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勇:新三板改革要重視老問題出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近在某公眾號里讀到了股轉中心主管近期的重要講話,強調了未來「一條主線,兩個支撐,一個抓手,四大重點」的改革思路,我覺得都很好,期待能很好、很快地推進和落實。

對於這個改革思路,我目前沒有更多的新解讀。我想補充一個題外話:新三板改革推進必須重視化解老矛盾。

我去年春節前夕寫了一篇《警惕失速》的文章,列舉了新三板的一些趨勢和現象。現在看來,這些預測都在成為現實。

新三板市場積累了很多的矛盾,我覺得目前三板發展和改革面臨一個重大的障礙就是歷史積累的問題很難短期出清。這些問題得不到較好的化解,呼喚新的資金入場、新的好企業入駐就比較困難。

1、基金化資金無管道退出

出清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是2014年-2016年,在新三板火爆期間,外部資金參與了很多新三板股票的發行,在股轉中心的統計額上是連續幾年近5000億規模的融資,是巨大的成就。

但是,這些資金很多是基金化的,有到期期限。現在,由於新三板交易不暢,投資機構完全無法做到退出。

這個事情不解決,沒有活水,投資機構難以形成在三板投資的循環,後面矛盾持續積累的結果會演變成很多公司或者公司股東隱形的負債,進而引發企業經營的困難,這是比較危險的。

出清並不是非要當時參與的機構獲利,而是給他們找到一個管道宣泄。虧損是當年投資選擇失誤要承擔的結果,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投資者即便想認輸離場都沒有機會。

以其他市場為例:A股市場由於交易活躍,很容易認輸出場,等待下一輪;信貸市場的出清是有眾多的資產管理機構,跟信貸機構議價打折收購,專業人做專業的事,讓銀行體系資金保持正常的周轉流動。

那麼新三板怎麼辦?這個要如何組織?

當我看到有些三板公司股權在淘寶網上被拍賣的新聞的時候,就不免扼腕:可流通的股份拿到交易場所以外去流通,這是比較悲催的新聞。與其在場外拍賣,倒不如股轉中心主動搞一個創新的拍賣機制,在場內搞資產包交易。

2、不適合掛牌企業的去留抉擇

出清問題之二,是三板設立之初,各參與方對資本市場理解比較膚淺,大量不適合走資本市場發展道路的企業被「勸」了上來。

我覺得要多做一些宣傳教育、多做一些研究,讓這些企業回歸到原來的路徑上去,不要再繼續掛牌。

一直以來,很多人以三板掛牌家數眾多做為顯赫成績,我反而有所保留。資本市場是優勝劣汰的市場,不是簡單的普惠市場。

什麼樣的企業都來掛牌,增加了監管成本,增加了投資機構的選擇成本,我看也帶來了挺大的社會資源浪費。這個問題我覺得值得討論。

所以,在股轉系統加大力度推新的改革舉措的時候,我建議關注一下這些問題,把握好改革時序,新老問題次第解決才能事半功倍。

3、最後提一個細節建議

股轉新近推出了分類指數,意圖是好的,但是筆者使用的某證券公司的行情軟件上是不揭示的。

所以我想股轉本著細致服務的精神,要督促和檢查持牌中介機構這些細節的落實情況,不要形成腸梗阻。

沒有中介機構的有效配合,股轉想做好服務並讓大家有真實感受是很難的。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