望能預示未來消費電子發展的趨勢。

本屆CES 也是鈦媒體原創內容團隊第五次對該活動進行全程報導。

今年「CES中國創新之夜」活動的第三個環節主題由鈦媒體集團副總編輯項歐主持,對話新硬件消費趨勢。鈦媒體邀請了柔宇科技副總裁鄒翔、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部副總裁李傳剛、深之藍CEO魏建倉以及Brainco首席經營官俞雷博士,四位嘉賓分別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所代表的公司有柔性顯示技術、智能語音技術、水下機器人技術以及腦機接口,共同探討關於未來消費電子產品硬件的設計方向、發展趨勢以及現狀。

經濟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消費在升級,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部副總裁李傳剛認為,「消費者需求實際上短期內變化不明顯,但是五年十年下來消費者的需求已經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的技術將賦能傳統行業,而消費者的新需求會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作為專注於柔性顯示技術研發的柔宇科技,深深體會到了由底層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產業變革,柔宇科技副總裁鄒翔表示,「柔性顯示技術折疊手機的應用只是說眾多的應用領域中的一部分,其實他可以廣泛地在消費電子、家居、教育等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談到未來的商業化和技術的結合,Brainco首席經營官俞雷博士以他的視角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發,他認為不管技術上多麼高深莫測,最重要落地在商業化產品上,消費者一定要買單,否則只是空中樓閣,這個是很關鍵的。

近兩年來,來自中國的創新企業越來越多地在國際舞台展示自己的實力,但另一方面中國式的創新也面臨抄襲復制嚴重的問題,深之藍CEO魏建倉對此表示,「所有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都是完全站在客戶價值的體系,一個真正的創新者,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是核心的技術。」

以下為鈦媒體「CES中國創新之夜」中「硬件消費新趨勢」板塊的論壇速記,經鈦媒體編輯後發布:

項歐:柔宇科技專注於柔性顯示技術的研究,您怎麼看待柔性屏技術未來的真正的應用,會首先應用在手機產品上嗎,它未來的發展還面對哪些問題?

鄒翔:柔性屏的應用,因為柔性屏本身從整個這個科技領域角度來說,應該說還是屬於一個非常新的事情,因們我們柔宇科技也是全球第一個做出這樣的產品,並且將它量產化,在折疊手機這一塊的應用只是說眾多的應用領域中的一部分,其實他可以廣泛地在消費電子、家居、教育等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您剛才提到CES期間為什麼說這樣的一些創新產品反而為什麼沒有去獲獎,主要可能是我們沒有去申請這個獎,因為這個是需要提前一段時間去做申請,我們可能更加看重的是對於一個概念里面當中的專利和理念進行一些保護,我們希望在發布這些產品的時候也是同時期望這個產品是上市的一刻。

項歐:不知道大家之前對柔性屏有沒有了解,這個東西真的還是很神奇,我猜鄒總來的時候也會帶著這個產品,大家可以見一見(現場展示),特別薄,它其實應該是應該是0.01毫米的一個很薄的東西。

鄒翔:這個是折疊狀態下,它其實就是跟咱們普通的這個手機的大小比較接近,我可以把他展開,就是一個平板電腦,這有一個什麼好處呢?其實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是需要有一部手機,一個平板電腦,因為他的偏向不一樣,其實里面從計算的角度來講,或許都是用的這個高通的855晶片,但是螢幕的大小不一樣,也就決定他的用途。

比如說我們看一個視頻,更多的時候還是希望有一個面積比較大的顯示,但是有的時候考慮到便攜的特性,這個是沒有辦法裝到口袋里面的,我們可以把它折疊起來,變成一部手機,就輕鬆的把他給放到口袋里面了,所以這個是從柔性的領域角度來講能夠去真正的去解決一些這種痛點的。

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因為這個柔性屏本身像您剛才提到的只有0.01毫米的厚度,而且他的質感就跟咱們的保鮮膜差不多,所以把他做成這種產品的話,因為不用玻璃,如果手機碎屏掉到地上,其他的東西都沒有壞,問題是屏碎了,柔性螢幕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另外一個它還具有很輕的特點,比如在航空領域,可能一架飛機上面有幾百個這個螢幕,加起來可能至少都有2噸多重。

項歐:我們接著來問科大訊飛的李傳剛。科大訊飛之前給大家的一些印象是做語音翻譯、車載語音等,可能2B的東西會更多一些,最近做了一款硬件翻譯機,當時是怎樣的一個契機讓科大訊飛嘗試2C的硬件業務呢?

