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1張

「你們知道現在90後的人均欠款有多少嗎?有12.7萬!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催債這一行的職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2張

劉君上了兩天課後,還回了工牌,他說:我的性格還是不適合做這份工作。

培訓導師問劉君,是不是總會同情債務人?他說是的。他主動朝導師握手,導師說,你不然再在這兒坐一會兒吧。劉君聽出了逐客的意思,走了。培訓室內登時一陣沉默。小鄧拿起了手機玩。幹過兩年多上門追債的蘇哥枕著手臂,歪歪扭扭地斜在椅子上,一臉不屑。

他直起身,似乎有話不吐不快,但又斜身躺下。接著又直起身,終於開口,他說:這種人啊,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做老板,還是會被人宰掉很多錢的那種,要麼就做個拿死薪水的普工仔啦。

這家公司距離我的住處有十多公里,每天通勤時間至少三小時,在早晚高峰期就是四小時。

並非催收的工作難找。事實上,在招聘軟件上輸入「催收」或「風控」關鍵詞,類似崗位有一大把。但如今有能力招「外訪催收員」的公司,確實不多。

所謂外訪員,是指上門追債的催收員。蘇哥做過兩年多的外訪,每天通勤時間兩小時。如今換工作,還是近兩小時。

蘇哥回不去以前的公司。他一個多月前辭職,而辭職的人在之後六個月內不得再入,這是「行規」。

劉君應聘這家公司的原因,聽來有些離奇。他今年34歲,從前在縣城里的一家採購公司混吃混喝,油水足夠。但從去年開始,前公司的經營慘淡,他每天都接到債權人的電話,要求公司還款。因為這段經歷,辭職後,他想不如從一個被追債的人,轉而做個追別人債的人。

「外訪」崗位因為稀缺而難得,使人不得不忍受著通勤時長,以及早高峰期時沙丁魚罐頭般的公車。第一天,擠上公車便用了我半個小時,車子一趟一趟進站,車上的人已經被擠到門口,根本沒有下腳之地。而蜂擁前往的人群中,也僅有一二人貼上去。車門關閉,絕望的人圍著站台,等下一輛車。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3張

這讓我想起一個不很貼切的詞:無望之往。

最終擠上了車,前後貼著的身體無需把手,一路搖晃的車廂中混雜著各種氣味。有人昏昏欲睡,我身旁的小哥騰出手,點開一則資訊,是女演員在不同古裝劇中的扮相對比。

第一天,我毫不意外地遲到了二十多分鐘。人事嚴厲說道,你再這樣遲到絕對不行,接著拿出了請假條。在這家公司,遲到一分鐘也算一小時,超過一小時的,就算請假半天了。——如果不請假,那就叫「曠工」。

高壓下,我很快練出了擠車的本領,到第三天,已經能夠擠上到站後的第一班車。算一算,距離抵達公司的時間還有些餘裕。頓時心內幸福感洋溢。

也因為在上班點前到了公司,我才知道,原來公司職員個個都得提前到公司,這是不成文的規定。主管在前帶頭,員工站隊喊口號。——我們的狀態是?——好好好,非常好。——我們的狀態是?——齊心協力,開創未來。沖沖沖。

九點到了,喊完口號的職員正式開始工作。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4張

通過了面試的公司新人,都要接受這三天的培訓。

導師是個年輕人,西裝筆挺,對他而言,培訓是無限循環的三天過後又三天。他說,一個月中幾乎每天都有新人來,他只能不停地講課。這也意味著,公司里每個月都有老員工走。

劉君和我是同一天開始培訓的,到第二天,蘇哥和小鄧過來接受培訓。在這件四四一十六平米的培訓室內,關於責任、良知、道德與為人性格的爭辯討論,以不同的形式一再重復地演繹著。

導師打開培訓課的PPT,他介紹,我們這家公司主要是處理兩家銀行的信用卡壞帳,以及一些個人貸款。他說:你們知道現在「90後」的人均欠款有多少嗎?有12.7萬!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這一行的職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銀行是以放貸盈利的,放多了,會出現還不上的情況。但是處理這些不良資產,對銀行來說,會觸及到它的聲譽問題——我們催收公司就是處理這些問題的」。導師說。

根據導師所講,催收工作的原理整理如下:

催收公司會承接來自銀行的訂單,這也是它最大的訂單。在銀行發來的資料中,信用卡用戶在申請時所提供的信息都會出現,催收員工作的第一步是「核資」,確認這些信息是否有效。接著「查找」,從外圍開始,收集補全債務人信息。最後「談判」,督促其還款。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5張

