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雖然明知道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相比有些不足,但是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依然是越來越多,人們為什麼會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個中原因不外乎這幾點:一是因國家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二是購買新能源汽車能享受到政府的補貼,三是新能源汽車不用搖號,牌照容易獲取,出行不限號,特別是對於經常要使用汽車的人來說,傳統燃油車限行限號直接導致自己外出不方便,這時新能源汽車就能發揮當前的優勢。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止環境保護這麼簡單
無可否認,新能源汽車產業背後最大的推手,就是各國政府。有消息稱,目前歐洲有多個國家都制定了禁止生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比如荷蘭和挪威預計是在2025年,德國、瑞士、比利時預計是在2030年,英國和法國預計是在2040年,瑞典預計是在2050年等等,就連印度都把禁售時間定在了2030年。
中國作為新能源大國,最近工信部官員也表態稱,將針對禁售燃油車「啟動相關研究,制訂中國自己的時間表」。有專家可能,中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可能定在2035年。一時間,新能源汽車大有馬上就要取代傳統燃油車之勢。
當然,各國紛紛推出的禁售時間表,絕大多數還沒有形成正式生效的法令,而更多是一種姿態,表現出各國政府堅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如今在任何議題上都可能撕起來的各國政府,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這件事上,表現出了難得的一致,這多少有些奇怪。
比如,同樣是保護環境,在減排問題上,各國可從來沒達成過一致。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好處,真的是「保護環境」這麼簡單嗎?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事關兩個更重要的方面,一是能源安全,二是技術競爭。
首先是能源安全。如今發展新能源汽車最積極的國家,如中、日、韓以及歐洲各國,都是石油資源貧乏、極度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能在很大程度上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比如中國,石油資源很少,但有非常豐富的煤炭儲備和水力資源,並擁有全球領先的太陽能技術和核電技術。如果新能源汽車可以全面取代燃油車,那麼中國就不會在能源問題上受制於人。
這里順便提一句,很多人說新能源汽車其實並不清潔,因為它雖然在行駛過程中不排污,但發電過程同樣會造成污染,特別是火力發電。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夠全面。
火力發電過程是集中排污,可以通過統一規劃(關停小火電站等)、升級設備等手段對污染進行集中、高效的處理,治污成本比解決上億輛汽車的尾氣排放要低得多。同時,隨著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可以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逐步用清潔能源取代火力發電。
除了能源安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技術競爭。新能源汽車自誕生起,就和兩個最前沿的科技領域密切相關:一是新能源技術本身,二是人工智能,特別是自動駕駛領域。
其中,新能源技術好理解,但為什麼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是和新能源汽車綁定,而不是傳統的燃油車?
這是因為,燃油車在動力輸出時會釋放大量的熱能和振動波,同時,通過燃油轉化而來的電力傳輸不穩定,這些都會對精密電子元件和半導體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
相比而言,純電動汽車才是汽車智能化與自動駕駛的最佳載體。很顯然,想要在智能化領域占據技術高地,各國必然會大力發展以純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車技術短板正在被攻克
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各國紛紛給出極大的政策利好,中國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尤其大:高額補貼、減免購置稅,大城市免搖號、免上牌費、免限行等等,絕對是親媽才有的待遇。
但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即使在這麼誘人的政策條件之下,新能源汽車仍然呈穩步發展的態勢,尚未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拐點。消費者似乎抱觀望態度的多,真正下手的少。不像當年的智慧型手機,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把傳統手機踢出局。
究其原因,是之前上市的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存在幾個仍未克服的「硬傷」:
第一,也為最廣為詬病的一點,就是純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差。某些品牌的純電動車號稱能續航300公里,實測只能續航100多公里,如果碰到路況不好、需要開空調等情況,真是分分鐘要拋錨的節奏。
第二,也和電池技術有關,就是充電時間長。相比燃油車加一次油只需要幾分鐘,純電動車充電動輒十來個小時,耽誤時間不說,遇上急事就麻煩了。
第三,一些重視駕駛性能的車迷認為,純電動車的駕駛性能和操控感不如燃油車。
不過,我們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純電動汽車的相關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事實上,目前市場上有極少數高端純電動車,已經克服了以上幾個硬傷,各方面的表現完全不輸燃油車。
再加上近兩年大陸快速推進充電樁建設,截至2018年12月,全國已建成充電樁60萬個;預計2020年,全國將達到480萬個充電樁,可以輕鬆保障新能源汽車隨時隨地便捷充電。
加上前面提到的純電動車天生與智能化技術的完美契合,國家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可以樂觀可能,新能源汽車全面取代燃油車只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