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敘事脈絡:
一、筆者本人四年多農產品電商的心路歷程
二、當前「精準扶貧」大環境下農產品電商現狀
三、目前農產品電商困局的成因
四、對大陸農產品產銷體系的一些思考
五、對甘肅平涼、慶陽地區農產品電商的建議
引子
我關閉自己嘗試了4年多的農產品電商業務已經快三個月了,農產品電商這事以後我也不準備再做了。我本來覺得這事就這麼過了,但是因為這個學期我在某校帶了2個班的《電商項目策劃與管理》課程,我讓學生們分組策劃電商項目,形成策劃方案。
在學生們介紹自己策劃的電商項目時,農產品電商被頻頻提起。面對學生們不成熟的想法,我不得不向他們詳細回顧這幾年我做農產品電商的過程,總結經驗教訓,以便讓學生們有正確的認識。
這兩節農產品電商的分析課程雖然過去了,但是這幾天我在課堂上的總結和反思總是縈繞在腦際,揮之不去。
農產品電商,我全身心投入過,四年多的實踐和思考,讓我對農產品電商有了某種情結,有些難分難舍。如今我雖然因故「舍」掉了具體業務,但對它的關注和思考將永遠持續。
因為,我心中的農產品電商寄托了我對落後的故鄉脫貧致富的希翼,這是我這樣一個農民的兒子回到故鄉面對勤勞的父老鄉親時不由自主思考的問題。如何把鄉 大家辛勤勞作的成果兌現成價值對等的財富,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這個宏大的命題雖然我沒有能力去做,但我一直在思考。
我覺得我的思考源於實踐,是足夠深入的,應該能對做農產品電商的公司和個人、發展農產品電商的地方政府、以及因「精準扶貧」而駐村的千千萬萬為當地農民尋找電商致富路子的駐村幹部們有所幫助。
一、筆者本人四年多農產品電商的心路歷程
我是在2014年末偶然踏入農產品電商領域的。
2014年12月,我得知70多歲的父親和牛販子又沒談攏,他養的五六頭牛今年又賣不出去了,那麼父親就不得不把這些牛再養一年。實際上這些牛上一年就想賣,沒賣出去。賣不出去的原因是牛販子肆意壓價,而我的老父親很倔強,不屈服。
為了讓父親賣掉這些牛,每天不再那麼辛苦,我想到了在網上幫父親賣牛肉。我拋出了一個概念:從宰牛到把牛肉送到客戶家門口不超過72小時。並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號直播了宰牛分肉的過程。
期間的艱難不表。總之,21天時間里,我賣出了2000多斤牛羊肉。關鍵是,我賣的牛羊肉價格挺高,牛肉58元/斤,羊肉65元/斤,包郵。
牛羊肉賣的價格雖然高,但是整體下來我沒有賺錢,原因一是快遞費太貴,二是一次性採購的固定設備較多,三是額外給買牛肉的客戶送了一些羊肉。
我用的是順豐冷鏈快遞,肉加上保溫袋、冰袋、保溫箱、紙箱、傳單等包裝物,一起稱重,按冷鏈快遞費算的。而且我還要另外雇車連夜奔襲幾百公里送到西安的鹹陽機場,在哪里交給順豐。總之平均下來,一斤肉分攤的運費加快遞費接近20元了。
但這個生意整體上我做得很漂亮,賺到了好口碑,幾百客戶都是五星好評,有些人至今還念念不忘我的牛羊肉。
也是因為這次無心插柳柳成蔭,讓我萌生了繼續做老家牛羊肉生意的想法。2015年末的時候我想繼續做,無奈在當地沒有找到合適的牛肉加工合作企業,遂放棄了。2014年末的做法實際上是不合法的,因為我沒有取得相關的食品監管證件。
其實,放棄這個生意更重要的原因是身邊人的反對。他們一是覺得這是個殺生的事,不好,何況我一個教書匠轉身做屠夫,太不務正業了。二是孩子太小,而我跑回千里之外的老家折騰這事,沒人帶孩子。
要保證「從宰牛到把牛肉送到客戶家門口不超過72小時」,只能我親自坐鎮操作,老家人沒這樣的理念,做不來。既然新鮮牛羊肉難做,那就賣不需要趕時間的農產品唄。