李傳剛:科大訊飛是1999年成立的,實際上人工智能這個技術因為我們在20年來一直focus在speech這個方面的技術,首先從2B開始的,2C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德魯克他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里面就講到,實際上有一些創新他是偶然性因素,我們翻譯機這個創新實際上也是一個偶然性因素。當時有一些政府的需求,因為我們是做2B的業務的,政府高層主管就說我們有漢族的一些幹部去新疆去援疆語言不同,問我們能不能搞這個翻譯,所以搞出來一個所謂的翻譯機,這個翻譯機剛開始的時候是漢語新疆語,他們之間的翻譯,拿出來以後一使用效果非常好,很多人就來找我們說,你能不能搞成英語,這不都一樣的,加一個語言,後來又搞成英語了,我們這個創新純粹是叫偶然性因素。

項歐:這似乎是一個由需求引發的創新,最終落地到了硬件產品上。

李傳剛:是的,由需求引發,但是重點在於技術也要具備這個能力。因為今年我更想介紹的是錄音筆這個產品,18年我們翻譯機,因為都知道科大訊飛整個所謂的技術的優勢主要是兩個技術優勢,一個是翻譯,一個是轉寫,轉寫就是語音轉文字,我們在這兩個方向上確實在世界上中文的方面我們是最強的。

去年18年的時候,我們主要是在叫偶然性的創新這個里面做了翻譯機,沒想到大獲成功,很多的都來模仿,現在應該說整個市場占有率肯定是第一了,我們差不多70%的市場占有率,而且我們的價格都是2999,算是高端產品,

今天我想介紹的是這個錄音筆,錄音筆這個市場我覺得就和那個偶然性的創新稍微有點不一樣,我把它定位成是一個顛覆式創新,就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利用傳統的錄音筆市場進行賦能,賦能了以後就可以顛覆這個行業。

首先我們這個產品本身具備人工智能技術能力,我們已經2B的語音轉寫很多的產品,現在商業化也很成功,這是一個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積累。市場角度來講的話,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成功的商業案例,就是原先膠卷市場為什麼被數位相機市場所顛覆,真正出現的國際性品牌都是數位技術的廠商,主要是因為數位技術出現了以後確實能夠賦能他具備原有的產品。

這個市場的話經過5年10年一個緩慢的發展,一直沒有大的消費者體驗發生變化,但是經濟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消費在升級,消費者需求實際上短期內變化不明顯,但是五年十年下來消費者的需求已經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項歐:這個我特別有感觸,因為本身我是做影象行業的記者,這個其實是因為原因是在於什麼?日本企業這些影象企業他們其實發展就很抱團,另外他們的技術發展起來很慢,他們有一些技術他們其實也不會很快的釋放出來,所以整個這個行業最後就造成了一個問題。

李傳剛:是的,我非常讚同你的觀點。現在從我們的角度來講的話,看到了這些機會,雖然五到十年左右好像這個市場沒有變化,每年大致在全球有幾千萬的「邁克森的」的規模,錄音筆市場的話這些都在記者、學生、老師、文職工作者等都在用,但是實際上消費者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個巨大的變化舉一個例子是說,聲音轉換以前傳統的方法是錄了音以後插到PC里面回去聽聲音自己再敲文字,現在會好一點,但是還是沒有做到人工智能化。另外一個是不能放在雲端,不能語音搜尋,比如說我作為一個記者無數次的使用會議這容,但我我無法快速找到他,這些都是痛點。

我個人是這樣看的,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現有的技術,參考以前所謂的產業或者是行業里面出現的成功案例是說,一定成熟的AI技術賦能傳統的行業消費者的需求在悄然的發生了變化。

項歐:接下來我們問一問深之藍CEO 魏建倉,他們做的產品是水下機器人,包括很多應用上其實都非常領先,包括之前重慶公車事故發生後,在水下打撈的所用到的技術和產品都是他們家的,當時經歷了哪些困難?

