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這種巨變提前到來,疫情後全球經濟的重塑力度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
「新基建就是支撐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治理的各種基礎設施,它代表著人類文明的未來。」
「預計2020年到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
「預計未來至少會有30~50億個終端聯網,形成萬物萬聯,帶來投資規模也會達到2萬多億元,人工智慧等等也都將是上萬億級的開發投入。」
「與美國相比,我國產業互聯網還處在發展初期,目前國內還沒有什麼產業互聯網企業嶄露頭角。中國企業搞產業互聯網不能再像搞消費互聯網那樣靠燒錢搶入口,靠贏者通吃的競爭手段。」
9月23日,黃奇帆在人民日報文化傳媒和華為集團舉辦的「新基建新經濟高峰論壇」演講,作了上述觀點分享。
投資作業本整理了演講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疫情後全球經濟重塑
力度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
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2020年一定是人類歷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年。
工業時代歷經百年形成的全球經濟體系、治理體系,因為新冠疫情造成了困難而加速了變革,並把2020年變成了人類從工業文明到數字文明演化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以往歷次文明更迭大多是以戰爭的形式解決,現在有望以一種更加先進的社會巨變模式代替戰爭那種不文明的方式。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這種巨變提前到來,疫情後全球經濟的重塑力度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
人類文明正在呼喚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社會秩序,中國政府提出了加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戰略,並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推進企業上雲。
新基建就是支撐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治理的各種基礎設施,它代表著人類文明的未來。
但是新型基礎設施到底包含哪些內容,該怎樣建設這些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又會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哪些新機會?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新基建是支撐數字經濟的基礎
一, 新基建是數字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匹配的產物,是支撐數字經濟循環的基礎。
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生產力,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正在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社會秩序的主宰力量。
但是現有的基礎生產關係還是在工業時代形成的,要想釋放數字生產力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就必須要有大膽變革的生產關係。新基建就是在為全面重塑生產關係,釋放數字生產力奠定基礎。
無論是資訊基礎設施,還是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都是在力圖重塑一個更加適合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經濟社會基礎環境。
借助新基建,中國正在全國各地建設一個又一個更適合數字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為全球企業提供更好的數字化經營平臺,為全球經濟復蘇和轉型做出我們的貢獻。
新基建不需要政府兜底
二,要充分認識投資新基建與投資傳統基建的差異,創新新基建的投資模式。
投資新基建會帶動未來幾年中國高水平的投資,新基建投資有以下幾個不同的要點:
首先,投資主體的老基建一般有政府投資,新基建的投資往往不需要政府兜底,由市場主體根據政策引導,自主投資,自負盈虧。
其次,從投資回收期看,老基建投資大,回收慢,新基建投資規模大小不一,但因為是市場主導,投資主體對投資效益要求較高,因此總的來說回報期會相對較短。
最後,老基建投資形成若干交通樞紐,奠定城市經濟這一人類偉大發明的發展基礎。新基建投資則奠定了人類素質文明的發展基礎,不僅本身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數字經濟產業,還將顛覆傳統產業,使之走向數字化,有投資疊加效應。
末來5年5G帶動經濟產出10.6萬億
三,新基建將形成萬億級支撐體系的數字化平臺。比如5g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本身都將帶來大量投資。
預計2020年到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
其中5g基站將會有500~600萬座,每座20萬元投資,規模總的也要達到1萬億元。
中國今後5年將會增加1000多萬臺服務器,這1000多萬臺服務器連帶機房電力等基礎設施,至少將帶動投資1萬億元。
雲計算的雲中心建設,用不著每個地方搞一個大的數據中心,應該由國家整體上做好布局,而不是各地政府憑著積極性各管各的,重復建設。
萬物萬聯投資規模將達2萬多億
物聯網預計未來至少會有30~50億個終端聯網,形成萬物萬聯,帶來投資規模也會達到2萬多億元,人工智慧等等也都將是上萬億級的開發投入。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跟網路五位一體,共同生長在5g的基礎上,成為一個類似於人的智能生命體。
網路體系相當於人身上的神經體系,雲計算相當於人身上的脊梁骨,大數據相當於人身上的五臟六腑。
沒有雲計算體系,大數據就無處存放,就像沒有脊梁骨,人的五臟六腑就無法在身上掛架。但是數據中心沒有大數據,它也只是一個行屍走肉,是不能運轉的東西。
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慧就是大腦,通訊系統就是神經,這樣的大腦神經,五臟六腑和人的脊梁骨,整個形成了一個智慧的生命體。
這種生命體會改變傳統產業的功能,為傳統產業賦能賦知,形成新的生產力。
今後高價值公司來自產業互聯網
第四,新基建將助推傳統產業數字化,形成具有顛覆意義的產業互聯網。
顛覆性是指數字化平臺跟傳統產業和經濟形態結合時,產生的顛覆性的改造功能。
要利用數字技術把產業各要素各環節全部數字化網路化,推進業務流程生產方式重組變革,進而形成新的產業協作、資源配置和價值創造體系。
產業互聯網的盈利模式是為產業創造價值,提高效率,節省開支。
產業互聯網是一片藍色的海洋,它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據有關材料統計分析,全球目前有60多個萬億美元級的產業集群可以與數字化結合,實現數字化轉型。
根據測算,僅在航空、電力、醫療、保健、鐵路、油氣這5個領域,如果引入數字化支持,假設隻提高1%的效率,在今後15年中預計可節約3000億美元,平均每年產生200億美元的價值。
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今後的高價值公司很大可能主要產生於產業互聯網體系。
中國要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五,用基於新基建的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推進中國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革命。
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都錯過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趕上了,所謂互聯網計算機時代的一個革命。
目前正在興起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可以稱為數字革命。我們不僅要跟進參與,而且要成為引領國之一。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沖擊全球經濟的背景下,唯有科技、唯有創新才能走出危機。
產業互聯網不能再靠燒錢
六,發展新基建要遵循市場規則,避免一哄而上,重在應用、重在規則。
一方面這些新基建項目本身是否有經濟性,比如雲計算的數據中心能否做到成本足夠低。
另一方面,消費者是否普遍有軟體付費意識和習慣?換言之,消費者的有效需求能否形成現實的購買力。
與美國相比,我國產業互聯網還處在發展初期,國內消費互聯網在2014年以後進入了緩慢的增長期,實際上已經接近天花板,現在漸漸進入拐點了,目前國內還沒有什麼產業互聯網企業嶄露頭角。
中國企業搞產業互聯網不能再像搞消費互聯網那樣靠燒錢搶入口,靠贏者通吃的競爭手段。
而是要注重開放共享,深耕產業鏈、供應鏈具體場景,注重各類數據標準和數據接口的互認、互聯互通,注重數據這一重要生產要素的產權保護和安全有序流轉。
抄對作業,投資更簡單,請「三連」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