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自從前任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2018年底表態鼓勵私募股權基金入市以來,PE大軍抄底A股已經愈演愈烈。
2019年1月24日,麥捷科技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深圳遠致富海電子信息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將以12.5 億元現金,從原控股股東手中接下26.44%的股份,成為新控股股東。深圳遠致富海電子信息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的GP,正是深圳知名PE機構遠致富海。
2019年1月22日,隆華科技披露,其原控股股東已將5.46%的股份轉讓,接盤者河南高創是一家河南省財政廳控股的PE機構。
2019年1月21日,東方網路披露,南通東柏文化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取得公司控制權。南通東柏文化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背後主要出資者是地產集團、PE機構和財富管理公司。
更早之前,2018年底,鼎暉投資成為新大洲A第一大股東,KKR的控股子公司拿下華誼嘉信控股權,東方富海宣布光洋股份控股權。
據統計,2018年有近20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2019年這一趨勢繼續延續,到目前已有十餘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而在接盤上市公司的各路大軍中,PE基金也是主力之一。過去兩個月間,被PE機構接盤、擬接盤的上市公司一個接一個。可以期待,接下來還會有更多上市公司被PE機構舉牌、收購,以上絕不會是PE機構進軍A股的全部。
據投中網了解,麥捷科技僅僅是遠致富海拿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還有多家上市公司並購正在運作中。
風向已變,市場呼喚PE機構
PE收購上市公司並非新鮮事,在這一波集中浪潮出現之前嘗試者也從未斷絕。過去幾年中,老牌PE如信中利、IDG,新銳機構如中鈺資本、樸素資本,都曾入主上市公司。還有的PE機構在A股上大規模屯「殼」,如中科招商、宏天元創投。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過去的案例並非全都結局美好,甚至於出現了不少一地雞毛的慘劇。最近的一個案例是,2019年1月4日婁底中鈺持有的金字火腿全部股票被司法凍結,起因是股票質押爆倉。
追究原因,PE機構入主上市公司之後通常伴隨著資產重組,而在過去幾年嚴監管的大氣候之下,往往難過證監會這一關,淪為重組困難戶。而在市場輿論這一面,PE機構也被指喜歡溢價裝入「體外資產」,搞利益輸送。
2018年以來,A股行情萎靡,監管的態度開始大轉向。原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2018年底通過新華社表示,鼓勵私募股權基金通過參與非公開發行、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等方式,購買已上市公司股票,參與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同時還鼓勵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幫助有發展前景但暫時陷入經營困難的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困境,促進其健康發展」。
這一表態,讓PE尤其是並購基金大有久旱逢甘霖之感,紛紛期待一個大並購時代的到來。一位PE機構合夥人向投中網表示,2019年會是並購的好時候,過去被壓抑的需求有望集中釋放。
從目前的幾個案例來看,這一波PE機構進軍A股,很好的回應了劉士餘去年的講話——不是「野蠻人」,而是「白衣騎士」。東方網路、新大洲A、光洋股份、麥捷科技等公司在宣布實控人、第一大股東將變更之後均迎來了一波大漲,光洋股份甚至連續拉出八個漲停板。而這些公司此前或多或少面臨著一些困境待解。
商譽減值、股票質押兩大地雷
鼎暉投資成為新大洲A的第一大股東後,面臨的就是令人頭疼的爛攤子。2018年12月10日,鼎暉投資通過受讓新大洲A的控股股東尚衡冠通的股份,間接成為新大洲A的第一大股東。僅僅一個月之後,尚衡冠通持有的新大洲A全部股票就被法院凍結,原因是原實控人用它做抵押借了錢,現在還不上了。
難題還不止此。在原實控人的運作下,新大洲A過去幾年轉型牛肉加工,收購了南美洲的多家牛肉加工企業。結果是2018年前三個季度新大洲A虧損近5000萬元,面臨嚴重的經營困境。接下來新大洲A該向何處去,迫切需要鼎暉投資回答。
無獨有偶,東方網路面臨的情況也類似。東方網路,原本是一家以計量器具製造為主業的公司,2014年之後向影視行業轉型,進行了總價數十億元的一系列並購。2018年又四面開花,先後籌劃並購醫院、圖像AI公司。然而,從2017年開始收購的公司業績突然下滑,造成東方網路的業績也斷崖式惡化,當年虧損2.7億,還因為修改業績遭到深交所公開譴責。2018年前三季度,東方網路繼續虧損,如果業績無法改善,恐怕要帶上ST的帽子了。
遠致富海並購的麥捷科技情況稍好。因為收購的資產質量不佳導致數億元的商譽減值,麥捷科技在2017年出現了3.7億元的巨額虧損。與此同時麥捷科技也面臨股票質押困境,現控股股東已經質押了90%以上的股票。不過麥捷科技在2018年業績好轉,扭虧為贏。隨著5G臨近商業化,2019年以來5G概念股已經漲了一輪,其中就包括麥捷科技。在收購案中,遠致富海表示將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橫向縱向深度拓展 5G 移動通信產業鏈,與現有的產業布局發揮協同效應。
細看被PE機構接盤的上市公司,不少都暗藏地雷,尤其是商譽減值、股票質押這兩顆目前在A股上相當普遍的地雷。PE機構接下這樣的上市公司之後如何扭轉困局,不重蹈「先烈」們的覆轍,會是後續最大的看點。
不是所有公司都值得救
統計顯示,相比於2015年之後的最高價,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近100家跌去了九成市值,超過1000家公司跌去了八成市值,90%以上的公司股價腰斬。與一年前相比,現在的A股上市公司可謂白菜價。而A股承壓,PE機構馳援,對市場而言無疑也是重大利好。不過,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認為,應該救急不救窮,大部分公司其實是不值得救的。
前面提到商譽減值和股票質押,是不得不防的兩顆雷。Wind統計顯示,目前A股上大股東疑似觸及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超2萬億元,未平倉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另一方面,通過兼並收購形成的商譽總值也超過1萬億元。
張維認為,在過去幾年的盲目樂觀之下,很多上市公司一面用股票質押融資,一面大量做收購兼並,浮躁地維護市值,1萬億元的商譽是資本市場可能出現決堤的「懸河」。在這樣的情況下,各路資金馳援上市公司,也可能面臨一些難題。目前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有些公司剛拿到了(政策性)紓困資金,大股東轉手就清倉式套現離場。一些被接管或收購的上市公司,其實基本面並不太好。
張維表示要用ROE、利潤增長率、負債率、PE倍數等指標篩選上市公司。負債率不能太高;ROE應大於10%;過去三年的復合利潤增長率應大於15%;商譽不能過高,否則意味著大量業績是通過收購兼並來催生的;同時PE倍數也應該合理,低於歷史的平均值。如果用這把篩子篩一遍,A股上值得救的公司並不太多。
來源:投中網(ChinaVentur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