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全國第一,背後是什麼在支撐?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近筆者從省財政廳了解到,為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優化大灣區財政管理體制機制、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助力我省科技創新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30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近2.8%,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全國第一。

值得關註的是,對於受制於人的「卡脖子」核心技術、元器件、關鍵零部件、裝備和主要依賴進口的部件裝備等,2019年我省預算安排35億元資金進行集中攻關和突破。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全國第一,背後是什麼在支撐? 財經 第1張

安排35億元對核心技術等攻關突破

針對我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能力相對薄弱的問題,省財政廳加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點領域研發、省實驗室體系建設投入力度,切實保障提升基礎創新能力資金需求。

2019年安排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方向資金14.6億元,支持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具備條件的地市與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建立省市聯合基金,力爭在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重大裝備等科技成果方面取得突破。

同時,精準投入重點領域研發計劃,2019年預算安排35億元資金,對受制於人的「卡脖子」核心技術、元器件、關鍵零部件、裝備和主要依賴進口的部件裝備等進行集中攻關和突破。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5批共296項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其中省級財政立項金額達59.84億元。

此外,強化省實驗室建設資金省級投入資金保障,對珠三角地市承建的省實驗室在建設三年後經由實地評估,視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及評估情況由省財政按不高於省市1:2投入比例予以獎補;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市承建的省實驗室按省市2:1投入比例同步給予資金支持。目前10家省實驗室均已啟動建設,吸引來粵交流院士達1200多人次,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團隊近百個。

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科技創新要素在大灣區內自由流動和聚集,我省財政部門從科技計劃項目、科研項目資金跨境撥付、個人所得稅稅負三方面著手,逐步構建珠三角九市與港澳銜接的財稅政策體系。

一方面,印發鼓勵香港、澳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組織實施的若干規定,鼓勵港澳地區積極參與我省財政科技計劃,推進粵港澳三地加強科技合作交流。

同時,深入研究科研資金跨境撥付工作流程。2019年7月30日成功將首筆港澳高校牽頭組織實施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316.96萬元跨境撥付至香港科技大學。截至目前,港澳機構參與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累計已成功跨境撥付資金超過1700萬元,進一步吸引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我省科技計劃合作項目。

績效支出向一線科研人員、中青年科研重要人員傾斜

我省財政部門還制訂印發了廣東省科技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劃分省以下各級政府對科技投入的邊界,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省級和市縣財政關係。其中,明確科技研發、科技創新基地與平臺建設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科學技術普及等5項事項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科研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等事項,分別明確為省級財政事權或市縣財政事權。

與此同時,按照建立以信任為前提的科研管理機制的要求,進一步增強科研人員管理自主權,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釋放創新活力。

一方面,優化科研項目預算管理制度,簡化科研項目直接費用編制要求。下放科研項目直接費用中所有科目的調劑權,由項目承擔單位根據科研活動實際需要自主調整。建立科研項目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和專帳管理機制,科研資金可直接撥付至項目承擔單位帳戶,並實行專帳管理,單獨核算,確保專款專用。項目完成任務目標並通過驗收後,結餘資金全部留歸項目承擔單位統籌安排用於科研活動的直接支出,不作留用時間限制。簡化採購流程,對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採用特事特辦、隨到隨辦的採購機制。

另一方面,建立清晰的責任鏈和績效導向,明晰科研項目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科研項目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計機關等各方責任。強化績效導向,更加注重對科研人員人力成本補償,「以人為本」進一步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績效支出向一線科研人員傾斜,向承擔科研任務的中青年科研重要人員傾斜。同時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項目調整、後續安排的重要依據,以及有關單位和人員業績考核的參考依據。

【記者】黃敘浩 

【通訊員】嶽才軒

【作者】 黃敘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全國第一,背後是什麼在支撐?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