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今年達120億美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由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以下簡稱「植食聯盟」)主辦的「中國人造肉行業發展及政策研究座談會」日前在北京舉行。新京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預計2019年達到120億美元,2025年將達到280億美元。國內「植物肉」研發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可快速生產並替代一部分傳統肉制品。相關監管部門也表示,將會給予「人造肉」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

專家還建議,應對「人造肉」類別細分梳理,明確不同種類,建立相應監管標準和體系,同時做好公眾科普工作。

專家稱市場規模2025年達280億美元

隨著消費者健康、環保意識加強,生物技術的成熟完善,「人造肉」今年成為當紅產業,不僅國際食品巨頭紛紛布局,國內企業也開始涉足,並已向市場推出產品試水。業界認為,「人造肉」行業將在全球範圍進入高速發展期。

座談會主持人、植食聯盟秘書長薛巖對「人造肉」命名與分類、食品安全性、營養等方面做了詳細闡述。「人造肉」產業研究專家、谷孚咨詢總經理苗夢曛表示,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預計2019年將達到120億美元,2025年將達到280億美元。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有調查數據顯示,74%的消費者願意接受「人造肉」,為全球最高,這得益於中國有食用肉類替代品的傳統飲食習慣。

苗夢曛稱,從產業角度來看,在美國,1公斤加工肉類的價格為7美元,而「人造肉」的價格為15美元,二者的價格差距在縮小。從長遠來看,後者的製造成本將遠遠低於加工肉類,且不會受到動物疫情的影響,包括泰森、嘉吉等國際肉類企業已經開始涉足「人造肉」市場。

  「植物肉」研發技術較成熟

作為國內「人造肉」領域的科研專家,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李健介紹了他參與的「人造肉」中「植物肉」類別的研究情況。李健認為,「植物肉」研發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植物肉」可以快速生產並替代一部分傳統肉制品。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如何更好體現「植物肉」的科技價值,改善產品品質以及提升其類似肉類產品的口感,以此將其與傳統的豆制品區別開。

在李健看來,「人造肉」作為新興產業備受關注,希望有更多力量進入這一領域,以促進相關食品產業的升級轉型,改變以往低附加值、僅靠規模化盈利的發展途徑。而「人造肉」的發展,在監管方面也需要相關標準的完善。

在「植物肉」之外,「人造肉」中還包括「細胞肉」。國內「細胞肉」公司Avant Meats首席執行官陳解頤對「細胞肉」培育所需要的細胞株、培養液、支架等重要技術環節進行了講解,從經濟、環保及健康等角度介紹了「細胞肉」的優勢,並對政策、監管方面提出了建議。

  監管部門稱給予相對寬鬆發展環境

目前,國內對「人造肉」的監管還處於相對模糊地帶。此次,監管部門和行業代表均提出要對「人造肉」加強監管,以便相關政策、標準等早日出台。

植食聯盟秘書長薛巖提出,「人造肉」作為新生事物,在前期想要獲得良好發展和消費者喜愛,需要好的引導和規範。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孫君茂表示,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標準的護航。希望行業相關專家對「人造肉」行業發展建言獻策,包括政策研討、標準編制、未來標識標籤精準營養等方面,促進行業未來健康持續發展。

在政策環境方面,與會監管部門代表稱:「面對這種新業態、新工藝,政府監管部門將採取審慎、包容態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會給予一些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

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馮文煦表示,應該明確「人造肉」的具體類別,建議以「素肉」、「植物蛋白肉」、「細胞培養肉」三類進行細分,便於對消費者的宣傳以及配套相應的生產標準和監管標準,促進行業發展。

>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今年達120億美元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