魏建倉:重慶那個事兒在技術上主要是定位困難,我們設備到了以後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定位,順利完成了打撈。其實水下機器人領域,就是說水下跟人工智能有天然的聯繫,因為人下不去嘛,很多就得必然得有人工智能的成份。

我在上學的時候,在01、02年的時候我們那個課就叫人工智能,那個時候好像沒有,在外面沒有這個詞,現在我們做的產品其實我們是從工業級開始的,就像重慶萬州這樣的實踐,純屬工業級的實踐。

由於這個技術平台的發展,水下是一個相對不充分的發展學科,流體力學的成熟程度要遠遠低於空氣動力學,所以說在空中很多東西模型很精確,在水里很難很精確,所以說你需要很多經驗,需要修正那個模型,需要很多參數,但是水里的實驗相對來說又很困難,因為到海洋里本身就很困難,人也非常的難受,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工業級的一些技術我們把這個整個的技術平台相對拉通。

在環境好的地方其實水下的平台技術已經完全具備能力給人提供很多的能力,我們要做的這些產品就是兩個方面,在消費級市場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在水里給人提供動力和姿態,記錄下美好的瞬間。這就是我們在做的兩大類產品,從現在來看,市場增長確實不錯。

項歐:一般潛水的人都是很有錢的。

魏建倉:這個確實是,它是一個新的空間,潛水的人有人叫藍色鴉片,確實是很好的一個運動,還有我想多說兩句,原來我不知道,因為我最早的時候是不潛水的,我們有很多自由潛的人他潛到130米,完全裸潛130米,這個人的肺會變成一個拳頭這麼大,你不需要做任何訓練,這是哺乳動物潛水反映,後來就想人應該是從水里過來的,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從水里發展過來的,他這種本能還得保留,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這些設備能夠開拓更多水域的空間,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將來也會帶來更多的空間,給大家提供更多的資源。

項歐:大家可能以前不了解,水下這個世界跟生活中的完全是不一樣,而且在水下這個世界里頭以前完全沒有智能產品,從兩年前我在CES看,很多水下的智能的機器人這些東西就開始出來,這麼一個小的領域,以前沒有人關注,但是只要有人有企業去關注的話,一定是成倍增長的市場。

下面我們來和來自Brainco的俞雷博士聊聊腦機接口的技術發展,我們首先請他介紹一下這個技術的發展現狀。

俞雷:我們公司分成幾個部分,主要是在波士頓跟深圳這邊,波士頓這邊主要是哈佛大學,因為他本身是哈佛創新實驗室孵化的,在波士頓有一幫科學家在,深圳主要是負責業務開發和商業化,基本是這麼一個架構。

今天說的那個是我們的智能義肢,前一段時間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有播過,用我們的智能義肢彈鋼琴,這個是我們在世界上第一次做到,他是用硬件做控制的,事實上我們現在主推的產品是在教育領域的。

因為腦機接口有幾個難點,第一個是采集腦信號,這個本身就已經很難了,第二個實際上是對腦電波的理解,第三個是算法,這幾個我們目前都是在全世界做的最好的,因為本身這個技術就源於哈佛腦科學中心的,我們在中國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一個商業化的路徑,就是用在教育上,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生成績,因為學生成績大多數是由注意力專注力所決定的。

項歐:我基於這個提一個問題,我也了解過您公司的產品,你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之後,老師在螢幕上能看到這個同學的注意力不集中,這樣會不會覺得最後學生的隱私,或者什麼都在被監管,大家可能越來越沒有自由的感覺了?

