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汽車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而汽車本身也複雜的多元體,從電器、機械,再到各部件的匹配與調校,都需要厚實的經驗和技術來作支撐。相比歐、美、日、韓的車企,當前自主品牌雖在車機系統(語音、車聯網等)上取得了不錯成就,但就核心的三大件而論,整體上是有差距的,而這也是急待攻破的「瓶頸」。
對於自主品牌來說,除了憑著執念和熱血去「摸黑前行」,還有一條路徑則是以合資方式進行技術整合——可在嚴苛的市場環境下,迅速提升自身的產品競爭力。這在吉利身上就是最好體現,收購沃爾沃使其在短短幾年內就做到了技術「大換血」,並迅速取得巨大領先優勢成為自主品牌中的領軍者。
2017年,江淮與德國大眾達成戰略共識並成功簽約,這也是繼一汽與上汽之後,德國大眾在國內的第三家合資企業。
據介紹,為了達到德系標準,江淮已投入約2億元對生產線進行了大幅升級——170台Fanuc機器人將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節拍提高到60UPH(工業指標,每小時件數);升級自動化焊接設備提高了車身焊點的強度;超聲波焊點分析儀對白車身進行在線檢測,工作頻率大有提高;藍光自動化檢測設備對部件的精度進行檢測,對存在瑕疵的部件進行實時報警,確保了零部件的品質過關;TLD點控設備對車輛的擰緊點進行實時監控,增強了緊固件的擰緊質量,特別在底盤方面,螺栓的緊固、強化可以有效規避異響;淋雨試驗中,濕度檢測儀對非可視區域內的水點進行覆蓋監測,最大化杜絕了車輛出現漏雨或滲水現象。
不僅如此,在新車質量管控體系上也完全參照了VDA(德國汽車工業質量標準)的標準進行。97項生產工位檢查清單使沖壓、焊接、塗裝、總裝過程的品質與效率都得到了提升,這對新車在品質上的進步作用巨大。
據介紹,除常規的四輪定位、聲學試驗、耐久分析和電子檢測外,工廠每周還會隨機抽樣,對精度(包括覆蓋件)、漆面(顏色,漆質)、焊點進行的檢測。而破膠試驗則是每月開展,用以檢測塗膠質量。
繁瑣的生產與檢測過程只為了企及那高高在上「德系標準」?並不完全是!江淮用重金「自虐」的更主要原因是:能在自主領域中樹立品質新標桿,這對於銷量促進是十分有利的。另外,不斷進步的對手在江淮眼里既是威脅亦是動力——吉利近年來獲得的巨大成功的確為江淮指明了前行方向。
工廠參觀後記:
在對總裝車間的「走馬觀花」中我發現:江淮工廠的自動化程度並不亞於多數的合資品牌。在人員與機器的配合下,生產線十分的井然有序,不時駛過的自動化物料小車也反映出工廠正在開足馬力運轉。
這里劇透一下,廠外的空地上,停放著江淮全新的新能源車。從觀感上說新車的賣相還不錯,但願正式上市後能給出實惠的售價(由於工廠處於保密狀態,沒能拍到新能源車的現場照片,特此說明一下)。
而從積極投產新能源車可看出,江淮已為車市的轉型作出調整應對。而未來,面對市場困境,選擇與大眾合資已成為江淮最重要的生存「籌碼」了。
車輛體驗:
枯燥乏味的數據需在量化後才能體現價值,身為與大眾戰略合作的首個受益品——瑞風S4,在江淮的產品序列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並填補了瑞風S3與瑞風S5之間的細分空白。
同樣定位於小型SUV,瑞風S4的車身長度、高度、軸距均領先吉利繽越,可以說,雖然都是「小學」級別,但瑞風S4至少算個「六年級」水平吧。
外觀上,瑞風S4的設計是較為成熟的,懸浮式車頂、顆粒形中網、雙色大輪轂都增加了整車的品質感。我注意到該車的鈑金覆蓋件,機蓋附近雖然縫隙較大,但好在兩邊都較為均勻。保險杠與翼子板也結合得嚴絲合縫,應驗了江淮對其工藝的精細把控。
進入車內,撲面而來的是濃鬱的自主風格:縫線皮質的儀表台裝飾、中控大屏以及大量的觸控按鍵。是的,當下的自主品牌大都不缺時尚和科技氣息。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瑞風S4搭載了科大訊飛3.5版本的語音識別系統,功能更加完善和豐富。其中,聲源定位功能可精準識別語音來源;多輪對話功能做到了多語句自然交流,對話一次說完一次應答,不必再次喚醒;情節語音功能通過語言能判斷用戶需求,例如「我想透透氣」,車窗就會全部打開,「我餓了」,系統則會搜尋附近的餐廳,十分人性化。至於其他功能,諸如行車記錄儀拍照、APP遠程監測/社交功能、一鍵求救等等也均有體現。
動態體驗環節廠方刻意安排在測試場地進行,這里可模擬複雜路面,如石板路、卵石路、翹板路和減速帶等,以對日常使用中遇見的狀況進行預知掌握。
過程中,卵石路面和石板路面體現出瑞風S4不錯的行駛質感,避震器有效過濾了那些細碎顛顫。駛入更高階的翹板路時,車身開始較大幅度的左搖右晃,而大幅擺動也是在考驗懸架與車身剛性,測試結果值得表揚:多次的往復行駛後,瑞風S4的車身並未出現絲毫異響,說明了除底盤剛性良好外,內飾各個組件也結合得十分精密,其工藝水準的確能獲得一個比較高的分數。
進入操控測試,瑞風S4較硬朗的懸架提供了足夠的支撐性,只要不突破車輛極限,它還是能夠輕鬆掌控的(畢竟是前置前驅)。需要提出的是,現場試駕車的輪胎達到了225/45 R18規格,並帶TESS爆胎應急安全系統,這對小型SUV來說已稱得上是越級裝備了,抓地力得到提升。
另外,這台1.5T引擎雖稱不上強勁,不過動力釋放卻足夠的順暢,並沒有明顯的渦輪介入感。據官方數據顯示,瑞風S4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為9.8秒,從該車的定位以及跟其它同級車比較的話,能做到此數據也算不錯了。與之匹配的6MT變速器換擋行程較長,手感並不突出,好在也沒有大的槽點。
其他便利、舒適和安全配置等環節上,瑞風S4也達到了同級主流水準,如主駕電動座椅、後排座椅整體放倒、帶自動駐車功能的電子手剎、倒車全景影像、TESS爆胎應急安全系統、TPMS胎壓監測、車身穩定系統、高剛性車身等等都有配備。
雖然只是短暫體驗,但瑞風S4的動態表現仍給我留下了比較好的印象,其中在關鍵的匹配調校方面,大眾技術人員給予的支持是顯而易見的。
駕仕結語:
雖然我認為江淮在宣傳上略有些「浮誇」成分,不過至少證明它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前行,這點通過試駕瑞風S4,我也多少有了些體會——瑞風S4優異的車身剛性、抑跳性良好的避震、動力釋放均勻的引擎都是典型的「歐系特點」,大眾的技術注入並非是噱頭。
在品牌戰略方面,江淮後續車型的設計研發也將由大眾工程師全面參與,甚至在目前階段,個別新車也被送到了德國進行檢測調校。相信不久的將來,江淮的用戶便能體會到技術「吸收」帶來的豐厚成果了。同時,在主觀意識上也提升了用戶對產品的信賴度和對品牌的認同度。
所以,江淮這一步是必須跨出的,或許也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徑了。
文|托米
圖|托米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