對於債務人來說,有兩個概念尤為重要:「手次」和「催收期限」

銀行發來的訂單,會對催收公司限制以一定的期限。首次委托出的訂單叫「前催」。第二次委托出的訂單(前催過後依然沒有還款的訂單),叫做「一手」。類推下去,叫二手、三手……而「催收期限」,是指催收公司在操作這些訂單時,被規定的時間。

一般來說,前催的期限是三個月,一手是三到六個月,二手六到九個月,三手則一年以上……五手在兩年以上。

在一般的社會新聞中,被催收機構困擾得煩不勝煩的債務人經常投訴,稱自己還款了一部分,但沒多久又被催收,且換了一撥人,由此質疑催收工作的規範性。其實這只是意味著,你的帳單已經被委托給下一個「手次」。

對催收員來說,催收期限是一種壓力,但有經驗的人會將之變為一種策略。

「比如我做催收的時候,有一次,訂單很快到期了,我已經知道這人沒錢了,就他姐姐還有僅剩下的一萬塊」。導師頗為得意,他說,這訂單很快就是別人的了,這時候對他姐姐重度施壓,說先把這一萬還上,避免之後的一系列後果,只要還上,他可以回去幫忙申請減免政策。於是,這一萬到手了。

事實上,訂單轉手後,催收員再也不會接觸這個案子。等到當事人再被催收,已經是另一家催收公司了。

「我也沒說錯啊,可以申請減免,又不是一定會去申請,更沒說一定申請下來」。導師對我們笑道。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6張

於我而言,最意外的是,催收員在工作中,第一通催收電話從來不會打給債務人本人。

銀行發來的債務人資料,約有一半的信息已經失效了,這是債務人逃避帳單時的常見手法。導師教道,催收員核資、查找,先借助「六大門派」:派出所、政府、計生辦、村委會/居委會、衛生院/衛生所和民政局。

值得一提的是,聯繫計生辦或村婦女主任等人,是為了查清債務人的孩子的詳細情況。

「前期,你查找到的債務人的信息越多,對你之後的談判就越有利」。導師說。一圈摸查下來,對有工作的債務人,催收員第一通電話即致電公司,並找到債務人的主管,說明該人員的信用信息。如果債務人沒有工作,催收工作也是從家庭父母、夫妻、朋友、同事等外圍處入手。

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被追債了,那麼他可能是在自己的熟人圈中最後一個了解到情況的人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7張

裹挾著壓力,催收人員最終致電債務人,同樣有幾套精準的施壓話術。遇到講人情、哭窮的債務人,催收人員會著重強調法理,告知如果不還錢,他將面臨怎樣的後果。——這是不明說的,例如:「X先生,這個案件如果進入司法程序,強制執行的時候你就沒有選擇了,而且那時候會有怎麼怎麼樣的處境,你明白嗎?」

但債務人如果了解司法,知道強制執行的前提是有「可執行資產」,這一套就不管用了。這時,導師建議該打「情感牌」,比如面對那些寧可坐牢的債務人,催收員則應說:你進去坐牢了,出來還是得還,而且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會怎麼樣呢?

分歧無可避免地出現了。

劉君問道,如果債務人的確是沒錢了,他的家人也無法為其代償,這還怎麼催?導師只是笑,他說自己做過幾年催收員,真正拿不出錢的人很少,不願意幫助債務人的父母也很少。而且,「你這麼問,我只能說你的工作態度不對,你要知道你是在為誰工作,維護誰的利益」。

這套說辭,顯然不能說服劉君。在兩天的培訓中,他不止一次問,對方沒有錢,確實很慘,你看見他的家人小孩活得很窮,這個時候,真的要繼續催債?

「我曾經也在很多時候同情過債務人,但我後來發現,我總是被騙」。導師這樣回復了劉君。

討論延伸至催債手段的壓迫性,此時蘇哥坐不住了。他回問劉君:他(債務人)借錢的時候,想到了今天會在這種處境中嗎?你同情他,但是他借錢消費的時候、享受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會同情他?他不還錢,你的薪水就發不出來,這時候誰會同情你呢?

劉君無言。他告訴我,這兩天想著這份工作,他是否該做,每晚想到凌晨二點才睡,今晚回去會再考慮一下,「如果我真的可以克服做人的良知,自己的良心,那麼我可以做」。

次日,他辭去了工作。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8張

作者 |鞍方

新媒體編輯| 榮智慧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GINNY

(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改革開放40年最佳讀本

洞察中國未來政經大勢

掃碼購買,快遞包郵。

歡迎機關、企事業單位團購。

團購熱線:020-61036188-7062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9張

快遞到家,享受最佳閱讀體驗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10張

點擊發現更多好文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11張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12張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13張

點擊發現更多好物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14張

把良心按在地上,我出門催債去了 職場 第15張

覺得文章好,點讚一個唄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