於是我開始賣老家甘肅平涼的特色農產品,包括小米、面粉、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核桃油等。這些東西我賣了整整四年,每年能賣十萬元左右的營業額,直到今年3月終結。
我的農產品賣的貴,面粉8元/斤;小米16元/斤,買四送一下來12.8元/斤;亞麻籽油68元/升,買二送一下來是45.3元/升;紫蘇籽油是58元/半升,買二送一下來是38.6元/500毫升;鮮核桃18元/斤,幹核桃25元/斤;核桃油88元/500毫升。
這些產品的網銷價格和當地的銷售價格比,確實貴,但是當地的快遞很貴,而且從2015年開始到今年初,隔段時間就要漲一次快遞費,漲到最後,一斤好幾塊的快遞費,實在有些吃不消。
我最後放棄這個生意的原因,一是去年家鄉的核桃和亞麻籽絕收,因為我只賣新的,不賣陳的,沒有新貨,兩個主力產品無貨可發。而剩下的產品無法支撐起我的發貨量,因為家里人每次發貨必須先坐一小時的小巴車,把貨送到近百里之外的城里,再交給快遞公司,一來一去,額外20元小巴費用不說,還得耗半天時間。二是心累,農產品的質量控制太難,做得實在心累。農產品質量控制的問題後面我再詳細論述。
二、當前「精準扶貧」大環境下的農產品電商現狀
前幾天我跟長沙某校的幾個參與精準扶貧的老師吃飯聊天,得知湖南省現在的精準扶貧在農產品電商方面是非常重視的,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來抓這項工作。
但是老師們也坦言,農產品電商幾乎都沒有做起來。雖然各方都倡導農民開淘寶店賣自家的農副產品,可是產品同質化嚴重,而且單個農民缺乏打造電商品牌的能力,往往店子開了,但東西賣不出去。
更關鍵的問題是,在優質農產品的價值認可上,農民和城市人內心的價值尺度不一致,農民生產的好東西就想賣高價錢,而傳統上農產品的價格都很低,城市人寧可花一百多元買包煙,也不願意花一百多元買只土雞。而農民已經過了那個缺吃少穿的時代,自家的好東西如果不能賣高價,那就自己吃唄,以後少生產點就是,經濟來源靠打工。
優質農產品因為銷售不暢,所以沒有農民願意用心生產,也就難以形成規模化。從事農業生產已經變成農民的副業。
目前能以高價銷售出去的農產品大多打著「慈善義賣」的名號,讓體制內單位和大國企可能有扶貧指標考核的單位以工會福利等名義統一採購了。
去年農歷年前,當我看到某單位統一採購的對口扶貧地的電商農產品清單和實物後,我簡直被這些普通農產品超高的定價驚呆了,這種定價完全是撈一把就走的自絕後路式定價,他們把扶貧單位不得不掏錢的消費者當成了挨宰的羔羊,完全不考慮這些消費者的感受。
按常規思維,各扶貧單位職工的首次愛心採購應該成為這些農產品向消費者拋出的一塊「磚」,為的是讓消費者認可產品質量、形成口碑,從而產生重復購買,並能把這些農產品介紹給其他人,帶動更多採購。可是,經營者卻沒這麼想,他們想的是如何用盡政策紅利,攫取更多利潤。如此一來,不誠實的價格完全自絕了這些產品的後路。
我也問了老家甘肅平涼參與精準扶貧的老同學,在農產品電商方面也是無所作為。政府當然很重視,可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反正就是做不起來,長期處於空談階段,幾乎空白。
做不起來的原因是:交通不便,快遞費太高;小農戶無法形成規模化經營,沒有品牌打造能力,很難讓外人知道;產品同質化嚴重,就那麼幾樣農產品,大家都想賣,價格上不去。
我也問了河南某地精準扶貧的幹部,情況跟上面說的類似。
三、目前農產品電商困局的成因
大部分地區做不起農產品電商的原因上文已經提及,無非就是交通不便,快遞費太高,小農戶沒有能力打造品牌等。
這些原因當然也都對,但是我想結合我這四年的經營實踐和相關思考給出我的原因。