俞雷:這個你問的很好,這個只是我們用在教學上的一款產品,就是EDU,focus EDU,我們事實上更多的產品是用在家庭上,學生自己可以看到他的專注力的數據,可以看到這個專注力數據,並且如果說你的專注力持續比較低的話,他可以通過神經反饋訓練,那個是哈佛教育學院的一套方法,你可以提高他的專注力,我們在全球有15000多個學生用了我們的產品,提高學習成績還是蠻快的。

項歐:今天請的這4位嘉賓大家做的領域都不一樣,有材料學領域、有語音領域、有水下垂直領域、有腦機接口領域,大家是否會發現有一個現象,這幾年開始的硬件科技跟往年是不一樣的,最開始可能大家MP3、MP4,然後筆記本一波,再接著手機一波,現在進入人工智能的時代,現在產品開始變得多元化,在某一個領域發掘的話他可能就會有新的機遇。

你們怎麼看硬件科技創新當中尋求突破點,包括在這種創新過程當中的最大的難點是在哪兒,是技術還是一些其他問題?

鄒翔:其實從創新的角度來講,不能夠是說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要解決一些實際的一些問題,其實像剛剛幾位大家都提到了,在各自的領域里面紮紮實實的解決一些問題,可能這個才會有相應的市場,才能獲得更好的回報,能夠支持更多的創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一方面可能是與自己原來可能從學生時代所學的東西會有一定的關聯,第二個從創始人角度來講,個人感興趣的方向可能會有比較大的關係。

比如說就拿這個柔性的角度來講,從這個信息的角度來講,像剛才大家提到的大數據、5G、人工智能,其實把他最後歸結一下的話,可能有三個類別:人機交互、人工智能、萬物互聯,可能是三個大的圈,我們很多新的科技基本上是在這三個大的圈里面可能在進行深耕,從一個角度來講如果說抓住了一個說消費者的一個痛點,或者是一個行業的痛點,能夠解決他的什麼問題,這個創新從他的一個邏輯性角度來講,可能就是會有一個快速突破的一種可能性。

項歐:那有沒有會發現技術的發展還會受到很多其他東西的限制,比如說你沒有柔性的主板、你沒有柔性的電池,你在形態上你可能就會有妥協,這個其實我覺得就是技術上互相之間被制約的難點發生的問題。

鄒翔: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問題。一個真正顛覆性的創新他可能不是一個點,比如說像柔性屏,他可能不僅僅是材料這一個方向,其實還有包括這里面的電路,包括這里面的工藝。炒一個雞蛋到底什麼時候放油,點多大的火,什麼時候放鹽,可能這個就是工藝里面的一些訣竅和竅門,這要經過很多的這個磨煉。

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比如說從柔性技術一開始我們也認為說,有了柔性屏但是晶片不能夠折疊、電路板不能去彎曲,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去做到真正的極致,我想的話他其實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現有的條件下,我們仍然可以用高通的平台打造這樣的產品,也不需要說晶片一定要折疊。

其實從更長遠的發展來講,當然需要可能全行業,全產業鏈里面可能各個方向上可能都需要有突破進步,14年我們發布了這個柔性屏,應該說全球第一個發行的柔性屏之後其實包括一些晶片的公司,電池、還有包括您剛才提到的可能電路板有一些公司也主動找到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更長遠的合作。

但是如果說這個大的方向上來講合理的話,可能現階段有現階段的做法,再過個5年或者說十年,也許這個行業里面可以看的到柔性可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項歐:那我跳過來問一下俞總,腦力控制這個東西,大家都會覺得神乎其神很懸的一個東西,你怎麼能夠真正讓向消費者的覺得這個東西是有用有價值的,這個我覺得可能是你宣傳上的一個難點。

俞雷:其實我們技術上確實很高深莫測,但是我們在落地上的商業化還是非常的明確,因為我們首先要找到一個大的市場,你要針對我們的消費者要買單,消費者一定要買單,否則絕對只是空中樓閣,這個是很關鍵的。

我覺得我們在商業化和技術方面是一個很好的一個結合,我們哈佛的團隊是非常天馬行空的,因為他們現在技術已經把那個你腦袋里想的東西都能掃描出來,大概有5到6成,你想一個獅子基本能夠變成一個卡通畫的形象,基本他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我們這個完全沒有商業化,這只是一個概念。

