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未分類 第1張

文 | 墨克

黃金,作為人類歷史上價值穩定的硬通貨,一直備受青睞。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民間黃金儲備量已達萬噸,整體估值近3萬億。

曾有一批互聯網玩家和巨頭,在2014年就進入了黃金市場,開創了「互聯網黃金」模式。

但最近,監管出台了相關文件,對互聯網黃金、黃金產品都做了定義。

互聯網黃金行業開始了洗牌和整改,但同時,跑道和路線也被劃好了。對於真正的好玩家來說,這反而意味著叢生的機會。

這個3萬億的巨大市場,才剛剛被激活……

01入場和退潮

2018年12月,監管部門發布了關於互聯網黃金業務管理的暫行辦法。

辦法中規定,黃金產品僅限金融機構、國務院和金融監管部門批准成立的黃金交易場所向市場提供,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向市場提供黃金產品。

「這意味著,互聯網黃金的出路,可能只剩下代銷這種方式了。」資深黃金分析師肖磊對互聯網+黃金的出路,頗為擔憂。

在暫行辦法出台後,有業內人士統計,市場上剩下的互聯網黃金平台,已經不到10家。

「對於行業來說,這其實是真正的好事。」互聯網黃金頭部平台「黃金錢包」的聯合創始人張晶,卻毫不悲觀。

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了轉型之路。

「其實早在去年5月,監管出征求意見稿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想轉型之路怎麼走了。」張晶稱。

「我們在7月就和平安銀行達成了合作,12月份暫行辦法出來後,我們做了一些條款的調整。」張晶表示,預估幾個月後,全新的產品就會推出。

黃金,在金融中的地位一直不可動搖。而互聯網+黃金的模式,也曾紅極一時。

從2014年開始,市場上就出現了一批互聯網玩家,譬如黃金錢包、黃金管家,等等。

「2015年股市低迷,P2P行業也出現了負面消息,引發了人們心中強烈的避險情緒。」肖磊認為,這恰好成為了互聯網黃金髮展的一個機會。

到2016年,互聯網黃金迎來了一波熱潮。當年,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從年初到11月份,國內金價上漲30%,諸多投資者進入。

各種各樣的互聯網黃金平台,在那個時候紛紛登場。肖磊表示,在最高峰時,此類平台的數量達到了四五十家。

網信、陸金所這些互金巨頭,開始推出自己的黃金產品,企圖分一杯羹。

與此同時,巨頭系也加入了戰局。

2017年初,微信所推出的「黃金紅包」,更是將互聯網黃金這個概念推向了最高點,甚至連騰訊CEO馬化騰都親自出來站台。

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未分類 第2張

但知情人士透露:「黃金紅包在推出不久之後,就被監管層以窗口指導的方式叫停。」

此後市面上確實再沒看到黃金紅包的消息,但這依然無法阻擋巨頭們對黃金的熱情。

它們開始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黃金產品,如阿里存金寶、國美黃金、騰訊微黃金、京東京生金等。

互聯網黃金這個概念慢慢出現,但其中的各家企業卻良莠不齊……

02創新與危機

對當時進入這個領域的互聯網黃金玩家來說,黃金理財,是一個核心模式和賣點。

它的出現,有其自然邏輯。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目前為止,大陸民間的黃金存量已超過萬噸,個人黃金消費也在以每年1000噸的增量持續上漲。

但是,這些黃金很難流通。它們大多被原封不動地存在家中。

這種「藏金於民」的行為,讓價值3萬億的資金在沉睡。

用戶想把黃金變現也很難,除非包裝完全沒有拆開,和購買的時候一模一樣,否則銀行很難鑒別和兌現。

因此,用戶只能將其折價賣給金店。

一邊是民間黃金難以流動,另一邊,金店對黃金卻是極度渴求。

金店通常都擺滿了黃金,但金飾品不可能快速出貨,假如金店將店鋪內的黃金全部買斷,再賣出的話,將需要一筆巨額資金。

這就是珠寶行業的巨大掣肘——需要巨大的現金流。

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未分類 第3張

張晶稱,全國這樣的中小金店「多達10萬家,每年需要的資金是100億」。這還不包括黃金產業鏈中的批發商、工廠、珠寶店等需要的資金。

「所以我們想到了一個模式:將用戶的實物黃金收上來,再出租給這些金店,用戶可以得到一些租借的利息。」張晶稱,這就是黃金錢包最早的商業模式。

這樣一來,能增加黃金的流動性,將沉淀資金激活。

而獲取黃金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開設線上業務,用戶可以通過網頁直接購買黃金,再出租給金店。