交通不便、快遞費過高也是我經營中遇到的問題,但這不是影響我經營的主要問題。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做高品質高價格的農產品,運輸等成本都是可以被覆蓋的。我想全國範圍內,可能也就偏遠的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寧夏等地的交通成本比甘肅更高吧,賣甘肅農產品的我都覺得運輸成本可覆蓋,那麼上述省份以外的其他省份做電商,運輸應該不是大問題。
小農戶沒有能力打造品牌確實是核心問題。
如果立足於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壓根兒就不該打造品牌,因為常規上品牌都是錢砸出來的,小的經營個體先天就沒有這個能力。
小的經營個體應該注重「口碑」,應該把「口碑」當作「品牌」,畢竟你是小經營者,你服務的只是極少部分人,讓這一小部分人認可你的產品就行。如果能用心做好產品,也是比較容易得到消費者認可並形成「口碑」的,這個不難,至少有個短期的「口碑」不難。當然,一般的傳統農民也很難做到。
最難的恰恰是贏得口碑的核心要素:產品質量。因為農產品的質量實在太難把控了。
以我這四年間二次質量失誤為例。
2015年我哥用新收獲的亞麻籽榨了一大缸亞麻籽油(就是司馬光砸缸的那種缸),放在缸里自然沉淀了一些日子,發貨時卻發現油有輕微的苦味。按常理,只有放了好幾年的油籽榨的油才苦,新油籽怎麼會苦呢?但這缸油就是苦的。
我們找不到原因,懷疑是缸里以前的稠油沒刮乾淨。這缸油我沒有賣,我父母兄弟自己吃了,吃了三年多。其實農民對這點苦味習以為常,但城市人在食品質量上很「矯情」,對質量問題是零容忍的。
2018年末,恰好在我回老家的期間,家里人用當年新收獲的小麥磨了面粉,那是最好的麥子,每個麥粒都胖乎乎的。父親拖了一三輪車小麥到磨坊,按照常規程序加工好了面粉。我親自打包把幾百斤面粉快遞了出去。
但是過了幾天後一個客戶聯繫我,說面粉吃起來有點磕牙,是不是有石頭。我大驚,爬上高高的麥囤子一看,這才發現真的有石頭,雖然不多,但零星有一些。
一問父母,才知道今年曬小麥時因為多雨,自家的麥場總是濕的,沒辦法就把小麥拖到了村里新硬化的路上曬的,而水泥路質量不好,掉小石頭。我們所有人先前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磨面時清潔小麥的機器也拿小石頭沒辦法,就這樣把石頭磨碎跟面粉混合了。
此事重大,雖然只有一個顧客發現了,但既然發現了,就必須全部處理。我趕緊聯繫所有顧客不要食用我寄的面粉,同時把麥囤里的小麥清一些出來,全家人上陣挑石頭,反反復復挑了四輪,挑的沒有任何雜質,堪稱史上最乾淨的小麥。然後磨面,給所有人免費重寄。大部分顧客都很驚訝,因為他們反復品嘗,嘗不出第一次寄的面粉到底有什麼問題。
實際上那批面粉確實沒多大問題,農村人對這點問題也是見慣不驚。第一次沒寄完的有石頭的面粉後來都被我父母吃掉了,他們捨不得扔掉。因為他們年齡大了,沒有能力養任何家畜,要讓他們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到泥巴里,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麥囤子里那幾千斤有石頭的小麥,最後賣給了糧販子,糧販子可能還得往里面再加點石頭等增重的東西。最終這些小麥將變成超市里的精粉。
從以上二個例子就可以看出農產品質量的把控有多難,經營者用盡心力去把關,未必能做好。更何況很多農產品,購買者是沒法檢驗質量的,如果經營者以次充好以假亂真,購買者是無感的。
所以,這里面就有個消費者對經營者信任的問題,這才是農產品電商最大的問題。
經營者把自己的優質農產品賣出高價不是問題,怎麼讓消費者認可你真正誠實地堅守了質量承諾才是問題。經營者應該把質量變成一種信仰,應該做到為了質量不計較經營的盈虧,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這份信仰農民有嗎?
