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讀:如今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大車企為了降低汽車生產成本,只能降低汽車的質量,有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消費者買到的汽車故障率越來越高,於是,選車成了一件非常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了。很多朋友在買車的時候會感到很糾結,手里也有幾十萬,到底買多少價位的車要好呢?接著往下看——開十萬、20萬和50萬的車,各有什麼體驗?行內人這樣說,照著買就行。
在汽車圈,其實廣大司機還有這麼一個「潛意識」,開進口車的會笑笑買合資車的,開合資車的會調侃買國產車的,而開國產車的則會取笑騎車的。這也說明了一個現象,很多朋友開著車會有這樣的一個攀比心理,比比看誰的車更有面子,更值錢。
如此一來,某音里面就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段子:「將BMW開到田里,叫上村里的人都來幫我推車,一人一包某華煙,全村人都知道我開上了BMW,抽上了名煙。」問題來了,面對市面上的10萬、20萬、50萬的車,我們該怎麼選呢?筆者咨詢了不少的汽車評測員,他們給出了下面的一些觀點:
1、先說說10萬級別的轎車,朗逸、卡羅拉、英朗、軒逸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尺寸,B-,外觀上也沒有太驚艷的地方,多數都沒有LED燈,晚上開車還會發現,10萬級別的車大多感覺有些散光。內飾上來看,中控台有濃厚的塑膠味,前排的空間尚可,後排座椅能保證腿部縱向空間有點大,178mm的人頭不碰到車頂就算好的了。
另外,在隔音效果、濾震效果、懸架方面、長途旅行的舒適性等方面真不要提太多要求。軸距超過2米6就OK了,有個前後倒車雷達、車機互聯、天窗就要謝天謝地。
再有,零百加速時間在10秒以上也沒關係,並不代表動力不行,油耗在6升以下,就是好車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堪稱這一級別的標配,如果是台後獨懸的,往往還是雙連桿式的。所以,底盤方面,這個級別的合資車都差不多,開一圈就知道了。
很多人也許喜歡運動性轎車,在十萬級別買思域肯定嫌貴,買昂科塞拉、科魯茲什麼的,雖說能享受一些速度和激情,但在可憐的舒適性上還要大打折扣,很不划算。但對於城鄉之間通勤較多的朋友來說,也還過得去,城區的朋友在10萬價位最好選高爾夫、凌派、軒逸和朗逸。10萬級的SUV,選合資有些尷尬,選長安CS35或者哈弗H6要比較合適。
2、20萬級別,到了這個價位,還是很難選一款豪車,但在合資車領域,可以選到一款非常好的B級車了,從各方面來看,都有了質的提升。7-8秒的加速時間基本算是目前B級車的常態,或許在操控性沒有15萬級運動型轎車那麼靈活,但底盤的紮實程度和NVH水準絕對有類豪車的體驗。
先不說精致典雅的外觀,內飾和配置上就很為人稱道,各種軟質材料可以包裹,觸感非常細膩,真皮座椅都可以有,座椅空間還可以翹二郎腿,中控台的布置有著較好的檔次感。主被動安全配置和科技配置非常多,定速巡航、360全景影像、LED燈,甚至自動剎停等高科技配置的加入,讓車主可以享受到很好的駕駛體驗。
實際上,20萬級別的汽車是多數老司機的選擇,這個價位的車不僅開上去有面子,而且還能兼顧不少的里子。因為這個級別的車型,都有著很多車企引以為傲的生產技術加持,SUV可以選國產的豪華品牌,VV6,可以選合資車的中低配,如途觀和奇駿,轎車可以選國產車中的H5,可以選合資車中的品牌經典車型雅閣或者邁騰、君威。
3、50萬級的車型,到了這個價位的汽車,往往都是BBA的C級車,或者是二線豪車的D級車了,首先,品牌的溢價就決定了這台車的價值。內飾豪華又舒適,各種舒適性配置會多很多,細節方面都能體現豪車的作風,比如物理按鍵全是鋼琴烤漆級。
後排甚至能坐一個300斤的胖墩,杯架、扶手、車載冰箱、真皮+記憶+加熱/通風+按摩的座椅都有,和家居相比,幾乎就差一個咖啡機了,科技配置來看,幾乎市面上有的,50萬級別的車都會有,駕駛舒適性非常不錯。
到了這個價位的轎車或者SUV,已經不想在速度上比爆發力,動力方面比的是平順性、加速夠線性,剎車更穩、過彎道的抓地力更加明顯,濾震+隔音+風噪+胎噪等參數全都控制在一個享受級別。方向盤輕盈,指向精準,超車無壓力,底盤舒適又不失路感,換擋如絲般順滑等等,這些優點都數不勝數。總的來說,奧迪A6L/BMW5系/凱迪拉克CT6/雷克薩斯ES,SUV方面,奧迪Q5、BMWX5和賓士GLA AMG都是非常經典的車型。
結束語:總的來說,買車還得先看看自己的口袋,要知道,有些車雖然看上去便宜,但後期保養費用非常昂貴,這就非常不划算了。比如說凱迪拉克ATS-L,雖說價格比較便宜,但後期的養車費用絕對是35萬-40萬級豪車的標準了,所以說,買車還得量力而行,三思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