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只要他判定某個行業有前景,就會大力布局,並寄望在短時間內沖進行業前列,一旦發現決策失誤,就會快速自我否定、轉變策略,無論此前投入多少,當斷則斷。」
像是一個無法擺脫的魔咒,幾乎每年的2、3月份前後,都會如期傳來觀致汽車高層換將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
就在上一周,觀致汽車對外官宣,前日產-雷諾聯盟全球新能源總監矢島和男正式擔任觀致CEO,前英菲尼迪開發總負責人平井敏郎擔任觀致聯席技術官,前日產專家劉強擔任副總裁職務。紅頭文件顯示,李峰被免去觀致CEO/總裁職務,而此時距離李峰接替劉良任觀致CEO,僅過去一年的時間。
從2007年成立至今,這已經是觀致汽車歷史上的第6任CEO,而這一次,寶能主導的觀致汽車,幾乎直接換上了全日籍高管團隊,對此,觀致汽車宣稱的是,旨在進一步國際化,引入日本汽車工業的「工匠精神」和精細化管理理念。
其實,觀致汽車從創立之初,就一直匯集國際化團隊,渾身充滿了西式DNA,管理團隊從德系,到美系,這一次是日系。但BC有些疑惑,試圖絕地反擊的觀致汽車,難道缺少的是工匠精神嗎?
觀致成「高管絞肉機」
最近幾年來,高層的頻繁震蕩,似乎已經成為觀致汽車在業內最大的新聞點。而從2017年底寶能入主觀致之後,管理層換血的速度更是比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於業內人士已經把觀致視為「高管絞肉機」。
在寶能正式收購觀致之後,很快便挖來了曾在北汽擔任過要職的三位高管,其中,李峰出任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兼觀致CEO,鄔學斌擔任寶能汽車副總裁兼研發院院長,蔡建軍出任寶能汽車副總裁兼觀致汽車執行副總裁。
但事實上,外界傳聞擔任CEO的李峰在內部話語權其實並不高,熟悉寶能的一位汽車人士表示:「姚振華對寶能汽車非常重視,大事小事親力親為。」姚振華的「親力親為」甚至細微到,觀致很多小額費用審批,都要經由他親自簽字。
盡管李峰在研發、製造、管理、行銷等方面,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經歷和成功經驗,但有消息稱姚振華的工作作風強硬,對外來高管並不信任,與李峰也不太合拍。
2018年9月27日,時任觀致汽車執行副總裁的蔡建軍在觀致位於上海虹橋綠谷廣場的新辦公地,與媒體進行了一番暢談。但僅僅兩個月之後,便傳出了蔡建軍離職觀致加盟愛馳的消息。在當天的溝通會中,蔡建軍就曾透露,母公司寶能集團的行事風格深深地影響著寶能,並提到由於向兄弟公司前海人壽的經驗學習,觀致上上下下像打了雞血一樣。
為了進一步強化對觀致的控制權,今年1月,寶能集團再次以15.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增持觀致12%的股權,將寶能對觀致的股比構成提高到了63%。另外,在觀致的論壇內已經有傳聞,從五一開始,觀致研發人員將搬遷到昆山,而銷售和市場等部門則搬到深圳,多數人認為此舉可能將引發觀致內部新一輪的人事變動。
「大老板一旦看好哪個行業,說幹就幹,不行再調整。」此前,一位寶能系前員工曾表示,「折騰」是寶能系這些年的常態,「只要他判定某個行業有前景,就會大力布局,並寄望在短時間內沖進行業前列,一旦發現決策失誤,就會快速自我否定、轉變策略,無論此前投入多少,當斷則斷。」
從2017年3月成立寶能汽車,財大氣粗的寶能集團在一年之內迅速地在杭州、昆明、廣州等地連續落子,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汽車版圖」,姚振華的野心是打算用10-15年時間,把寶能汽車打造成國際一流車企。
但很顯然,汽車業與房地產業的發展節奏還是存在本質區別,有些慢熱的觀致,對於玩資本出身的姚振華,已經越來越控制不住內心的浮躁了。
誰來為觀致的產品負責?
今年1月5日,觀致汽車召開了新年幹部大會,李峰在當天的大會上,明確表示觀致要開展以財務控制為主線的「緊日子」工程,和以合約管理為主線的「好夥伴」工程。
事實上,寶能接手觀致之後,一直在大刀闊斧的推進車型的降本項目。BC認為,姚振華突然開始日系崇拜,招募全新的日系高管陣容來接手觀致,與其說是想引入日本汽車工業的「工匠精神」,倒不如說更注重的是後者的精細化管理理念。
眾所周知,由於資源相對匱乏,所以日本人一向善於在「螺螄殼里做道場」,日本的「精細化」管理也由此世界著名,在日本,從馬路邊的售賣機、快餐店、地鐵、企業乃至政府部門,各方面運作都體現出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去過日本的中國人,大多會被其精細化的管理所折服。
日系高管的到來,對2019年急於想在觀致內部聚焦降本增效的姚振華而言,無疑是有點對症下藥的意思。
但說到「工匠精神」,不得不說觀致其實底子相當不錯,一直不缺乏工匠精神。成立之初,觀致研發團隊的人才類型就很全面,設計、技術和工程骨幹主要來自BMW、大眾、捷豹、沃爾沃和福特,幾乎清一色的歐洲品牌,而彼時的首席設計師何歌特和工程執行總監施可都是來自BMW的頂級研發人才。所以當時海外的媒體曾評論觀致深具西式DNA。
一位熟悉觀致的汽車業內人士向BC表示,觀致當時的產品好,是由於研發人員都是歐洲體系出來的,他們當時觀致3對標的是速騰,而觀致5對標的是途觀,產品好歸好,但對接不上中國的消費需求。
如果說多年前的觀致,還存在定位太高、曲高和寡的尷尬,那麼時隔多年,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折騰」後的觀致,其存在的問題就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了。
由於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導致觀致產品線一直未能得到更新,到目前為止,觀致的主營產品只有觀致3和觀致5兩款。2018年全年,觀致累計銷量突破了6萬輛,做到了最近十年來的最好成績,但這份成績單背後,主要依靠的其實是寶能旗下聯動雲租車的訂單銷量。
據公開信息顯示,寶能還向觀致許諾了後續的訂單,在2019-2020年,寶能或寶能關聯公司將每年從觀致汽車採購約10萬輛汽車。但事實上,這種左手轉右手的方式,並不能解決觀致的問題,如果觀致不能在新產品研發和市場化方面破冰,難免最終只會淪為姚振華整個新能源汽車帝國版圖中,一顆無足輕重的「棋子」而已。
而一位曾在觀致就職的人士則不無擔憂地表示:「改革是好事,不過變動太大。新上任的老板一波換一波,都有自己的三把火,完全推翻之前的成果。誰還會願意為產品負責,為觀致負責,為客戶負責?
文/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