沒有!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農民沒有這個信仰不能怪農民。千百年來,農民都處於社會最底層,艱難的處境讓農民學會了在夾縫中生存的能力和智慧,這些智慧被稱為「農民意識」。長久以來,「農民意識」都是被人批判的,卻很少有人解讀「農民意識」形成的經濟基礎。
就拿當下來說,就算北方地廣人稀的地方,農民的人均耕地也不過三五畝,一年種一季莊稼,比如小麥,一畝收七八百斤,一個農民一年的勞作成果也就二三千斤小麥,一斤小麥市場售價一塊錢左右,這樣算來一個農民一年的產值最多四五千元。
以這麼點兒收入,要在這個社會上生活,不小氣一點兒,不計較一點兒,不想著占便宜,沒點兒以次充好的小狡猾,怎麼活?
為什麼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中說到農民都高歌他們的勤勞、樸素、節儉?你以為農民喜歡這些品質呀?那是沒辦法,農民闊不起來呀!當然改革開放後一些農民通過打工和做小生意富裕起來了,但那也只是相對貧窮的農民而言。
說回電商。農民沒有意識和能力做高價格的精品農產品,他們的農民意識束縛著他們,同時低價格的農產品也在加強著他們的農民意識,這導致農民的意識里只有「數量概念」,而沒有「質量概念」。他們不會想到把1斤普通質量的農產品精挑細選一下,讓其變成8兩,然後賣出3倍的價錢;他們只會想到往這1斤成色還過得去的農產品中再加2兩成色更差的,然後原價或者低點價格賣出去。
農民的這種做法與他們的道德和素質沒有任何關係,這是千百年來他們在社會最底層掙扎生存的智慧,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有的一點小小的狡黠。試想,現在農民賣糧時幾乎只有一個價格,不論你家的糧食成色好還是不好,就這個價,沒有人因為哪個農民的糧食質量更高就掏更高的價格收購。長此以往,你要是農民,你也會以次充好,著眼於追求數量。
就算老實點的農民把上好的糧食賣給糧販子,糧販子也會往糧食里摻些別的東西,比如陳糧,比如小石頭,比如泥土。曾經聽一個糧販子侃大山,他販了幾年糧食,把他家門前一個小山包都快摻到糧食里賣完了。
綜上所述,讓傳統農民具有很高的質量意識很難,即便網購者掏高價錢買農產品,質量也很難保證。我做了這幾年,深有體會。有時候從左鄰右舍買農產品,就算價格掏的高,也不如意。
比如我們為了買到當年收獲的新鮮亞麻籽和紫蘇籽,盡管價格比糧販子掏的高,好幾次還是被摻了陳糧。一袋油籽,上半袋是新籽,下半袋是陳籽。收到這樣的糧食,我們只能自認倒霉,只能轉手低價賣給糧販子。
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我現在對誰都不相信。每年我把我家種的農產品賣完後,除非特別可靠,否則我們寧可不賣也不會買別人家的。因為我給顧客承諾的是只賣當年新收獲的農產品,但農民根本沒有這個意識,他們自己吃的可能都是陳糧陳油,所以我掏高價也買不到真正的新糧油。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盡管我的銷售做得好,可很多產品我是常常處於斷貨狀態的,尤其核桃,只能賣一小陣子。無貨可賣也是我沒有做大的原因。
說到核桃,去年我花了一萬多元買了一千斤核桃,最後一斤都沒往外賣,現在還在我家糧倉里堆著,準備便宜賣給糧販子。那麼多顧客對我的核桃翹首以待,可是發貨前我發現核桃有問題,十個里面有那麼三個左右的核桃,打開後核桃殼的內側有白毛,雖然核桃瓤上沒有白毛,但這不符合我的質量標準。
本來我每年還要賣些核桃油出去,核桃油都是當年的幹核桃手工去殼後用榨油機冷榨的,但去年這一千斤核桃有這個小問題,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我也沒有榨油。如果讓家里人敲殼取瓤,把長毛的扔掉,用好的瓤來榨油,我怕他們太愛惜東西,捨不得丟,最後變成所有的核桃瓤都榨了油。雖然顧客面對我的核桃油時根本不可能知道是什麼狀態的核桃瓤榨的,我如果把所有的核桃瓤都榨了油賣掉,不但不會有任何損失,還能大賺一筆。但這不符合我對農產品質量的信仰,我選擇承受損失,堅守信仰。