但是我們在整個商業化的一個過程中我們還是強調能夠產生現實的消費,能夠讓消費者所接受,所以我們的賦思頭環12月份才剛剛開始銷售,應該講上個月整個的一個招商的一個情況,包括我們的銷售情況還是超過我們的預期的,已經有幾千萬銷售了,這一個月是很罕見的。

尤其今年我們的整個2019年營收肯定會超過7億,這在創業公司里是很少見的,首先有一點當然我們很熟悉市場管道是一個方面,但是另外一點是我們的產品是非常落地的,因為有一個應用你不能有了這個產品沒有任何消費者買單。

項歐:最後講到一個技術的推出和他真正的去實施的那個時間點很重要,然後你的技術和商業化落地怎麼去結合?

李傳剛:我覺得幾位的觀點我是非常同意的,在十五六年以前那個時候手機行業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特別崇拜一個公司,如果各位稍微年齡稍微70年左右,摩托羅拉有一個「一星計劃」。非常偉大的一個創新,一星計劃,全球的衛星,他不是有很多衛星嘛,每個人的手機實際上就是可以全球通用的,這樣的一個計劃。

但是他投入了我記得大概投入了幾十億美金,18億美金還是多少,我忘了這個數字了,最後就死掉了,但是如果現在他提出來,如果現在摩托現在這個階段要推出來會是什麼樣子,我覺得大家可以想像的空間是很大的,我是這樣來看的,我們講創新到底是什麼意思,就是創新這兩個字的背後我們今天所討論的意思是什麼,我覺得是技術創新也好,產品創新也好,最後的話成為為消費者提供價值。

很多消費者買單,使得你這個企業能夠規模更大,你有能力上市成為一個大的企業,你更為消費者繼續創新創造價值,我認為簡單來講就是企業說白了,如果說從創業者角度來講是你要有利潤能夠掙到錢,為什麼有利潤和掙到錢呢?這個是不丟臉的,說這個話,是因為你提供了給消費者的價值,消費者喜歡你的產品,願意額外的付出高價來購買。

我個人覺得我們講的創新背後的邏輯是說,不是說那個源頭的像摩托的十幾年以前的那個源頭的技術創新,覺得好偉大,幾十億美金扔進去了,然後最後死定了,因為沒有結合商業化,沒有結合產品化和商業化,所以如果要我總結我的觀點還是說剛才各位講的,創新的話如果要講終極的創新,最偉大的創新就應該最後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能為消費者提供非常好良好的體驗,能夠持續的不斷的再創新,再為消費者提供體驗。

我認為我們討論的創新是說有了那個源頭技術崇拜之外,應該是技術的產品化商業化,技術的產品化後面的商業化,商業化就成功了。

所以最後總結我的觀點是說,我們所有的創新理念我們必須有一個所謂的隱含的基礎,這個基礎是說我們注重消費者體驗,我們要以消費者為中心,最後的結果是,為消費者創價值,消費者來買單,我認為這個是一個隱含的條件。

項歐:我覺得您說了一句特別正確的話,我都沒有辦法解,但是說到這個東西就剛才在年說的過程中我其實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我想請四位都可以來回答。

你們發現中國式的創新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我這次去逛那個展館,以前你可能水下機器人一家兩家,今天我去看有四五家,五六家,大家可能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就是你可能創新完之後,很快就會被別人跟上來,去抄襲去復制,你的那個獨創性的東西怎麼能夠保證?

