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8 年,中國汽車市場遭遇了罕見的寒冬,銷量十幾年來首次下滑。車企、經銷商、車主焦頭爛額忙於自救的同時,也在盼望利好政策的出台。
就在 2019 春節前夕,國家終於出手了。1 月 28 日,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 年)》,其中促進汽車消費是政策特別關照的重點。
2018 年,國內外經濟環境整體呈現頹勢,中國美國這些大經濟體一個都沒跑了。大陸去年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了 6.5%,增幅比 2017 年下降了 0.8%。由於收入增幅沒能趕上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增幅,所以居民的消費傾向出現下滑態勢也是正常。
根據國家統計局給出的官方數據,2018 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回落了 1.2%,這里面汽車類商品造成的增速落差高達 0.8,換句話說就是因為汽車類商品拉了所有商品的後腿,才使得這個數據回落,不難看出汽車消費對整體居民消費影響之大。所以擒賊先擒王,要想推動居民整體消費的增長,得先收拾好汽車消費這一塊。發改委此番重點在刺激汽車消費上發力,也是希望以此為支點一舉穩住商品消費的大頭。
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的汽車保有量是每千人 800 台,日本歐洲大概在每千人 5、600 台,中國的發展速度遠遠高於美日歐,但千人汽車保有量只有 170 台左右,所以市場不是問題,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挖掘出來。
比如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本身汽車保有量就近乎飽和,所以各大城市接連出台限購先行措施,導致新車消費出現大幅增長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擴散到農村地區,還是有廣大市場的,所以新政策中特別有針對農村地區汽車消費的條款,可謂是對症下藥了。
這次出台的刺激市場的新政策中,涉及到了汽車消費問題的措施共有 6 條:
1、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
2、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
3、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
4、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
5、促進二手車交易;
6、優化限購城市車輛限購管理措施。
發改委政策出台之前,網上一直有種說法,說最希望看到的國家出台一些類似於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之類的刺激手段。這 6 條措施對市場的直接刺激力度雖然明顯低於預期,但發改委的目的並不在於簡單粗暴地直接擴大銷量,而是想要優化消費結構、引導消費方向,相對緩和地介入並調整消費市場。
具體到消費者層面,則完全可以依據這 6 條新政策重新規劃 2019 年的汽車消費計劃:
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應該把重點集中在老舊車報廢更新和限購管理措施優化方面。比如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的舊車,這樣在購買新車的時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優惠和補貼。而在已經限購的城市和地區,則很有可能適度重啟往年廢棄的購車指標,對於還在排隊搖號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絕好的消息。
到了三四線城市及城市周邊農村地區,政策主要扶持的點在於汽車更新換代和皮卡進城。比如農村地區消費者可以選擇報廢三輪汽車,購買 3.5 噸及以下貨車或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這樣可以享受政策補貼。這條措施有點類似於之前的汽車下鄉。
而皮卡進城的政策則會在原有的河北、遼寧、河南、雲南、湖北和新疆 6 省區基礎上繼續擴大放開範圍,一方面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也為皮卡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
而二手車、新能源相關的政策則是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需要重點關注的。一方面政策有意在二手車交易方面給予扶持,二手車經銷商能夠享受到增值稅從 3% 減到 2% 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則是針對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推出的產品綜合性能越先進,能夠享受到的補貼越多。
當然,發改委給出的 6 條措施只是為 2019 車市給出了一個調整的大方向,實施的時候還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來區別對待。
對於汽車企業來說,發改委此次頒布的 6 項措施可以說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產品研發和銷售策略的思路,諸如將重點布局農村市場,開發有競爭力的中低端車型;而自主品牌則需要想出應對策略,從而更好地與價格不斷下探的合資品牌競爭市場占有率。
政府的頒布刺激政策,歸根結底目的還在於加熱此前被行業寒冬所冷卻下來的消費潛力,2018 年年末,多家投行結構給出的預測顯示,雖然 2018 年整體下行,但中國車市將在 2019 年下半年迎來回暖。再加上如今國家出手干預,這個時間節點恐怕還會提前,車企與經銷商如能及時調整策略積極應對,未嘗不能在今年年底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