我能堅守質量信仰源於二點,一是我的農產品價格賣得高,回旋餘地大,對損失的承受能力強;二是我不是專職做這個的,我不以此為生,虧賺無所謂,虧多少我也承受得起。
但是靠農產品為生的農民顯然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質量和行銷是阻礙農產電商的兩個攔路虎。這兩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有質量信仰,這事傳出去了,就是行銷;反之,就算行銷做得很好,如果質量把關不嚴,最終也會一敗塗地。
老家的快遞公司老總給我說過一個案例,曾經有個人在網上賣蘋果賣得特別火,每天發貨量很大,結果蘿蔔快了不洗泥,經營者一看好賣,就以小充大,以次充好,以其他品種充紅富士,賺了一季塊錢,然後就倒掉了。
四、對大陸農產品產銷體系的一些思考
說實話,我不太看好小農小戶的農產品電商。一些地方精準扶貧的抓手就是鼓勵和幫助農民上網開店,幾乎要形成家家上淘寶的格局。我認為這種做法的效果不會好,一個店子能產生可觀經濟效益的可能性很低。
原因有二,一是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上,傳統農民缺乏行銷能力,無法脫穎而出,銷量上不去;二是,就算銷量上去了,一家一戶的產品數量有限,如果賣火了再去收購別家的產品去賣,就會遭遇我所遭遇過的問題,即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總而言之,包產到戶的這種小農小戶經營模式不太適合農產品電商的要求。
農產品電商,不是開個網店這麼簡單。店子開起來了,要有東西可賣,不是今天賣只雞,明天賣幾個蛋,後天賣幾斤米這麼個事。如果立足於此,那麼其效益比不上打工,還不如不開店。
網店要開好,首先要解決好賣什麼的問題,即農產品的供應體系。也就是說,打造農產品的標準化供應體系才是農產品電商的核心問題。而農產品供應體系的打造不是一家一戶能做得來的,需要政府整體上布局引導。
現在人們做農產品電商,一般做的都是當地特色農產品,比如水果、幹果、休閒食品等,極少有做主糧類的,每個家庭一日三餐所需的基本的米面糧油反倒少有人做。
以我這幾年的經驗,我認為「米、面、糧、油、肉」這類主食類農產品的潛力巨大。在我們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每個人每天都得吃三頓飯,這每頓飯的基本食材才是最大的需求,基本食材的生意是沒有天花板的。而當前高端農產品基本食材的供應幾乎還是空白,至少沒有太激烈的競爭。
而我們國家的人民已經普遍富裕起來了,「消費升級」已經在各行各業顯現了出來,為了買到高質量的、信得過的、自己喜歡的產品,人們寧願多花點錢,這個理念至少已經成了4億中產階級的普遍共識。
但奇怪的是,在食品安全問題如此嚴重的當下,人們對每天食用的基本食材的重視程度卻不夠,家里吃的「米、面、糧、油、肉」等食材的供給方面,很少有高、中、低等不同的檔次,去超市里看,面粉、面條、大米、食用油、肉類、菜類等,相同品類的東西價格基本趨同,偶爾有個什麼品牌價格高一點,但也沒有有力的證據來說明為什麼自己的價格就高,這導致消費者也不認可。
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買其他東西時會講檔次,買基本食材卻沒有檔次。
而我們國家主食類「米、面、糧、油、肉」的供給,基本以大國企為主,他們通過建立大量的戰略儲備庫,來保證全國14億人的吃飯問題,並穩定市場。
我查了一下,大陸「米、面、糧、油、肉」等基本食材的供銷體系非常複雜,這里不多做討論。但這些基本食材的供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分什麼檔次,保證低價供應,保證充足供應。
總之,國家運用各種手段把「米、面、糧、油、肉」等基本食材的價格穩定在一個較低檔次,這有助於防止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國家這樣做是正確的。