魏建倉:正好問到我們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無數次回答過很多的投資者,而且我自己無數次問過我自己,其實很簡單。這個東西憑什麼誕生在你這里,絕不是說是你幸運,但是你在這里一定是有原因的。

另一個來講所有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都是完全站在客戶價值的體系,一個真正的創新者,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因為他以為能賺錢,其實作為一個產業,需要很長時間,需要在系統中做很多的事情,我認為我是一個相當保守的人,我做一個產品之前一定要問自己幾個問題,第一做了幹什麼用,誰來用,誰來買,憑什麼買,買了開不開心,這幾個問完之後其實你的產品基本上已經有雛形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後來你會發現不得已創新,因為你要做到這些有很多東西你需要達到體驗,你是以體驗為目標的,這個時候這些技術有的話拿來用,沒有的話你看看從基本的物理體系里能不能創造,如果說在基本的物理體系內不能創造,那可能需要更多的理論創新,需要更多的大學去研究。

另一個就是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大江在那里,最早有一段時間內無數的抄襲者到處都是,但是看現在能剩下的人是很少的,其實基於這個就跟剛才這位老總說的是一樣的,就是完全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是核心的技術。

李傳剛:我舉一個例子,就是實際上創新你看剛才說了有那個源頭的技術創新,別人都沒有,我單獨有一個創新,剛才餘凱博士也講到說,我有一次跟餘凱博士一起聊的話我也不太讚同他的觀點,他說創業者應該就是做沒有人去觸碰的這些產業,源頭技術創新簡單來講我的理解實際上不對的。

比如說騰訊現在這個小企鵝,現在是5000億美金吧,我最近關注,5000多億美金的市值,可是他剛開始是怎麼來一步一步發展成現在的這樣子,他不是從源頭技術創新,他不是餘凱所講的那個路徑。

然後再看阿里的創新,咱們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他創新的,可是他十幾年以前馬老師他是怎麼樣創新的,Ebey。德魯克這個書里面《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里面就講創新有幾種,一種是源頭創新,還有一個是模仿型創新,模仿型創新是他非常認同的一個創新,所以我是這麼來看。

因為我做過兩次創業,一次失敗,另外一次我是小學在家的聯合創始人,被百度並購了,還不是輸的那麼慘,但是基本上都不怎麼成功。就有一種感受是說,要基於自己的經驗,因為有一些人適合源頭技術創新,但是那是第一步,源頭不要以這個high,你要把他給產業化,這個是技術努力,這個是一個路徑。

另外一個是沒關係的,你去做模仿型創新,就是在原有的市場基礎之上,你怎麼樣賦能讓消費者體驗更好,大家買你的細分產品,買了以後你再繼續去研究,再繼續賦能,再提高一點點,最後你會發現你成了騰訊和阿里巴巴,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講的話,也許的話不一定僅僅是源頭技術創新,模仿型創新也可以的。

項歐:俞總怎麼看,您是覺得是模仿型創新還是源頭技術創新?

俞雷:我覺得我們可能在說兩個年代的事情,因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家不要擔心這些東西,因為技術一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二個看你的商業化路徑,我認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是無往不利的,不用擔心說別人模仿你。

項歐:會不會有一個擔心,大家技術上可能都在前進,但是可能突然如果這個時候資本介入進來怎麼辦?

俞雷:資本不傻,我們還不想讓資本投進來。

李傳剛:我覺得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因為由於這個百家齊放百花爭鳴,本來這個世界就是競爭出現了王者,沒有競爭的都無法順利接班的,都是經過大量的PK,生死之戰幸存下來的才真真正正具備那個實力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所以我們要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從那個角度來考慮你可能會發現競爭者越多越好,這個市場的話就會淘汰那些剛才說的follow的,你是哪個Leader,源頭技術創新,你又做的好,這個最後的市場就是你的。另外這些人刺激你的話,讓你這個團隊天天睡不著覺,那提高你的這個更重要的創新,我覺得是好事。

俞雷:科大訊飛的競爭者應該是BAT。

李傳剛:這個不知道是誰,我們感覺競爭者很多。

俞雷:像您剛才提到這個現象,我覺得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或者辯證的來看,一個好的東西出現可能有很多模仿甚至追隨,甚至是抄襲,它證明這個市場是足夠的好,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是一個比較積極的。

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覺得說作為可能這個原創方企業方可能更多的時候有時候要學會更多的自我保護,能夠做到專利或者說做的這個商業機密的可能還是要盡可能的能夠做到一些保護,大家合理合法的來進行競爭共同把市場做大。(本文首發鈦媒體,整理/李玉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