另一種就是與線下門店合作,為用戶提供存金服務。

在黃金錢包之後,出現了不少模仿它的平台。

「但很多平台只是打著黃金理財的口號,其實和P2P沒什麼區別。」多位從業者稱。

在黃金理財盛極一時時,「1元即可參與黃金理財」「開戶即送0.2g黃金」等宣傳語滿天飛。

用戶可以在這些平台上開設帳戶,買進賣出,並獲得年化4%-13%的收益。

以此前黃金盈家提供的「穩贏金」為例。平台聲稱提供產品保值處理,客戶不承擔金價波動風險,但並沒有說明資金流向。

這樣的產品邊界,確實有些模棱兩可,讓人生疑。

而採用這樣的玩法,無疑存在巨大的風險。

用戶投的錢是否開了黃金帳戶,是否買了實物黃金,黃金是否被金店租借,這些都未可知。如果這些都沒有做,「黃金」就只是噱頭,平台的本質還是P2P。

如果用戶真開設了黃金帳戶,又涉及平台是否違規的問題。

因為此前,黃金的所有交易、結算,僅能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中心和銀行完成。

而當時,平台自己的黃金帳戶,卻能進行支付、清算,自行進行黃金交易。

創新派的創新,慢慢變成了打擦邊球,而巨頭系卻選擇代銷和導流平台,開始給銀行的黃金產品導流。

比如微信推出了「騰訊微黃金」,用戶可以在上面直接購買黃金,但背後的產品提供者,卻是深圳工商銀行。

巨頭系、創新系、擦邊球系,都混雜在互聯網黃金市場中。在失控之前,監管就讓其及時剎車……

03未來之路

監管政策的出台,讓互聯網黃金的亂象戛然而止。

一些玩家覺得無法再打著黃金的噱頭玩理財,自動退出了市場。

悲觀派認為,互聯網黃金再無機會。

但張晶卻不這樣認為。

「監管政策的出台,就是要讓行業歸位。」他表示,金融機構應負責黃金帳戶的監管,而互聯網則去負責獲客、市場教育和落地,這才是「各取所長」。

在這個基礎上,他們要做的第一點,是推動銀行覺醒。

「盡管我們覺得黃金市場很有想像力,但很多銀行還沒注意到。」張晶稱,目前銀行並沒有大力推廣黃金產品。

比如,銀行在線上頁面,確實會有黃金產品,但它們通常藏得比較深,都是在二級目錄內。

客戶去銀行辦一張金融卡,極為簡單,甚至不花錢,但去銀行開設黃金帳戶,程序會複雜一些,且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我們想推動銀行開設黃金帳戶,讓它變成一個基礎設施,像開金融卡一樣方便。」張晶說,實際上,黃金帳戶後面可以衍生出很多黃金產品,價值不可小覷。

第二點,就是用戶教育。

老一輩對黃金有特殊的「執念」,覺得拿著一些金銀首飾,才有安全感。

騰訊信息可視化實驗室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中國人每年消費約1000噸黃金,是美國的6倍,總量約占世界黃金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未分類 第4張

5年前,中國大媽狂掃黃金。有媒體預估,在10天里,大媽們搶購了300噸黃金,花費約1000億人民幣。

由此可見,老年群體對黃金有著偏愛和強大的購買力。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是,年輕群體對黃金的投資意識還未覺醒。

「其實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黃金是一種避險資產,應該進行一定比例的配置。」張晶稱,這個市場的潛力很大,要慢慢教育用戶和進行開發。

而第三點,才是正常的代銷和獲客。

現在的線上導流,不再是在平台上直接開設帳戶,而是直接跳轉銀行的開戶界面。

而線下導流,就是與線下門店合作,為個人用戶提供「存金」服務。

「我們現在在北京有10多家合作門店能驗金收金,這一系列流程已經標準化。」張晶稱,這個活比較苦和累,他們可以幫銀行做。

這也是互聯網公司的一個定位:做基礎服務設施建設。

到底是金融,還是科技?

在黃金領域,這個界限,已被劃得清晰無比。

在這個過程中,劣幣被驅逐,良幣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早早劃好跑道,對於行業來說,其實是真正的好事。」多位黃金行業的從業者認為,面對這個3萬億的黃金市場,行業終於在軌道內開始了真正的良性競爭。

☆ 一本學院 ☆

個人信貸需求不減,如何更高效地搭建全流程系統?

一本學院傾心設計「從零到一搭建個人信貸系統」特訓營,特邀資深實戰導師,分析監管走勢,分享乾貨,共尋發展出路。寶貴學習機會,提前把握!

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未分類 第7張

本文為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未分類 第8張

30萬億黃金藏於民間,監管剛劃好跑道,這裡將商機叢生嗎? 未分類 第9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