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幾乎消滅了「米、面、糧、油、肉」這些基本食材的不同檔次,使得價格無法反應產品質量,質好質壞一個價,這打擊了農民提供高農產品質量的積極性,也使得想消費高質量農產品的城市中產階級們沒有了選擇,他們吃不到高質量的農產品。
從大的方面來說,這種制度性的障礙也阻礙了工商業反哺農業,使得高收入的工商業從業者的財富無法向低收入的農業生產者轉移,這恐怕也是造成「三農問題」的一個原因。
經濟學上有一個反映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比重的專用名詞,叫「恩格爾系數(Engel’s Coefficient)」,根據這個概念,家庭收入越少,家庭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家庭收入越高,家庭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就越小。其實這也是個樸素的概念,不難懂,窮人忙忙碌碌就是為了糊個口,而富人從不為怎麼吃飽肚子操心。
恩格爾系數的概念是被世界公認的,聯合國根據恩格爾系數的大小,對世界各國的生活水平有一個劃分標準,即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系數大於59%為貧窮;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20%以下為極其富裕。
2018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降至29.3%,是歷史上首次降至30%以下。注意,這是大陸城鄉居民的整體恩格爾系數,而大城市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更低,比如2017年北京的恩格爾系數已經低於20%。
恩格爾系數低到這個程度,一方面說明我們富裕了,另一方面也說明財富分配的失調。在我們這樣一個並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從事食品生產的從業者數量龐大,而他們在整體的財富分配中處於劣勢。
其實城市中產階級真的不在乎在吃的方面多花點錢,他們在外面吃頓飯動輒花費數百上千元,買個網紅做的小小的蛋糕就願意花三五百元,給孩子買高價的國外奶粉和進口輔食非常慷慨。他們關注自身健康,願意為了健康慷慨買單。
和這些花費比,一日三餐吃的那點兒「米、面、糧、油、肉」算不了什麼,價格貴一點兒根本無關痛癢,因為主食在他們的日常支出中的占比實在太小了。
消費者真的願意多花錢吃個安心。我賣了四年農產品,我當然了解消費者的想法。比如,一斤面粉我賣8元,超市的面粉不到2元/斤。我的面粉價格這麼高,卻也有一批固定的用戶長期食用。可就算他們長期食用,又能花他們多少錢呢?
他們如果知道我把最新鮮最乾淨最好的面粉給了他們,而有點問題的面粉卻被我父母自己吃掉了,他們會有什麼想法?8元錢花的值不值?
反觀市場上不到二塊錢的面粉,其質量恐怕難說好。記得從很小的時候起,每年收麥子以後要給「糧站」交公購糧,家家戶戶拿出的都是家里最差的麥子,瘦小的,長過芽的,老鼠吃剩的,摻雜垃圾的,放了三五年的……好東西誰會拿來賣啊!
現在取消公購糧制度了,農民自願賣糧。糧食價格這麼低,農民總喜歡把糧食放著「等高價」,這一等可能就三五年,期間蟲子咬老鼠吃的,到最後實在沒法放了,再賣給糧販子。糧販子幾經周折,這些糧食進了儲備庫,還得再放幾年,然後才能輪換出來拋向市場。
可以說市場上二塊錢的面粉從根子上質量就好不到哪里去。而面粉加工環節呢?去年末我和老家一個磨坊主聊天,他說他去看一個大的面粉加工廠,那麥子臟的沒眼看,石頭磚頭很多就不說了,死老鼠、動物糞便、甚至女性用過的衛生巾都不少。
麥子磨成面都是白的,所謂「一白遮百醜」的說法,在面粉行業也適用。這樣的小麥加工成面粉質量當然不高,為了改善質量,還要添加七八種面粉添加劑,比如增白劑、增筋劑等。當然這不是非法添加,是合法的。這就是為什麼超市的面粉特別白,很漂亮,而農家的面粉並沒有那麼白的原因。
動輒有幾套房,身價幾百上千萬的城市中產階級們,吃著這樣的面粉心里肯定不爽。多掏幾塊錢怎麼了?那是健康,那是尊嚴啊!
所以,城市中產階級從心底里是願意為高品質農產品買單的。
消費者的這個需求對農產品電商來說是個契機,各地的農產品電商操盤手們一定要看到這個商機,抓住這個商機。
五、對甘肅平涼、慶陽地區農產品電商的建議
上文說過,農產品電商靠小家小戶的單打獨鬥是很難做的,而農產品電商的核心是高品質農產品生產體系的打造,而這個體系的打造需要政府和企業及農戶共同參與。
甘肅省平涼地區和慶陽地區素有「隴東糧倉」之稱,曾被農業部和國務院授予「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是國家旱地農業的主要產區,主要生產的就是高質量的小麥、亞麻籽、谷類、蕎麥等。
我認為平涼和慶陽應該抓住「高質量面粉」這個商機,農產品電商上直奔需求量最大的主糧—面粉而去,以打造全國知名的「高品質面粉生產基地」為主要戰略,力爭通過農產品電商讓這個「隴東糧倉」生產的面粉站到全國高品質面粉的高端,賣出普通面粉二三倍的價錢,使這一區域的種糧農民普遍得到實惠,從而做到脫貧。
具體可以這麼做:
1.政府先確定「打造全國高品質面粉生產基地」這一戰略,把這個概念先拋出去,讓全國消費者知道。
2.劃定這一區域內最優質的土地,使其成為首批示範區。然後聯合阿里、京東以及全國有影響力的超市集團,跟這些企業聯合打造高品質農產品。在「精準扶貧」的大戰略下,這些企業應該會支持。
3.把每塊土地掛牌,標上二維碼,聯合京東等互聯網企業打造農產品的追溯體系,最終要做到每袋面粉的生產地塊、生產者、成長記錄等信息掃碼可查,讓消費者明明白白。
4.建立專門的糧倉和加工廠,對示範區內掛牌地塊成長的小麥,實行「地頭收儲」。也就是說這些小麥成長過程中各地塊的承包農民自己照料,但收獲的時候不允許農民插手,更不允許這些小麥先流入農民的糧倉,再回收。否則質量一定會出問題。面粉加工環節要嚴謹規範公開透明,要實時監控上網可查,要能形成話題。
5.建立固定客戶檔案,形成固定客戶按需實時供應的大數據系統,顧客一次付款預購,銷售者可常年定時供應。可以按照預購家庭的用量,把特定地塊的產品留給特定客戶。行銷上引導客戶預購,只有預購全年用量,供應才有保障,否則有可能斷貨。產品管理上,真正做到特定產品售完即止,要想再買,等下一年。這也算是「饑餓行銷」吧。
6.未來建立「土地領養」制度,讓城市的中產階梯「領養」產區內他們信任的農戶的土地,這些土地上生產的產品專供領養人。把農民變成城市中產階級安全食品的直接生產者。
7.這些高質量面粉不但要網上售賣,還要進入線下各實體超市。超市應該建立「農戶專供優質農產品專區」,用大螢幕電子產品宣傳這些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引導更多消費者消費。
國家層面上,要支持這種運作,米面糧油的儲備體系應繼續運行,但只是只立足於保障基本供應。政策上只調控保障供應部分的價格即可,把高品質農產品的供需完全放開,讓消費者和農民有更多選擇的自由。
其他地區的農產品電商我覺得也得這麼幹,首先要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農產品產業體系,形成安全可靠的產品供應鏈,再做好網路行銷。不從產業體系上下功夫,只是鼓勵小農小戶開個網店,賣賣自家的那點兒農產品,基本上效益都趕不上打工,很難成功。
希望以上文字能對各地「精準扶貧」的幹部和做農產品電商的農民有點啟發。
作者簡介:
本文筆者楊昇,高校教師,喜好寫作。公眾號發布原創文章300多篇,閱讀量10萬+文章4篇,其中閱讀量1000萬+文章1篇。其原創文不但在全網的傳播有廣度,更有高度,1篇文章被《光明日報》全文轉載刊登,1篇文章被國務院內參《國是咨詢》選登(能被這兩家頂級官媒刊登,在國內整個自媒體界,絕對找不出第二家)。
>【原】被精準扶貧各方盯上的「農產品電商「到底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